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想打?过去5次贸易战,中国对美出口反而更高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3-24 22:22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发动600亿美元的贸易战,中国商务部也第一时间接招。当今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经济大国爆发冲突,太平洋两岸股市应声暴跌,其他经济体也在巨人的阴影下紧张不已。那么,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又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多大影响?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5次对中国发动类似的贸易战(301调查),都以和解告终,并且从未超过一年。而在贸易战期间,中国对美出口甚至不降反升……
如今,中国早已坐稳全球最大工业国的位置,制造业水平更是全面升级,特朗普的贸易战,最终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301调查一般仅持续数月
如上图所示,美国对中国发动301调查最频繁的时期,就是上世纪90年代,而知识产权一直都是美国关注的重点。
1990年,美国就将中国列为知识产权“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并于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使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最终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
1991年10月,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当时,中美进行了9轮艰苦谈判,才达成《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
90年代还是中国刚刚加入国际市场,中美贸易规则极不完善的时期,两国冲突在所难免。而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对中国的301调查就只有一次,而且历时很短,只有2个月,其范围也仅限于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最终,中国与美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进行磋商,同意修改《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
可以看出,美国发动301调查的目的,都是想在其他谈判博弈中占据优势,而最终演变成长期贸易战争的概率极小。而这次美国的301调查于去年8月展开,能走到特朗普签署加税总统令,已属罕见。
但天风证券宋雪涛研报分析,美国总统的最大权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内,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关税,国会对于15%以上的关税提议具有否决权,而国会和商界的关系不可忽视。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凭借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机电、航空器等行业的贸易反制,拥有与美国谈判的地位,这些贸易反制可能使得关税提议遭到来自美国商界的反对。
中美如果发生贸易战,其实都不是以单纯的贸易保护为目的,特朗普希望通过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或高端制造业回流,中国贸易反制也是希望拥有谈判的筹码换取中国深化改革的时间。正是因为各自的意图都不在贸易本身,发生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高,未来可能更常见的是中美之间局部、逐步发生的贸易摩擦。
贸易战反而刺激中国出口
另一个让美国略显尴尬的现实是,历次301调查期间,中国对美贸易增速反而更高。
兴业研究去年发布的报告称,以1991年4月到1992年10月为例,我们分别计算调查期间前后18个月的增速平均值发现:在中国遭受“301调查”期间,美国自中国进口平均增速为34%,同时高于调查前18个月的平均增速29%及调查后18个月增速23%,而美国自其他经济体进口增速也未有显著变化。
再以1994年6月至1995年2月为例,在中国遭受“301调查”期间,美国自中国进口平均增速为24%,分别高于调查前10个月的20%及调查后的18%。由此,从数据上观察,中国在遭受“301调查”期间,均出现对美出口不降反升的现象。
报告分析称,受制于企业备货与出口计划调整的时滞效应影响,短期“301调查”对中国出口并无显著影响;但较为长期的“301调查”或导致企业因“制裁恐惧”而提前出口,反而推高了数据。
另一方面,“301调查”对于美国增加向中国出口却起不到什么明显作用。其中,90年代前两次的连续调查期间,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由此前-7%跳增至28%,随后回落至19%。第三次调查期间,美国对华出口增速由前期19%下滑至9%,随后上升至30%。数字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应对策略。
中国充分释放谈判善意
回到这一次的贸易战,昨天,一张中美制裁领域的对比图火了。
从图中可以看到,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领域主要以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为主,而中国的加税领域主要是美国农产品。
有网友感叹,这是一个农业国对工业国发起的贸易战。
不过严格来说,中国推出的第一批加税名单,其实只涉及到30亿美元贸易额,同美国的600亿无法相提并论,更不是中国进口美国产品的主流。
目前,国内舆论有关对美国大豆、汽车、飞机和芯片等重要出口产品采取措施的呼声已经很多,但是政府尚未正式出手,显然给贸易战的降温留下了充足的谈判空间和筹码。
中国官方在强硬表态不惧怕贸易战的同时,也在积极释放善意。驻美大使崔天凯今天就指出,中方不想同任何一方打贸易战,仍在努力避免贸易战。他说,对美贸易的大额顺差并不符合中方利益,中美在促进两国贸易平衡上是有共识的。我们应从具体产品和具体领域着手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随心所欲提出一个数字,这无济于事。中方愿意更多从美进口,但美方做好增加对华出口的准备了吗?
崔天凯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方仍在努力避免贸易战
市场仍然保持谨慎乐观
与中国政府的冷静类似,各大市场机构也纷纷认为,此次争端可能最终走向“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发表最新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500-600亿美元商品加关税的行动,不太可能对中国或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能够解决与美国的关税问题,但贸易风险将增加。
惠誉表示,6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2.5%左右,或中国GDP的0.5%,但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小得多。由于缺乏替代品,这些货物最终还是会去美国,而其他商品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市场。美国对中国目前500-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措施,对中国GDP增速的拖累不会超过0.1%。
穆迪则表示,中国企业的评级不会受贸易争端影响。根据初步评估,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宣布的措施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围的保护主义措施出台,对其评估就可能有变。
渣打银行维持中国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5%的预估不变,因中国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且美国开征关税的最终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其报告称,“(中美)事态的进展符合我们长期以来的观点,即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将加剧,尽管贸易战全面爆发仍然是个尾部风险(tail risk)。”
中银朱启兵、华夏研报认为,目前,美国贸易总逆差约有一半来自对华贸易,但目前的逆差更多反映的是中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分工的不同,且美国对华一部分逆差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限制。总体上看,全面贸易战是双输结果。报告认为,本次301调查仍然是美国获取谈判优势的手段,中美双方预计经过局部贸易冲突后仍会归于妥协,演变成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