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企收购后 这些法国员工没想到有这待遇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3-07 18:55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外企被中企收购,新官难免烧上三把火?不存在的。
近日有外媒披露,法国著名列车座椅生产商塞拉被中企收购后,公司的100多名外籍员工不仅续签了合同,新老板还邀请他们免费来了场中国8日游!他们忍不住感叹,“这是一场重生。”
被中企收购后的“惊喜”
塞拉座椅(Saira Seats)是法国仅存的两家列车座椅制造商之一。去年10月,该公司受意大利股东破产影响,被一家中企收购,后者还与员工续签了5年的工作合同。
据法国《巴黎人报》当地时间3月3日报道,新年伊始,这家挣扎了两年的座椅生产商脱离窘境,又收到了列车座椅订单,其业务囊括地铁、电车、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法媒援引该公司高管玛丽安娜(Marianne Preynat)的话说,“这是给了我们新的生命”。
报道截图
这还不算完。
2015年,一家中企组织了6400名员工赴法旅游。这一“土豪”福利获得众多法媒报道,不少爱旅游的法国人都很是羡慕。
此次塞拉座椅被收购不久,该公司100多名员工就收到中国新老板的“惊喜大礼包”,也到地球的另一端来了场免费中国游。
报道截图
今年1月至4月期间,该公司外籍员工们受邀分批赴华。在考察公司中国总部的同时,他们还能享受免费的游览行程。报道特别指出,行程所有费用都已付清。
第二批员工已于当地时间3月6日出发。在《巴黎人报》3月3日的报道中,即将开启中国之旅的员工表示,“经过两年的挣扎,我们才迎来这一刻的喜悦。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那已经去过中国的首批员工感受如何呢?
据报道,当他们抵达中企总部所在地江苏常州时,前塞拉座椅的员工们在机场受到了中国老板的亲自迎接,他还与每一位法国员工都握了手。
公司一团队负责人正是首批赴华员工之一。他回忆道,“我们受到了公主王子般的接待,见到了近万名中国同事,还参观了总部13万平方米的大厂房,这一切都很梦幻。”
此外,他们不但游览了现代化的上海,还去古都北京登上了雄伟的万里长城。这一切都让这批外籍员工们意识到,公司被中企收购后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
报道截图
直言开启新生活的那位法国高管透露,“总部希望我们能在5年内,成为欧洲列车座椅制造商中的领头羊。”
前塞拉座椅公司所在位置
据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未来几个月内,该公司已计划建造4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再招25名新员工,以便整合制造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未来他们还想通过中国总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亚洲市场更是重中之重。
报道截图
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量猛增
除塞拉座椅以外,近年来,随着中企在海外的“开疆拓土”,已有不少外企加入了中国“大家庭”。
胡润百富在去年6月发布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报告显示,2016年一整年内,中国企业已经宣布且有资料可查的海外投资并购投资交易达到438笔,较2015年的363笔交易增长了21%;而累计宣布的交易金额为2158亿美元,较2015年大幅增长了148%。
数据显示,并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服务和能源行业。民营企业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推动力量,海航、中国化工、万达、美的、腾讯、海尔、国家电网、巨人网络、艾派克、复星被评为“2016最活跃的十大买家”。
而并购交易数量最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香港、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等。
为何中国企业热衷海外并购?
在胡润看来,大约2012年起,中国的部分企业家开始认真地考虑全球化策略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并购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私下里讨论的热点话题。
此外,人民币贬值的威胁一直徘徊在企业的头上。经过多年的成熟经营,绝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都已经进入了需要开始配置全球化战略的阶段。
中企海外并购现状
不过,由于价格原因、外部阻力和监管收紧等因素,中企海外并购正由热转冷,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
例如今年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叫停了一起中资收购案。该委员会阻止了美国半导体测试公司Xcerra公司以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的半导体投资基金湖北鑫炎。
Xcerra并不制造芯片,而是提供用于制造半导体的测试设备。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因为担心Xcerra设备被美国政府和军方供应链中的芯片制造商所使用,所以阻止了该项交易。
但的确有不少中企通过海外并购,完善海外布局,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据华夏时报报道,近年来,中联重科通过并购、建厂、合资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先后并购了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公司;在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建立9个基地、20个贸易平台、10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两横两纵”的海外格局。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出席两会时分享道,“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主、做深、做透’”。
他认为,海外并购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并购始于战略需要,难在战略把控。
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用包容的心态和姿态去求同存异,理解、接纳不同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要在战略上把握住话语权,把收购的企业纳入到整体战略管控体系当中。
企业不但要用负责的行为赢得收购企业和当地社会的认同,还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把收购的企业纳入走出去的整体布局当中。通过提升能力,挖掘潜力,把海外布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由此看来,并购成功真的仅仅是一个开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