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4年,中国将煤炭消费量比重降至62%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3-02 16:05
【观察者网 综合】“去产能”已经连续两年被列为全国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而煤炭行业作为去产能的重点领域,在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中不负众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比重则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16年能源生产情况显示,2016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一年下降9.0%,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去年的煤炭消费量下降4.7%。这样一来,中国去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0%,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
提前4年完成煤炭消费比重目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对德国之声中文网表示,中国的煤炭消费在中国总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从十二五初期的70%左右,降到现在的62%,提前4年时间完成了原定2020年将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的目标。
他说:"中国将继续控制煤炭消费,一是因为要减排二氧化碳,二是要控制当地的雾霾,所以中国将继续减少煤炭的消费。希望到2020年新的目标是减少到60%以下,甚至在58%左右。为此,各地政府都制定了控制煤炭总量的措施。"
2016年初,中国曾宣布在未来三年中斥资46亿美元关闭小型煤矿,让100万矿工再就业。本周三(3月1日),中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将继续“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工作。今年化解过剩产能大约需要安置职工50万人”。
煤炭转型是迟早的事
中国国家统计局有关2016年能源生产情况的介绍显示,从地区看,内蒙古、山西、陕西仍是中国最重要的原煤生产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8%、24.3%和15.1%。对此,李俊峰指出,像山西省,煤炭对该省GDP的贡献占70%,转型是迟早的事情。而内蒙古已开始转型,煤炭只占GDP的百分之三十几。
中国自产煤炭还面临着价格上的压力。去年,中国煤炭进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从6月份起,月度煤炭进口量均在两千万吨以上,其中11月份达到2697万吨。李俊峰指出,中国进口煤炭是一个市场行为。数据显示,中国的煤炭价格2016年上半年处于低位,之后呈较快的上涨趋势,11月达到全年最高价700元/吨,年末又趋于相对稳定。
煤炭燃烧是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而具有保温作用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雾霾也是困扰中国"半壁江山"的大问题。
据北京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与PM2.5有关的大气污染已经在中国31个城市中造成大约25万7千人提前死亡。而雾霾的主因被视为是多种源头的燃烧污染,包括家用固体燃料的使用、火电站、农业等领域的露天燃烧、工业、运输等。
能源消费结构继续转变
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并不表示能源消费总体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相当于43.6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了1.4%,这其实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即从煤炭逐步转向天然气、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
数据显示,2016年,除了煤炭消费量下降了4.7%,原油消费量增长5.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0%,电力消费量增长5.0%。其中,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1.7个百分点。
火力发电虽然下降了1.4%,但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依然很大,为72.2%。统计还显示,去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
(综合德国之声中文网、参考消息、国家统计局官网等)
翻页看国家统计局《2016年能源生产情况》原文
附国家统计局原文:
2016年能源生产情况
2016年,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能源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原煤产量下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原油产量明显减少,进口量较快增长,原油加工量平稳增长;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进口量快速增长;发电量增长较快,电力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原煤产量持续下降,价格明显上涨
2016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的要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迅速开展有关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规在建产能,严控新增产能。
原煤产量持续下降。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这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
2014和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3%。分地区看,内蒙古、山西、陕西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原煤生产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8%、
24.3%和15.1%;此外,安徽、山东、河南、贵州和新疆5个地区产量超过亿吨。
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看,由于煤炭减量化生产政策的严格实施,4月份起连续七个月原煤产量降幅超过10%,其中6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6%,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为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原煤产量降幅逐步收窄。
煤炭进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自6月份起,月度煤炭进口量均在两千万吨以上,其中11月份达到2697万吨。
发运量逐步回升。全年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比上年下降4.7%。1-9月份,铁路煤炭发运量一直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
9.1%;9月份以后随着需求增加,发运量增速由负转正,其中11月份同比增长12.2%,为近5年月度增速最高水平。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6.4亿吨,与上年持平,其中,4-7月份发运量持续下降,8月份增速由负转正,9月份之后明显增长。
价格明显上涨。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2015年末增长44.1点。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为例,2016年末价格为639元/吨,比2015年末上涨269元/吨,涨幅明显。上半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平稳窄幅波动,7月份开始出现较快上涨, 11月7日涨至全年最高价700元/吨,之后出现回落。在释放先进产能,运力逐步回升,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制定“长协价”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煤炭价格逐步稳定。
二、原油产量下降,加工量平稳增长
产量下降,进口量增长较快。2016年,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一直在26-55美元/桶范围内徘徊,国内原油生产企业主动实施“以进顶产”,计划性减产比较普遍。全年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1:2,原油产量19969万吨,比上年下降6.9%,是2010年以来年产量首次低于2亿吨;进口原油38101万吨,增长13.6%。分地区看,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广东、陕西和新疆七个地区产量均在1千万吨以上,合计占全国产量的89.5%,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产区。
原油加工量平稳增长。原油加工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5亿吨,2016年达54101万吨,比上年增长3.6%。在国内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成品油出口增长较快,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口量分别增长64.5%、115.1%和6.0%。分地区看,辽宁、山东、广东三省合计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1.0%,其中,山东成为首个原油加工量突破亿吨的地区,全年加工量10120万吨,辽宁和广东分列二、三位,全年加工量分别为7022和5018万吨。
三、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
产量保持增长,进口量快速增长,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2:1。全年天然气产量136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全年天然气进口量5403万吨[5],增长22.0%。分地区看,陕西、四川和新疆是我国天然气的主产地,产量分别为412、297和291亿立方米,合计占全国产量的73.1%。
天然气生产峰谷差大。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看,1-3月份、11-12月份日均产量都在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12月份最高,为4.3亿立方米/日;而4-10月份日均产量不足3.6亿立方米/日,其中7月份最低,为3.3亿立方米/日。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消费导致峰谷差大,针对此特点,生产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要求,积极落实增产计划,确保了天然气的供应。
四、发电量增长较快,发电结构优化明显
发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全年发电量614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增速加快5.3个百分点。
月度发电量稳步回升。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看,前六个月增速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长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维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的低迷态势,之后各月发电增速相对稳定,维持在7%左右。
火电增速由负转正,水电保持增长,核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保持高速增长。火力发电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转为增长
3.6%;水力发电增长5.6%,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核能发电增长24.9%,回落4.0个百分点;风力发电增长27.6%,加快11.5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58.8%,加快4.5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结构优化明显,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提升,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2016年,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占全部发电量比重分别为3.5%、3.9%和1.0%,比上年分别提高0.5、0.7和0.3个百分点;水力发电占19.4%,与上年持平;火力发电占72.2%,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