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药3年涨价600%!谁是背后“元凶”?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15 14:59

【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

“阿莫西林5年前卖4元,现价18元。”

“2015年复合维生素B售价1.5元,如今涨了600%。”

“心绞痛常用药硝酸甘油前年卖4.5块,如今要50元一盒了。”

“房价十年才涨了近5倍,药价这是要逆天吗?”

自去年11月起,已有多家媒体走访各地药店,发现一些常用药价格确实有不同程度上涨,有的药药价甚至三年涨幅600%。自媒体甚至发文称,国内常用药品药价涨幅已经赶上房价。

实际上,观察者网注意到,部分国产药药价虽然上涨,但仍比进口药价便宜数十倍。譬如心绞痛患者常用药硝酸甘油片,涨价后的国产药售价,接近进口药价的八分之一左右。

基于国产常用药价格上涨的理由,多是由于制药原料市场形成垄断下,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此外,随着针对制药行业新的强制性标准启动,各大药企不得不对各项生产环节进行升级,从而满足要求。有观点指出,随着2015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公布废止药品价格文件的通知》,部分药品定价都是市场行为,这更贴近市场化形成机制。

常用药价格上涨,部分涨幅最高600%

2月13日上午,《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宣武门附近某零售药店发现,一盒江中集团的健胃消食片零售价格为13元。

图自中国证券报

药店工作人员称:“健胃消食片(价格)涨了一年多了,涨了好几回,一做广告什么都贵。以前(卖)六块,六块五,然后(卖)八块……”

1月28日,《健康时报》发文表示,2018年,全国中成药涨价成常态。详情请见下表:

图自健康日报

1月24日,江苏新闻实地采访了南京各大药店,发现心绞痛患者常用药“硝酸甘油片”很难买到,只有一家药店有售,售价10元。该药房工作人员称,即使是10元一盒的硝酸甘油片,也没多少存货。

“你说的买的四五块钱,2017年是那价钱,2018年蹭蹭往上涨。这批货出完之后,我们第二批供货价已经要到50元一盒以上。

江苏新闻视频截图

此外,江苏新闻记者走访南京多家三甲医院发现,通过挂号、医生开出处方,是可以正常买到硝酸甘油片的,医院药房100片一瓶的硝酸甘油片,价格大约在8-10元左右,相比原先的一盒4.5元,价格也在上涨。

早在去年11月,《北京日报》就报道称,自2015年起,复合维生素B、甘草片、罗红霉素等药药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2015年复合维生素B一小瓶价格是1.5元,现在价格是10.5元,涨幅达600%。

而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与2015年相比,累计涨幅最大的为54.8%(合肥)。二手房价格三年累计涨幅最大的为56%(合肥)。

图自华尔街见闻

两相对比之下,部分药品的凶猛涨势令各地房价望尘莫及。

原料上涨导致药价上涨,但进口药仍贵8倍左右

上述媒体均指出,药价上涨背后多为原料价格上涨。

北京日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生产企业手中,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当原料药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价格暴涨就有了现实支撑。

作为一款常用药,999感冒灵颗粒在2018年作过调价,一盒药调价后(建议)最低零售价为15元,以前建议零售价是10元。对此,999客户服务热线一名客服人员表示对《中国证券报》表示,调价原因与原辅料涨价、生产工艺等有关。但具体零售价与当地药店销售形式、物价调控有一定关系。

图自中国证券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产硝酸甘油片药价目前还不如进口药价的七分之一。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开资料显示,一款名为“硝酸甘油舌下片”的进口药物,显示原产地为美国,英文名为“Nitrostat”。

图自食品药品监管局官网

某网络药品购物平台显示,该药瓶装25片,目前4瓶装售价为398元,而上述国产硝酸甘油片瓶装100片,售价即使涨到50元一瓶,接近进口药价的八分之一左右。


此外,国产百片装的复合维生素B片价格三年间上涨六倍,至10.5元;但目前查询亚马逊网站看见,美国GNC牌维生素B族片(百片装)售价为73元,比国产贵7倍。

《健康日报》援引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观点,“原材料、生产、销售、监管等各项环节的要求不断升级。” 企业为了存活,必须符合各项行业标准和要求,加上人力成本逐年变大就要增加各项成本。

目前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已经施行,为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药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增加了营业成本。

图自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见闻》指出,以感冒药为例,前瞻产业研究院将“成本上涨”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因素:

首先,为达到新版GMP相关要求,药品生产厂家斥巨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与此同时,政策监管趋严加大了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

其次,高度垄断的原料药市场加快了感冒药价格上涨。

最后,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包装材料和运输等成本不断提高。

药价更贴近市场化形成机制

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废止药品价格文件的通知》,自2015年6月1日起,《公布废止的药品价格文件目录》中所列文件一律废止。目录外的药品价格文件,凡不涉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价格的同时废止。

图自发改委网站

业内人士认为,该文件的发布意味着药价更贴近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北京大学医学院药事管理系主任史录文表示:“2015年之后,药品不再由政府定价了,原来药品价格归发改委管,包括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后来除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还延用国家药品定价机制之外,其他药品定价都是市场行为。

据史录文介绍,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间接管理药品的价格:一是药品的“带量采购”,二是国家医保局的医疗制度保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带量采购”政策下,一些药品价格降幅明显。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医疗机构和药店按谈判价格采购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总量约为184万(粒/片/支),采购总金额5.62亿元,与谈判前价格相比节省采购费用9.18亿元,累计报销人次4.46万人次,报销金额2.56亿元,医保报销后费用负担降低超过75%。除2018年新上市的4种药品(阿扎胞苷、安罗替尼、塞瑞替尼、伊沙佐米)无对比数据外,其余13种药品采购量约为156万(粒/片/支),比2017年同时段(61万粒/片/支)增加155.4%,即国家谈判后全国用药量是上年同期的2.5倍,说明有大量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郑山海指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药价有可能受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骤然上涨情况。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再回到直接限制药价的老路上,但可以通过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对基本药品采取政府谈判和带量采购的方法来获得价格低廉的药品。如此,不仅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还有助于抑制一些药企对同类药品的涨价冲动。

此外,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药品降价采取了最新举措。

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和用药保障的措施,决定对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从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

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满足患者急需。组织专家遴选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完善进口政策,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的临时进口渠道。落实抗癌药降价和癌症患者医疗救助等措施,修订管理办法,加快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频率,把更多救命救急的抗癌药等药品纳入医保,缓解用药难用药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徐乾昂
药价 新医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轻视中国,短视且不明智”

欧盟向中国靠拢?“没那么简单”

为劝阻特朗普再下黑手,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