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脱贫奇迹”他国难以复制

来源:参考消息

2017-09-22 13:38

据《参考消息》9月22日报道,美国石英财经网站21日刊登题为《中国的脱贫之路再也无法被一个国家大规模复制》的文章,解码中国“脱贫奇迹”。

美国石英财经网报道截图

文章称,自从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市场改革以来,它已经让超过8亿人脱贫。根据世界银行设定的最新生活费基准,中国的贫困率已经从1981年的超过80%降至目前的约2%。

报道截图

外界有时会向中国寻求如何减少贫困的经验,无疑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

但是,中国令数亿人脱贫的故事是一个在正确时间和正确地点实施正确政策的特殊故事,中国以一种今天不可能——哪怕是中国也不可能——的方式利用了全球化的兴起。

文章总结了让中国获益成为可能的一些条件:

1.用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就是把重点放在拉动该国惨淡的农业增长上。中国废除了人民公社并允许农民承包土地。这让农业收入和储蓄大幅增加,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业和城市化提供了资金。

报道称,当外国企业最初开始把工厂从发达世界迁入时,中国的工资水平很低。但是,仅凭低工资或许无法让中国比其他拥有大批低工资劳动力的国家具有更大吸引力。

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兴修大坝、灌溉设施和公路。在1994年至2000年间,中国每年要修建约4.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大约相当于每天120公里。即便是现在,印度每天也只能修大约20公里。

低工资水平与基础教育(1980年的成年男性识字率约为80%)的组合为工厂吸引到了外国投资,并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80年的不到200美元增长到了现在的超过8000美元。

2.货运革命

报道称,西方工厂迁往中国的一个前提是电信与运输方面的便利,这使管理广泛分布的供应链成为可能。

3.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的创新

开拓性的消费电子产品是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改变消费者生活的,中国在那一时期的出口繁荣主要是由电子产品和机器带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在1992年至2005年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农产品和服装纺织品等向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器等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向美国和欧洲等最大市场出口的壁垒也逐渐降低,特别是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报道截图

4.几乎没有来自自动化的竞争

报道称,当中国向外资敞开大门时,谋求降低成本的工厂除了寻找低工资的劳动力外几乎别无选择。现在,想要重点发展制造业和出口的国家则面临着其他低工资经济体以及可以利用自动化所带来的高生产率的发达国家的竞争。

5.对试验的容忍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洪源远指出,中国事实上对相当数量的试验和放权努力进行了鼓励。试点项目和新政策以较小的规模试行,然后要么推广到全国,要么放弃。改革一开始实施的政策实际上就源自一项基层试验。

2014年12月30日,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马六村,村民种植灵芝增收,实现脱贫。  图片来源:央视网

6.巨额基础设施开支

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这一模式曾让中国获益良多)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刺激开支政策造成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减速和高负债水平

7.前进带来新挑战

报道称,当然,中国自身消灭贫困的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截至去年底,仍然有超过4300万中国公民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以下。中国表示计划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执政的共产党发誓要在该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鉴于经济增长放缓、政府负债水平高、卫生保健成本增加、帮助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需求出现,事实或许会证明,最后4300万人要构成比最初的5亿人还要艰巨的挑战。

责任编辑:童黎
中国经济 脱贫 基础建设 改革开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