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同比大降超七成、电商业务疲软,阿里靠什么走出低谷期?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2-25 13:44

观察者网讯(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国内电商业务在阿里财报中逐渐黯淡,取而代之成为闪光点的是云服务和本地生活。

2月24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阿里总营收为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为70.68亿元,同比下降8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4.29亿元,同比下降74%,净利润为192.24亿元,同比下降75%。

消费者数据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生态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达到12.8亿,单季增长4300万。其中,中国市场消费者单季净增长2600万至9.79亿,海外市场消费者则首次突破3亿。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本季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阿里巴巴继续坚定执行多引擎增长战略,业务取得稳健发展。通过高度聚焦能力建设和价值创造,我们在关键战略业务上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为未来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张勇多次提及国内市场大环境疲软制约,同时电商领域竞争加剧,用以解释阿里总体营收、国内电商业务增速进一步放缓,以及淘宝天猫GMV仅录得个位数增长等情况。

市场疲软竞争加剧,淘特、淘菜菜拉动消费者增长

本次财报中阿里第三财季净营利润下降86%,财报称,主要由于对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相关的商誉减值251.41亿元,以及对增长业务(如淘特、淘菜菜、Lazada和饿了么)等的投入增长,对用户增加和商家支持等举措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财报是阿里按板块披露组织升级后披露的首份季报,财报将阿里业务及战略划分为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菜鸟、云服务、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其中,中国商业的增速为7%,国际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及云服务的增速分别为18%、27%、15%和20%,云服务和本地生活增势显著。

图片来源:阿里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尽管多个新业务板块收入增长,但占阿里总收入7成的中国商业低速增长,拉低了整体营收的增长。对此,张勇在电话会中表示,国内市场环境疲软,以及电商领域竞争不断加剧是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放缓,从7月开始同比个位数增长,10-12月的增速仅为4.9%、3.9%和1.7%,仍在逐步减速。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京东、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等更加剧了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

在国内市场,增长的淘特、淘菜菜则在逐步形成对淘宝天猫的互补。张勇在电话会中解释称,目前电商的渗透率已经到了30%-40%的这一相对高的水平,但对于快消品、食品和生鲜产品的需求是刚需,其渗透率还较低,数字化渗透的机会还比较大,未来希望在这些品类上有更大的突破。

淘特和淘菜菜的渗透力是阿里国内消费者健康增长的关键。阿里财报显示,中国市场消费者单季净增长2600万至9.79亿。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2.8亿,较上季度增长3900万。在第三财季,淘特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环比增长30%。

张勇表示,“随着淘特和淘菜菜的业务初具规模,在未来我们会更注重这两个业务的增长质量,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的淘特和淘菜菜亏损金额规模会逐步收窄。”

云服务收入多元化,关注新能源汽车、金融和医疗的产业数字化

国内商业的“阴霾”之外,国际商业、云服务、菜鸟和本地生活为财报提供了亮点。

在国际商业板块,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Daraz在内的国际零售业务增长迅速,年度活跃消费者首破3亿,单季度增加1600万,业务整体订单同比增长25%。阿里国际站所在的国际批发业务,第三财季国际站交易价值同比增长50%,收入同比增长29%。

本地生活服务首次以板块形式写入阿里财报,主要分为“到家”(包括饿了么、淘鲜达)和“到目的地”(高德和飞猪)两部分组成,而这拉动该板块业务同比增长27%。

“到家”部分,新上架快速增长,用户渗透率提升,非餐的订单比例上升,由于有序对用户获取的投入和降低派送成本,饿了么的经济效益同比改善。在“到目的地”方面,受高德的用户交易量和使用频次推动,高德和飞猪的订单量快速增长。财报透露,在国庆假期期间,高德创下了日均活跃用户超2亿的新纪录。

菜鸟本季度收入增长15%至196亿元。财报称,菜鸟该季度收入的67%来自外部客户。此外,菜鸟国际物流本季度日均处理包裹量超过500万个,在国内,菜鸟乡村驿站数量同比增加了一倍多。

云服务已经成为阿里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至195.39亿元。财报称,云服务的收入组成日趋多元化,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收入的52%,来自金融和电讯行业的增长强劲。

但部分海外大客户正在移出阿里云。财报显示,云服务的头部客户在海外停止采用阿里云服务,同时互娱与在线教育行业需求放缓。

对此,张勇在电话会中表示,过去几个季度确实有海外大客户逐步移出我们的云,但未来随着进入新的周期,每个季度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消除,且我们注重对大客户的分散性,这对阿里云业务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他表示,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到2025年将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各行各业企业都将会是数据驱动,将需要新一代的技术基础设施来支撑其转型,新兴的行业一定会成为云业务主要的驱动力。

阿里将特别关注新能源汽车、金融、医疗的产业数字化,他认为,这些行业会持续产生大量数据,并且都是对算力、智能有极大需求的高潜力行业,阿里云将利用自研技术产品优势,针对这些行业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推动闭环业务设计,部分板块或独立上市

过去一个季度,阿里集团层面也进行了诸多调整,仅从财报来看,以七个板块分列各业务表现也更为清晰,也显露阿里当前发展的疲软之处和动力所在。

对于多个板块的未来布局,张勇在电话会上表示,“阿里的菜鸟、本地生活、Lazada业务已经不是一个内部事业部的编制,而是独立公司的运营方式,我们面向未来会更多地进行闭环业务设计, 推动业务进行公司化的运行,并引入更多的多元化投资来推进市场的进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曾与投资者展开磋商,为其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融资至少10亿美元。知情人士对此表示,阿里打算把这轮融资作为先手,以便日后剥离Lazada,为其潜在首次公开招股(IPO)作准备。尽管这项融资最终取消,但也与张勇所说的对各个板块的闭环业务设计相契合,各板块独立上市不无可能。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商业板块,阿里近日推出天猫自营业务“猫享”,希望建立起消费者对天猫自营的统一认知,同时也对京东自营进行一定限制。

对于平台与自营的讨论,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阿里对平台和自营没有偏好,不管什么模式,从消费者体验出发进行合适模式选择,直营绝不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直营,更关注品牌推广、建立用户连接、更高效的送达、一体化服务等。张勇说:“阿里自营不是要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竖一道墙”,而是为了帮助商家推广品牌,用好消费者数据。

过去一年,阿里港股从最高的256.4港元/股跌至105港元/股,跌幅接近6成。而在财报发布前2月24日的港股早盘,阿里跌幅达6%,盘中跌至105港元/股,续刷52周新低,有分析称此为“财报前的恐慌”。

对于股价的低迷,张勇在电话会中直言,“当前股价并未公平反映公司价值,我们将继续回购股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一年内,阿里以91亿美元的价格回购约5230万股美国存托股,占整个150亿美元回购计划的51%,回购计划将持续到2022年12月底,阿里还将回购73亿美元的股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胡毓靖
阿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