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约谈后加拿大鹅回应争议:公众误读,不会更改《更换条款》

来源:上游新闻客户端

2021-12-02 16:54

12月2日,加拿大鹅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事件持续发酵,被上海消保委约谈后,加拿大鹅暂未回应此事的处理结果,消费者也没能完成退款。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12月2日,加拿大鹅上海国金店使用的仍为原政策。对此,加拿大鹅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公众系误读,不会更改《更换条款》。

12月1日,上海,因实施限流政策,多名顾客在加拿大鹅门店外等候。 上游新闻 图

据上游新闻此前刊发的《记者探访加拿大鹅上海涉事门店:官方声明可退货后,该店仍执行“不退货”》报道显示,10月27日,上海市民贾女士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地下一层LG1-58号加拿大鹅门店,购买了一件11400元的羽绒服。回到家中贾女士发现羽绒服存在质量问题,贾女士多次向加拿大鹅反映投诉,均被告知不能退货。

12月1日,加拿大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更换条款》第一条含义为,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当天,上游新闻记者在事发门店看到,门店张贴的《更换条款》第一条明确表述为“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且店员称,目前仍在按照门店《更换条款》实施。

12月1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此事约谈加拿大鹅。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约谈情况来看,加拿大鹅公司对于《更换条款》的具体含义,包括跟实际操作的相匹配度并不是非常明确,因此上海市消保委要求加拿大鹅公司就相关条款及问题,在12月2日中午以前要给上海市消保委以及消费者一个明确说明。

12月2日下午2点,加拿大鹅向上海消保委递交了《情况说明》。 微博@央视财经 图

12月2日,中消协表示,任何企业、任何品牌都没有例外特权。若说一套做一套,动辄以大牌自居,摆傲娇、秀优越、搞双标、玩歧视,高高在上,店大欺客,必将失去消费者信任、被市场所抛弃。

12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加拿大鹅上海国金店了解到,仍未得到更换《更换条款》的通知,按照现有政策执行。

据央视报道,12月2日下午2点,加拿大鹅到上海消保委递交了材料。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情况说明》称,所有大陆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均可以依照中国法律法规退货退款,也存在退换货的情况及记录。线上销售为7天无理由退货。但对于受争议的《更换条款》中第一条及贾女士为何未能退货的情况,该说明中并未提及。

针对《情况说明》,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此份说明只是介绍7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为何不能按照加拿大鹅在别的国家30天退货政策?加拿大鹅公司人员表示回去告知公司。

12月2日下午2点左右,加拿大鹅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出现舆论是公众对第一条含义的误解。“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的规定中,‘除非’和‘另’是双重否定,也就是说可以退货。”该负责人说。

但对于为何门店以此条款作为不能退货的理由,且贾女士始终未能退货的原因,以及是否会更换该条款,该负责人表示,贾女士退货情况售后部门还没有反馈,最终处理结果还在等加拿大总部通知,但不会更改《更换条款》。

“我们的条款没有问题,只是被误读。”该负责人说。

阅读 155701
责任编辑:夏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46条

已注销用户

2021-12-02 17:45

在面对中国大陆巨大的市场容量之下,外国品牌还可以硬生生地 “买方市场” 做成 “卖方市场”,话事权被卖方牢牢的把控,这种现象不正常,且在奢侈品、服装行业,“加拿大鹅”也不是孤例,总的来讲,可以反映如下几点事实:
(1)相关市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不在同一步骤,甚至法规有可能还不够完善,才会令人家“有恃无恐”,你拿他无可奈何。
(2)加拿大鹅的市场利润,中国消费者贡献巨大,但是,对于加拿大鹅来讲,中国顾客不是上帝,而是可以任意宰割的“没见过世面的消费者”。
关于消费者心理研究这一点,外国人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手段可谓颇有“心得”,再加上中国本土贸易代理商的“助纣为孽”,商业操作非常地熟练顺畅,比如:越是昂贵越是趋之若鹜市场品牌效应、好面子等等。
(3)对于中国自身服装品牌建设的问题,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做个类比,这就好比如国际舆论战,你不去占领舆论高地,那么你面对的只能是环伺你周围的“口水笔伐”,品牌建设就是这样,环顾四周,国产的制作和原料面料,早就是世界第一梯队,甚至有很多内蒙古的毛料都是特供国际奢侈品服装,但是,国产品牌面对消费者的相对不买单,作为国产品牌方,就要去考虑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价格?品牌?消费潜意识?还是其它?
(4)加拿大鹅的制作、面料、填充物,都与之自称的“羽绒服界的爱马仕”不相符,中国消费者的追捧从中反映的商业问题,要做细致的研究,因为中国消费者在面对其它外国奢侈品消费的时候,往往就有类似的消费心理,关于服装品牌销售的“财富密码”是什么,如果国产品牌们不去研究透,以后就还会有“瑞士鹅”、“芬兰鹅”。
(5)讲真,不管这次加拿大鹅是“嚣张”也好、是“有恃无恐”也罢,我们国产品牌方要以小见大,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价格,要沉下心来做自己的品牌建设。
顺便说个例子,有个已经扑街了的很早就开始做电商的著名网店牌子货(牌子我就不讲了,是韩寒代言的),公司老板感叹,同一公司的生产线、同一组的缝纫工人、同一面料的服装,自己的衣服赚的是可怜的“血汗钱”,而贴上外国牌子的代工衣服,差价好几倍,人家赚的是“牌子钱”,这就是中国品牌的“命数”。
OK,总之就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服装的品牌之殇,要如同华为一样,要有一批有魄力的服装制造品牌们去破解才行。
(网图,排队场面如同抢购香奈儿、蔻驰、和LV,加拿大鹅要感谢中国消费者冒着严寒来捧场)
jpg

129
2

时来天地皆同力

2021-12-02 17:01

放心吧!不退货没事,即使涨价也会排队买的,买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不用你们瞎操心了吧!

191
4

微笑

2021-12-02 17:15

所以,我们的监管部门在别人眼里算个啥,一个卖衣服的都可以这么硬气,是什么原因给他们的这种勇气?

别老是约谈,下文,整改之类的好么?西方世界根本听不懂这些!

都说现在的老百姓站起来了,平视西方了,我看这些监管部门才该站起来!!!

169

土豆红薯

2021-12-02 17:08

时来天地皆同力

2021-12-02 17:01

放心吧!不退货没事,即使涨价也会排队买的,买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不用你们瞎操心了吧!

191
4

对的,只坑富人的钱,我们只能帮到这里了,

17

nansanpo

2021-12-04 09:54

不看,不买加拿大品牌的产品。

风之语

2021-12-03 22:59

kori

2021-12-03 09:33

卖假货的,中国品牌也一样这么干。对消费者的保护这方面来说,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完全不匹配。消费者也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1

一个是相关法规严重之后的问题,一个是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大局观与现实中执法力度的矛盾统一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治与法治之间的平衡)。
消费者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妥协和放弃。

打开APP查看146条评论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