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只新股暂缓IPO 25家公募基金公司召开救市会议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7-04 20:09
新股IPO(新股发行)被要求暂缓!新股集中发行被列为过去三周股市大幅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新华网晚间23点左右快讯,28家已获IPO批文公司,4日晚分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已启动申购程序的申购资金退回。
其中7月3日已申购的有10家企业,分别为凯龙股份、中科创达、道森股份、博敏电子、邦宝益智、润欣科技、安记食品、三夫户外、中坚科技和读者传媒等。
7月4日傍晚,多家媒体报道称,“新股发行被暂停”,报道援引投行人士消息称,证监会已发邮件要求,已经缴款的IPO退款,4日晚7点前需将公告发给交易所。而最新的消息显示,除了“暂停”,更改为“暂缓”,其余基本被证实。
暂停IPO是最近股民呼声最高的救市政策之一
监管层救市在行动:
证监会:设立平准基金规模1200亿
2015年7月4日午间,由监管层牵头集合21家证券公司召开“救市”会议结束一个小时后,关于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便正式公布。
据有关公告称,21家券商分析了当前股票市场形势,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一致表示,坚决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其共宣布出四条“救市”措施,其中包括:
一、21家证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
二、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额基础上,证券公司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三、上市证券公司将积极推动回购本公司股票,并推进本公司大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
四、按照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担保证券折算率、融券业务规模等相关指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平稳地做好客户违约处置工作。
“此次措施是由证券业协会牵头发布,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券商自发组织提出的承诺。”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上述四点券商行动承诺,大部分内容都在预期之中。”7月4日午间,一位上海知名私募负责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早在3日休市之后,证监会便要求包括中信、安信、申万、广发、齐鲁等数家券商提交“救市”报告。
基金业召开救市会议
继上午证监会组织券商召开“救市会议”之后,下午多部委及相关单位又分别召开救市会议。
内容如下:
2015年7月4日,25家公募基金公司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资本市场形势和基金行业总体态势。今年以来,尽管市场经历大幅调整,截至7月3日偏股型基金累计净值平均增长仍达31.87%。同时,偏股型基金份额大幅增长,近两周以来仍呈现整体净申购状态。
与会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坚信集市场各方之力,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会议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自身运行规律,非理性追涨和杀跌都是危险的。市场经过近期大幅调整,很多股票已显示投资价值,为数千亿新增公募资金提供了难得的投资良机。
与会公司倡议并将积极践行:
一、打开前期限购基金的申购,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二、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报和发行,并根据基金契约规定,完成新增资金建仓。
三、参会的基金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承诺:积极申购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与会公司将积极作为,继续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职责,坚持长期投资、理性投资,齐心协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参会单位: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公司、鹏华基金管理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中银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博时基金管理公司、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大成基金管理公司、中欧基金管理公司、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融通基金管理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公司、华商基金管理公司、东方基金管理公司、中邮创业基金管理公司、泰达宏利基金管理公司、长盛基金管理公司、国金通用基金管理公司
机构声音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救市需国家拿出真金白银必要时要休市
1、此次是杠杆市下的严重股灾,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决策层必须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役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2、救市刻不容缓,需要国家拿出真金白银(15.65,0.09,0.58%)。场外配资踩踏正在向场内融资传导,出现连环爆炸,被动做空。但目前更大风险在于基金赎回潮一旦成形将导致更大规模平仓。已有多只偏股型公募基金当日净值大跌,私募清盘,巨额基金赎回信号出现。下周银行配资岌岌可危。
3、全方位应对这次突发事件,决不可掉以轻心。第一,“一行三会"要统一行动,紧急输血和暂停抽血要双管齐下。第二,加大国家护盘力度和范围,从金融蓝筹适当扩宽到前期跌幅较大的创业板龙头。第三,提高政策透明度,明确杠杆监管态度,调整IPO节奏(过会企业暂缓上市时间);第四,利用主要媒体做好维稳宣传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释疑,最大限度防止虚假模糊信息扩散;第五,必要时要休市,修改交易制度,切断目前交易机制的魔鬼组合,切不可书生意气。
国泰君安副总裁顾颉:唯一有效的救市措施是砸钱出来
造成A股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一句话:有毒资产加杠杆。有毒资产就是极高估值的股票,纵观全世界金融危机都是这个原因概莫能外。那么危机怎么化解?看看金融史,也只有一个办法,去杠杆,资产消毒(就这次A股而言,股票价格跌到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就是消毒),这就是最终的结局,其它不要报幻想。
现在大家惊恐的是,股价的太快了,(2001年到2005和08年的熊市总体跌幅远超过此次,但因为时间较长,杠杆较少,感觉没有此次恐怖)这就是没有注意到现在A股市场的本质特点已经发生变化了,带了这么大的杠杆的股市已经不是一个现货市场了,现在A股已经是一个期货市场了。而且是那么多毫无经验的人在玩期货,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些1:3,1:5的融资不就是已经自我做成了个股期货了吗?大家去看看期货市场一旦趋势形成,有不是暴跌的吗?
这个周末大家都在讨论的是国家会不会救市,证监会能力范围内的救市这两周一直不断在进行着,但从市场表现看明显没什么效果,为什么没效果?还是我说的那个根本原因,杠杆还在不在?有毒资产的毒被消干净了吗?这两个问题现在都还大大的存在,救市的政策怎么可能有效?所以大家也别批评证监会这几天的救市措施的好坏了,大错已经铸就,注定要有人买单。
那么国家层面的呢?这是目前大家最期盼的。就国家层面而言,财政部降个印花税什么的肯定没用,现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钱出来,现在已经不是“侠之大者,为国接盘”了,现在是要求国家当大侠,为民接盘了,几个月之间次序完全颠倒,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国家拿钱出来买单的确对准了前面说的核心问题:有毒资产和杠杆,拿钱买走股票,把杠杆解掉。且不说这个需要多大的资金量(要解掉杠杆,并改变市场预期,让其它资金也进入,没有几千亿甚至更大级别的资金是无效的,就像上周拉两桶油的做法没有作用一样)但是在目前点位这样做可能吗?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层面讨论,一是政府的底线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我们纵观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每次政府出手都是在有重要的金融机构发生危机之后,也就是出现了系统性、区域性的危机的苗头之后,而从来没有前提过,其实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样是在雷曼倒闭之后才国家砸钱进场购买有毒资产。因为如果只是预期将出现金融风险,就动用终极武器,政府进场,我觉得这个决策是非常难下的,中外皆同。原因我后面再说。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会认为什么是金融风险的苗头?炒股亏损,杠杆爆仓,买的私募公募产品亏了钱,范围很大,数量很多,以及可能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那么政府会不会就认为这是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苗头?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也无法判断,唯一可循的先例就是2008年九月市场在1800附近宣布的汇金增持。但是如果危及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或者就像以前一样,已经有金融机构出现大问题了,那肯定就可以确认是出现了系统性区域性危机的苗头了,政府就肯定要出重手了。这里再说一下,为什么政府很难在危机发生前出手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博弈论中经典的“道德风险”问题,试想如果政府在上证综指从去年以来还涨幅80%,创业板指数还涨幅近一倍的情况下,就入场购买有毒资产,这会不会引发更强烈的博弈呢?以后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的。具体的博弈过程,大家可以参看《大而不倒》以及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
政府入市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像上周拉两桶油和四大行是没用的,还是说到问题的核心:有毒资产和杠杆,这些问题不在两桶油和四大行里面,拉这些股票,相当于隔壁房间着火了,我们却拼命往另一间房子浇水,浇再多的水也无助那个着火房间的火势。所以,即使要砸钱,怎么砸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政府最好请专业人士一起谋划,以免浪费珍贵的子弹。
2015年的A股市场注定是要被浓墨重彩的写入金融史了。把这次灾难归咎于外资做空、期指做空这些阴谋论不值一哂,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跛脚的创新(就拿两融而言,融资过度发展而融券可以忽略不计,本来一对平衡的力量,现在变成了单边的力量,严重的助涨助跌)、监管的滞后,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一起创造出了埋葬市场自身的那些极度高估的股票?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又想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除了写《国富论》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了《道德情操录》,而我们敬仰巴菲特也绝不仅仅是在于他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率,而在于其收益率背后反映的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观。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网、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