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或发布造车计划“达芬奇”,定价15万元人民币左右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3-17 17:04

据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315日消息,有知情人士对其透露,滴滴造车计划(代号达芬奇)或将正式对外发布。

报道称,滴滴自研首款车型可能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A级纯电动车,定价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与此同时,滴滴还在开发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型D1 Light。该车型计划投放给花小猪使用,由比亚迪代工生产。

曾经官宣“坚决不造车”的滴滴,能通过造车为自己赢下一局吗?

滴滴造车计划被曝光?知情人士:有意收购国机智骏

报道称,滴滴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型代号为D1,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车型代号为C1。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副总裁杨峻主要负责D1项目,C1项目则由滴滴元老级员工罗文主持,直接向滴滴出行CEO程维汇报。

消息透露,已知项目负责人中,由滴滴出行副总裁、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刘海江负责供应链,曾任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的张瑞则负责用户运营。目前项目供应商正在逐步确认中,其动力电池供应商或将是宁德时代或比亚迪。

据“赛博汽车”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滴滴打算收购一家有造车资质和能力的工厂,以完全把控C1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收购标的锁定在工厂位于江西赣州的国机智骏。报道称,国机智骏内部人士透露,交易达成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许在月底会有结果,目前员工都在等后续的安排。

天眼查信息显示,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国机集团组织旗下企业成立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中高端汽车品牌。股权信息显示,其大股东为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而国机汽车的控股股东为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54%)。


天眼查截图

从合作开发转为亲自下场,滴滴难逃“造车真香”

20184月,滴滴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洪流联盟。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阐述了滴滴未来十年的三个愿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台,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

在演讲中程维直言:“滴滴在未来整个产业里面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滴滴坚决不造车,滴滴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滴滴不会去拥有一千万甚至五千万或者更多的汽车,滴滴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务好用户,服务好车主,在大数据和技术上面不断投入和突破。”

综合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其实早在20183月,理想汽车就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共同投资4亿创立桔电出行。当时滴滴持股51%,理想持股49%。滴滴出行副总裁杨俊担任桔电董事长、法人,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担任CEO

此后双方合作开发了一款纯电动MPV,据《晚点LatePost》,该款电动车内部代号D01,和理想One采用同一个底盘,为滴滴优享拼车业务量身定制。该款车原计划2020年年初量产,但由于双方都没有继续追加投资,202010月仍处于停滞状态。

不过滴滴的造车之旅似乎并没有停下来。

20207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5)。公告显示,比亚迪申请通过了一款最新纯电动汽车——BYD7007BEV。路透社彼时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名为D1的电动汽车就是滴滴和比亚迪两家公司为叫车服务开发的专用车,两家公司正试图在今年内向滴滴的车队合作公司交付车辆。这款由比亚迪代工的D1,是滴滴出行第一款定制电动汽车,专门为网约车设计。

在外界看来,之前的“车企合作”模式中,滴滴很难有主导权和话语权,车辆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落地效果也不及预期。即使宣传中表示“滴滴主导”,但车辆的硬件制造、核心系统和关键数据等都不在滴滴自己手里。

新能源赛道近年来备受追捧,原先与滴滴合作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滴滴亲自下场造车,或许是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对大众消费市场火热局面一种积极回应的姿态。


比亚迪股价2020年后大幅拉升 谷歌财经截图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来说,现在造车并售向C端大众消费者并非滴滴的一开始的选择。“赛博汽车”报道称,滴滴内部人士透露,程维一直担心,继续按照网约车的商业模式走,滴滴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最后得到的判断是,网约车人力成本占比过高,商业模式不健康,不健康就会导致慢性死亡。据悉,在非常早期的时候,滴滴就有一个基本判断:只有把人力成本取消掉,未来滴滴的网约车模式才是健康的。

2016年,滴滴开始了自动驾驶研究;2019年,滴滴出行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不过伴随着各大企业纷纷入局自动驾驶赛道,行业内卷加速,自动驾驶系统的盈利空间正在遭受更多不确定风险的冲击。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寻找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滴滴从合作到自主生产转变,越来越看重造车赛道的原因。

深陷困境中的滴滴,造车是药方吗?

 在经历App下架事件和美股退市风波后,国内主营业务受挫的滴滴,已然不复当年烧钱大战时期的风光了。从经营情况来看,滴滴正在度过一个难熬的冬天:其总收入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482亿元降至第三季度的427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收入由448亿元降至390亿元。

与此同时,滴滴的亏损正在持续扩大。财报显示,滴滴的净亏损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242.71亿元扩大至第三季度的303.75亿元。缺乏盈利能力,在资本市场以“广阔增长空间”示人的滴滴,急需一张王牌给外界服下“定心丸”。


观察者网 朱琳/制图  数据来源滴滴财报

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情况如何?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1-2月汽车生产427万台,产量同比增长11%,新能源汽车生产81万,增长15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9%,这是很高的增长。

崔东树表示,今年成品油消费增速很高,高油价对车市有一定压力;缺芯对车市影响改善,去年4季度以来生产改善效果逐步显现。芯片紧张、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在2022年预计会逐步得到缓解。崔东树上月曾透露,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规模有机会突破550万辆,继续实现70%左右高增长


20221-2月汽车消费较稳 微信公众号“崔东树”截图

市场火热,对于滴滴造车是一个好消息,但也会带来一个问题:竞争激烈。

对于上月车市环境,崔东树指出,20222月的新能源暴增,传统车企压力较大,尤其叠加疫情影响,国有大集团表现分化,北汽的表现都有压力;上汽、长安表现优秀。民营自主核心企业的表现很好。比亚迪,奇瑞、长城、奇瑞今年的表现相对较强。二线车企表现相对稳健。因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能源车持续亏损压力,自主品牌中小企业分化严重低迷。

2月车市相对较强,年末和年初走势分化。主力厂家大部分出现持续上涨,但也有长安汽车、上汽大众、五菱等冲刺后的回落。不过 “由于2月车市的销量受干扰因素多,因此厂家走势并不代表未来可持续趋势。”


微信公众号“崔东树”截图

滴滴收购车企来实现自己的造车梦,如果该计划能够落地,确实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从头来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由互联网转战造车赛道,并非没有门槛。这是互联网企业逃不过的命题。

好比说即使滴滴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数据,想要实现汽车的智能化,也需要对模型进行大量处理甚至重新开发。例如互联网服务的定位精度标准(比如1米),很多场景下,是不能满足智能驾驶的毫米级精度要求的。

互联网或许在很多地方会形成优势,但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赛道,软服务带来的优势其实正在被稀释。“滴滴们”如果转战造车赛道,无疑需要发现亮点、跑出亮点,才能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模式,斩获利润空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周毅
滴滴 新能源汽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