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高度:上海建工用建筑刷新天际

来源:人民网

2014-09-26 16:0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全面展现上海在“四个中心”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凸显新时期上海作为全国改革放排头兵的历史地位,包括观察者网在内的15家上海重点网媒共同呈现“上海新高度——沪上网媒国庆65周年大型采访报道”专题!

专题指导单位: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策划:人民网上海频道

参与报道:新华网上海频道、观察者网、东方网、新民网、看看新闻网、解放网、澎湃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等15家上海重点网媒

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当你身处浦东陆家嘴抬头仰望争相划过天际线的摩天大楼,为人类的智慧结晶啧啧赞叹时,恐怕从未想到过,成就这些绝对“高大上”的建筑艺术作品,其实均出自同一家企业之手——上海建工集团。

站在北外滩上海建工大厦70层会议室落地窗前,浦江两岸江景尽收眼底,尤其是隔江相望、鳞次栉比的陆家嘴建筑群更显得格外瑰丽壮观。而室内陈列的一幅上海城市全景图,则清晰地标示出了上海建工打造的众多作品。

“如果从个人审美角度,让我来选心目中最经典的,第一个应该是上海中心,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内在科技含量,都体现了世界建筑艺术的时代潮流。”尽管经手打造的精品建筑早已数不胜数,尽管亲自登过顶的摩天大楼一栋接一栋,但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看来,排在自己心中NO1的非上海中心大厦莫属。

面对记者的采访,谈起上海建工走过的风风雨雨、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面向未来的更加宏伟规划,身为老建工人的徐征了然于胸,一气呵成。

应运而生 改革春风孵化建筑新势力

建筑,是人类书写在大地上的史书。在物质上,建筑满足了人类的现实功能需求,为人类遮风挡雨,提供庇护所;在精神层面上,建筑创造出特定的空间,影响人的本能心理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一幢优秀的建筑,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420.5米、492米、632米……上海天际线的不断刷新和突破,也同步见证了上海建工集团由小到大,从上海到全国,乃至走向海外的卓越历程。“上海建工创立61年的发展史,就是参与和见证国家和上海城市的巨大变迁史。上海建工和共和国同命运,和上海共成长。”说起上海建工的历史足迹,徐征如数家珍。

事实上,这位现任的上海建工集团掌门人从23岁起便开始了自己的“建工生涯”。可以说,如今的他用人生大半的时间陪着上海建工走过了风风雨雨。

“‘一五’期间,国内重点工程建设,我们是骨干力量;上海工业基地和卫星城镇的形成,留下我们的汗水;‘大小三线’和上海原料基地建设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更令我们自豪的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上海城市大建设中,每一个上海高度的新纪录都在上海建工人手中诞生,每一项建设新速度都是上海建工人创造,每一座标志性工程建成,都与上海建工名字相连。我们为有‘上海城市建设主力军’的称号而感到无比的光荣,也为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愿景做贡献而倍感幸运。”

的确如此,61年间,徐征和他的伙伴们共同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610米的广州塔、正在建设的632米上海中心大厦;世界第一跨度钢拱桥卢浦大桥、国内第一条外海大桥东海大桥;北京国家大剧院、巴基斯坦巴中友谊中心、加蓬体育场、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浦东机场、东方体育中心……一批批地标性的工程,展示了上海建工的建设能力和水平,也真正擦亮了上海建工这一行业知名品牌。

迎难而上 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0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海建工实施第一轮重大资产重组,推进整体上市工作,并更名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集团完成第二轮资产重组,以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市政设计院”和“外经控股集团”纳入上市公司,集团资本证券化率达到77.38%,顺利完成了整体上市工作。那么,上海建工为何选择整体上市?这次上市又给这家有着标杆意义的企业带来哪些深刻的变化?

聊起这一话题,当年全程参与了集团整体上市的徐征“完全停不下来”。

“2010年,就在上海建工酝酿整体上市前的一段时间,全国建筑行业一些集团出现了下属公司民营化的现象,上海建工集团的改革动向成了行业内的关注焦点,一时之间,集团内部形成了较大的压力。改革何去何从,成为集团上下议论的焦点。经过上下统一思想,集团一方面在个别企业进行经营者持股的试点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创造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走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子。作为一名老建工人,我也全程参与了当年上海建工集团整体上市的全过程。”

徐征坦言,“上海建工集团作为上海第一批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而实现整体上市后所带来的变化可谓深刻:首要的就是产业链资源整合更加优化,提升了产业功能和市场拓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整体上市前,产业链资源要素分别在两个不同产权平台运作,关联交易增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业竞争。整体上市后,产业链资源形成了整体合力,资源整合更加优化,使产业功能的提升和拓展市场的力度明显加大;上海建工集团的营业规模跨上了‘千亿平台’,实现了年均‘百亿增长’。 目前,集团在建工程合同总造价接近330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7%;施工面积达4000多万平方米,同比上年增长15%。集团在国际最权威的‘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排名中跃居第11位,比整体上市前整整提升了18位。‘上海建工SCG’注册商标荣获‘最具影响力的上海服务商标’,并成为中国建筑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整体上市后,集团在除上海外的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取合同额的比例,由20%提高到了40%。在全国30个省市的65座城市和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承建‘海陆空’工程(‘海’即敷设海上光缆、建造海上大桥等;‘陆’即建房筑路架桥掘洞等;‘空’即建摩天大楼和空间结构等)。其中,正在各地同时承建15幢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正在8座城市同时承建地铁工程等。还进入了铁路、核电等新的领域。”

“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战略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更加系统,形成了一业为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如今的上海建工,已不是单一的施工企业,而是集建筑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建筑相关工业、房地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经营在内的,五大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建设集团。也是国内极少数具有‘设计双甲级、总承包双特级’,具有从前期的投资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包、专业施工,再到设备采购、维护运营等可参与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集团。集团正瞄准‘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的战略发展定位,为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而努力。另外,整体上市还使得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使得技术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加快了核心技术的提升。”

顺势而为 科技创新缔造中国“新高度”

如今,上海建工已经走过了61个年头。对于集团的未来,有着多年技术和管理岗位丰富经验的徐征认为,科技才是让上海建工保持长盛不衰的秘籍。“我们第一次做金茂大厦的时候,还是以学习为主。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做超高层。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专业的团队,他们一直在研发新的技术。”如今正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所使用的技术,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水平。

徐征指出,当前,传统的建筑施工作业方式正逐渐被一些高新技术所颠覆。他告诉记者,在备受各方关注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中,上海建工集团已经将BIM技术、“机器人”技术、钢平台整体液压爬升体系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工程施工之中。“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工程己实现632米高度的封顶目标。

作为一个 “垂直城市”,“上海中心”工地上的工种之多,高峰时,整座大楼有35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同时,集团借助世界领先的BIM(建筑模型信息化)技术实施工程总承包,不仅能把所有工序理得清清楚楚,重要的环节还能先在电脑上“预演”。比如上海中心的幕墙玻璃块块不同,可事先可在电脑中精准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现场按先后顺序一气呵成。而10多年前建造当时“第一高度”的金茂大厦时,所有构件必须先在工厂内拼装完成,再拆卸运至现场拼装。当时,为了一张能够揭示各类管道走向与位置的三维图纸,集团的设计师要画上几十张施工图,才能模拟出实景。而如今掌握BIM、远程监控、虚拟施工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鲁班”,在工地现场的BIM工作室里,对涉及的所有专业分项设计图纸,都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录入电脑,合成在一起。哪里碰撞了,哪里衔接不到位了,一目了然,避免了“返工”。BIM技术带来的是整个设计与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技术,我坦率地说,上海中心不可能盖得这么快,也不可能这么高质量。”徐征坦言,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产业能力的提升已经达到了过去难以想象的程度。也正因如此,认识到科技进步对自身重要程度的上海建工,已经着手打造了多支技术团队,做为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强有力的支撑。“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绝不会忽略科技的能力。我相信未来的领导也不会。谁要是忽略它,谁就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徐征相信,秉承着“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理念,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上海建工,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传世之作。(邬迪)

本文原标题:【上海新高度】上海建工:用科技力量 建设上海新高度

责任编辑:关一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