香港零售业总值同比连跌6个月 港府呼吁港人保持好客之道

来源:南方都市报等

2014-08-29 10:31

香港还是内地客的“购物天堂”吗?这半年,香港零售业可谓跌跌不休。香港特区政府昨日公布今年7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387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3.1%,这也是香港零售数字连续第6个月出现跌势。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对全年零售数字并不乐观,而昨日汇丰银行也宣布,继7月下调香港经济预测后,昨日再度调低香港经济增长预测,将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2.5%和3.5%。

对于“购物天堂”来说,这个数字很反常。2003年实施自由行之后,香港的零售额一直都是往上走的,10年间涨了足足2.5倍。2014年为何会成香港零售业的转折点?

珠宝奢侈品仍是下跌重点

香港政府统计处昨日公布,今年7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87亿元,较上年同月下跌3.1%。与2013年同期比较,今年首7个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1.5%。

珠宝钟表奢饰品仍然是销售下跌重灾区。今年7月与去年同月比较,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的销货价值下跌22 .2%。其次为百货公司货品(销货价值下跌1.3%);电器及摄影器材(下跌10 .4%);以及杂项耐用消费品(下跌16.6%)。

而销售额上升的商品类别,今年7月与去年7月比较,服装的销货价值上升5.0%。其次为超级市场货品(销货价值上升5 .8%);药物及化妆品(上升14.3%);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上升7.5%);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上升10.5%);书报、文具及礼品(上升4.3%);中药(上升7.7%);以及眼镜店(上升8.5%)。

奢侈品一直是内地游客的最爱,对于奢侈品销售为何大跌,香港媒体在上个月就曾给出了不少解释。其中之一是,内地客的消费结构这一两年间发生了改变,开始越来越喜欢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和一般商品。另外,内地反腐力度加大,让奢侈品和名贵礼品瞬间丢掉了不小的市场。

更直接的原因,正如香港商家所抱怨的,某些极端势力刻意反内地的行径,吓走了不少内地客,这才是造成萧条的罪魁祸首。今年2月,极端人士在香港闹市举行“驱蝗”游行,并且驱赶、咒骂内地游客,此后又发生“内地小童便溺”等不愉快事件,令香港好客的形象大损。

港府的决策也开始受到某种微妙氛围的影响。去年,港府开始限制内地游客带婴幼儿奶粉,现在又开始讨论削减自由行人数的可行性。有香港经济学者估计,如果削减两成自由行旅客,香港生产总值至少损失400亿元港币,失业人数亦会增加超过1万人。

旅游业协会对下跌震惊

政府发言人指出,7月零售业销售跌幅比6月缩小,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的销售显著下跌依然是拖累零售业销售的主因。发言人补充,展望未来,随着高基数效应逐渐减退,零售业务可望在未来数月渐趋稳定。不过,近期访港旅客消费减弱及各种外围不明朗因素所带来的下行风险,仍须密切注视。政府会保持警觉,并会留意零售业务的发展对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以及就业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

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对零售业跌势未扭转感到震惊。她指出,7月零售业数字仍然下跌的情况下,今年香港零售业保持5%的增幅相当困难,能有3%-4%的增幅已经是好成绩。

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形容正步入“寒冬期”,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早前也提出旅游界的忧虑。他指出,旅游及零售业现在也差不多进入冰冻时期,希望港府可以帮帮旅游及零售业,让大家有一个机会。近月自由行人数增幅放缓,旅客对零售服务满意度下降,林建岳认为,部分港人排斥内地旅客造成负面影响,呼吁港人保持好客之道。

港府早前曾声称会讨论削减两成自由行旅客人数的建议,但一直无下文。

“懒惰”的旅游模式

极端人士的蓄意破坏,属于无妄之灾,是不可控的外因。香港零售下滑还有内在原因,接待能力饱和是其中之一。有学者以“鱼缸困境”喻之:鱼变多了,鱼缸却没变大,鱼就会缺氧。

2013年,内地赴港游客约4070万人次,其中自由行约2700万人次,同比增加约18%。相应的,香港的大型旅游综合设施、交通线路及酒店却没有同步增长。

以酒店来说,香港目前有近190家酒店,可提供超过6.2万个房间。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到2016年将增加50家酒店,房间数目也会增加9000个。但远水不解近火,近几年香港旅游业面临住宿紧张问题。

业界提出,香港的旅游模式也有改进的空间。在香港做文化旅游的陈智远说,整个自由行经济包括旅游业的模式显得较为“懒惰”,“吃老本”,旅游业的素质需要提升。

自由行开启之初,香港在经济上的应对模式是开药房、开金铺、开化妆品店,这里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免税。但是,现在内地大城市几乎可以买到所有国际品牌,香港的租金居高不下,价格差距也在逐渐变小,优势正在缩水。

陈智远认为,一个城市要吸引外界,若只是依赖别人买你的东西,会降低格调,香港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凭借城市的魅力和风格吸引外界。

“泛政治化”成为枷锁

香港人以灵活多变和执行效率著称,针对“购物天堂”的业绩下滑,各界已提出不少因应之法,其中一些项目,香港特区政府和商家已经在动手。例如,新建的西九文化区、启德邮轮码头以及迪斯尼乐园和海洋公园的不断扩建,都将给香港旅游“扩容”,从而容纳更多客人。另外,推进中的开发大屿山、兴建中部人工岛等,同样具有庞大旅游潜力。

旅游界人士提出,从传统旺区到全港各区,应该适当增加商铺供应,从而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并且降低经营的租金成本。运输基建方面,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莲塘/香园围口岸都在建设之中。港铁也在筹建贯通东铁和西铁的北环线,以及新增港岛北线等。

但是,还有不少对旅游扩容有利的建议和政策,例如兴建边境购物城等,一直走不出“议而不决”怪圈。《香港商报》评论文章指出,“割地卖港”之类的政治口号与操作,无疑大大窒碍了香港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日未能解开泛政治化枷锁,零售旅游困境一日难以解决,全港市民亦恐续成个中牺牲者。”

相关新闻

旅游、零售疲弱影响经济

香港汇丰银行昨日发表的经济预测报告也并不乐观。报告指出,近期公布的第二季香港的G DP(本地生产总值)有所收缩。近月来香港的旅游业及零售业疲弱,加上经济正在经历周期性放缓,将进一步影响劳动市场,所以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2 .9%下调至2.5%,明年由3.7%下调至3.5%。

在7月汇丰已经将香港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3.7%降至2.9%,这是两个月内汇丰第二次下调预测。汇丰经济研究大中华区经济师朱日平表示,由于来自内地的旅客消费下跌,导致零售业下滑。而零售业对香港就业举足轻重,如果零售业持续疲弱,最终会影响香港就业市场前景。

澳门零售业上半年增9%

澳门零售额、游客消费等今年一直保持增长。记者昨日获悉,澳门第2季度零售业销售额163.7亿元(澳门元,下同)同比增3%,上半年销售总额总比增9%。第2季度旅客总消费(不包括博彩,下同)达163亿元,同比增17%;自由行留宿旅客人均消费5602元,为所有类别游客中最高。

澳门统计部门按季度统计零售业销售额数据、游客消费数据。第2季度零售额中升幅前两位分别是内地游客热捧的中式食品手信(+49%)、成人服装(+25%)。澳门统计部门在剔除价格因素后发现,第2季度零售业销货量同比升4%。

(观察者网综合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责任编辑:梁福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