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成为中美科技战新战场?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2-16 15:28

【文/观网财经 王木巨】生物医药行业,成为中美科技战新战场?

昨日,一则美国将制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外媒报道,引发国内CXO(医药研发、生产代工)企业股价恐慌式暴跌。市场似乎想起了,3年前中国芯片行业遭到美国精准打压的一幕。

不过多数机构分析师认为,除基因检测等特殊领域之外,中国医药企业遭受美国制裁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凯莱英等中国CXO企业,刚刚接到美国新冠口服药大单。以代工为主的中国企业,尚未在产业链中威胁到美国地位。

今天,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股价也纷纷迎来反弹。

15日引发关注的部分CXO企业,今日A股收盘价有所上涨

然而,与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一样,中国生物科技的发展,确实正在成为一些美国政客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短期不必恐慌,但长期来看仍要关注美国政策动向。

“将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单,有助于加强我们的国家安全”

据英国《金融时报》15日爆料,包括一些生物技术企业在内的中国公司,将会在16日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进入这份“黑名单”,就意味着会被剥夺正常的市场机会。或受此消息影响,昨日港股医药股迎来跳水。

虽然尚不清楚《金融时报》提到的生物技术企业有哪些,但当天股市陷入普遍恐慌,尤其是热门的CXO赛道出现暴跌。

但是从近期动态来看,CXO未必就是本次制裁对象,基因检测相关领域反而更加敏感。

据《福克斯商业新闻》消息,今年9月有美国政客鼓吹,将中国从事基因业务的企业拉黑。

外媒报道截图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宣称,中国打算将生物技术用于所谓军事目的并损害美国利益。他们致信美国财长、防长和商务部长,要求拜登政府将华大基因(BGI)和其他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纳入黑名单。

据报道,美国政客们在信件中鼓吹称:华大基因不仅正在收购美国公司,削弱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它还和至少14家其他中国公司为美国患者提供基因测序服务,“这些公司几乎肯定(almost certainly)已经与中国政府分享了这些数据”。

政客们进一步鼓吹称,这些数据将被用于所谓军事目的。

在一份提供给福克斯新闻的声明中,科顿炒作称,中国方面“不惜一切代价窃取美国人最私密的信息——包括他们的 DNA”。美国将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单,有助于对所谓“隐私侵犯”,“加强我们的国家安全”。

汤姆·科顿,视频截图

加拉格尔则对福克斯表示,“生物技术是一个关键的新兴领域,很可能定义21世纪的经济。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的潜在应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拜登政府现在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就太晚了,无法确保像华大基因这样的中国企业不会在这个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一些政客一方面不惜网罗罪名,对中国进行造谣污蔑;另外一方面,无视事实公理和市场规则,动辄便想对中国企业滥加打压,试图扼杀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中国高新科技发展。更有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安迪·巴尔(Andy Barr)公然宣称“我们不会允许西方资本成为中国崛起的燃料。”

美国研发新冠药,也有中国CXO企业身影

尽管尚无确切消息,但CXO领域率先遭遇暴跌,可能跟这个行业受到的高度关注有关。

CXO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覆盖药企药物研发至最终规模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包含CRO(合同研发组织)和CMO/CDMO(合同生产组织)等。近年来,中国CXO产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从医药行业本身特点来看,制药企业研发面临着成本高、成功率低、周期长等风险。上市一款药品至少需要10年,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研发一款新药前期可能需要从超过10000个化合物中筛选,才能让最后那1个药品成功上市。

这些特点增加了药企对医药外包服务的需求,推动了CXO行业发展。小型制药公司的兴起,增加了对医药外包的意愿,将直接刺激CRO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药研发成功后亦将序贯带动CDMO产业整体发展。中国庞大的市场、稳定的供应、不断进步的技术水平,无疑为中国CXO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中国CXO在全球范围中的角色也将不断升级。

11月16日晚间,国内新药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之一的凯莱英表示,其全资子公司与客户签订了相关产品新一批的《供货合同》。该产品的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累计合同金额为4.81亿美元,已正式生效。 公告称,该客户系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合同是一款小分子化学创新药服务合同,累计金额超30亿元(按最新汇率计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月17日报道,该报记者获悉,这份订单涉及的创新药就是美国辉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药物。有消息人士对其表示,除了凯莱英,辉瑞及默沙东不排除与国内其他CXO公司合作的计划,其中不乏药明康德这类行业领先的外包公司。

这也证明了,中国CXO企业在美国乃至于全球医药产业链中的角色依然重要,例如,药明康德一向有“医药领域富士康”之称,其产业链地位主要是为海外原创药企业提供外包服务,而非构成直接竞争。美国滥加打压,难免会“自损八百”。

同时,在15-16日的市场波动中,曾经领跌的CXO企业,与美国政客此前公然发难的基因领域,及其炮制的所谓“军事目的”没有直接联系。美方“拉黑名单”传闻的消息影响,应当不会长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CXO企业一定会高枕无忧。

在中国CXO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外部风险依然值得关注。

中国市场仍被看好,CXO企业今日股价迎来反弹

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2020年,中国CRO市场规模为76亿美元,占全球CRO市场规模的11.6%。受支持性政策扶持、研发支出增长等因素影响,预计中国CRO市场将持续扩大,在2025年达到229亿美元,占同期全球CRO市场规模的21.0%,整体市场份额约为2020年时的三倍。

观察15日午后生物医药企业股价的闪崩,可以看到CXO(医药外包行业)企业与创新药企业跌幅居前。药明生物(2269,HK)跌19.24%、药明康德(2359,HK)跌19.06%、康龙化成(3759,HK)跌15.57%。

据《每日经济新闻》15日报道,券商对当日午后CXO板块的巨幅跳水看法不一。

有分析师评价称,美国“制裁”方案主要针对和人体基因组学研究相关的研究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龙头CXO公司并无直接关联,并认为此次大跌是风险资产重新估值,以及海外业务敞口较大的公司过度反应。

但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如果消息属实,则Pre clinical CXO(临床前CXO)的标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都会受此影响,因为其涉及创新药物的IP及大部分收入均来自海外客户。

16日上午,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针对昨日股价波动作出回应。该公司表示,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对未来业务增长、持续赋能全球客户、造福全球病患充满信心。如有根据法规应予以披露的事项,该公司会及时公告。

今日(12月16日)早盘开盘,港股医药股迎来反弹。据Wind数据,截至9时34分,医疗保健板块以1.64%的涨幅领涨恒生行业板块。A股盘后,截至15时04分,港股药明生物涨10.11%,药明康德涨7.80%,泰格医药涨6.82%。荣昌生物涨3.32%.康龙化成在上涨后回落,跌-0.32%。

责任编辑:周毅
医药 科技 生物 美国打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