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来源:光明日报
2020-03-30 15: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较集中地分布于西部连片贫困带及“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文化技能不足、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滞后,贫困程度依然较深。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使得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更为艰巨,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既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也要确保实现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面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双重考验,如何高效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呢?首要的是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贫困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高效精准的举措、更超常规的力度,保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具体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中央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与资金的高效使用并重。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央1136亿元的扶贫资金已足额拨付到位。从2017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平均每年超过1000亿元,确保了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但更需要重视的是,资金必须高效使用才能凸显实效。扶贫资金应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及医疗、住房、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特别是在受到疫情冲击时,深度贫困人口中的低保户、五保户等非生产性贫困人口,很难承担因病导致的各项费用,必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筑牢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多重防火墙,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中性”减贫效应。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深度贫困地区很大程度上是多维贫困,提高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补齐贫困地区的短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疫情防控下组织好深度贫困地区跨区域劳务输出精准对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向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中高端转型,城市每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务输出作为劳动力跨区域空间配置的重要形式,更是当前短期内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最直接见效的办法。受疫情影响,在当前城市劳动力短缺的市场条件下,应优先组织深度贫困地区跨区域劳务输出,做到劳务输出地与劳务输入地的精准对接即点对点的帮扶,这也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形式。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脱贫的政策扶持保障机制。一方面,为劳务接收企业减负,做好财政层面相关税费减免和抵扣;另一方面,对于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地方财政要严格执行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简化补贴拨付流程。
组织好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深度贫困地区大量优质特色农副产品长期以来由于产销脱钩无法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在疫情期间,由于传统的门店销售停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对接成为主要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这也为深度贫困地区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机会。深度贫困地区可以依托电商平台,进行产销对接,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变为资产优势,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实现消费扶贫。将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高效迅捷地推入市场,短期内可增加就业、快速脱贫,长期来看还可以通过电商大数据推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度助推乡村振兴。
生产与消费两端兼顾,助力深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决胜脱贫攻坚,一方面要重视生产端的就业脱贫,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对深度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消费模式的引导和帮扶。实践表明,由于收入水平低,难以有稳定的积蓄,贫困人口的消费往往缺乏长期规划,表现为一种较为随意的消费模式。在扶贫工作中,应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将消费支出向子女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健康投资等方面倾斜,通过消费模式的改善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边际效用,助其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家庭财富的再生产。
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离不开有效的制度激励和物质帮助,也需要给予充分的情感激励。制度上和物质上的扶助加上情感上的慰藉和勉励,能够极大地激发贫困人口的工作意愿和收入的储蓄投资意愿,助推其真正实现从被动扶贫到主动脱贫,从主动脱贫向自主致富的转变。因而,各方面的扶贫工作者既要带着责任扶真贫,又要带着感情真扶贫。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好各类扶贫政策和扶贫制度,确保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做全,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贫困人口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使外在的帮扶与贫困人口的内在需求相呼应;关注贫困人口的精神需求,通过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信心与决心。
(作者:程世勇,系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