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6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残障人士,街道上为何很少看到他们?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16 16:51
【文/观察者网 周毅 编辑 张广凯】
在街道上,您经常遇见残疾人吗?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这相当于每1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残障人士,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但事实上,人们在街道上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些残障人士也表示,自己很少出门。
在刚刚过去的今年两会上,残障人士议题依然受到关注。有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更广泛的特殊群体共享高质量生活。如何帮助特殊群体“重返街道”,回归正常甚至去追求更优质的生活,仍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社会各界应当作为的地方。
在不断建设无障碍设施之外,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如何让技术和行业进步,成为赋能特殊群体的工具?
围绕这一话题,3月上旬,观察者网对残障人士及行业组织、公益人士、专家学者和科技企业等进行了走访,希望能借此为读者提供一些切入问题的角度,以资参考。
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的当下,为何仍有人难以“重返街道”?
在交流过程中,很多残障人士承认,自己是有“出门焦虑”的——哪怕曾经有过。
这是他们心上的一道坎。
在“出门焦虑”这个问题上,肢残群体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对象。其一,我国肢体残疾人数有2472万,是所有残疾类别中数量最多的(占比29%);其二,相对于盲人、聋哑人等群体,借助轮椅等工具的肢残人士,很多场景都是更有机会“重返路面的”——这就是说,对肢残群体来说很困难的事情,很可能会对盲人、聋哑人等群体更困难。
中国残联网站截图
是哪一个环节卡住了他们?
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无障碍项目负责人杜鹏对观察者网表示,自己受伤至今有20年时间,在受伤的头五年里,他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门的。
“首先是因为我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一个坐轮椅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出去,出去能干嘛;其二,我住三楼,没有电梯,下楼一趟太费劲;而且,我可能并不清楚外面的情况,也缺少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无障碍设施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无障碍环境的不断完善,残障人士的出行体验已经有所改变。虽然无障碍设施的普及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近年来,对于杜鹏这样肢残人士来说,“出门”已经成为可能。
央视新闻往期报道 视频截图
“(北京)常营地铁站有3个进出站口设置了坡道和直梯,并且还有援助按钮和服务电话,以便寻求帮助。上坡道,坡度很平缓;乘直梯,按钮够得着;入站台,闸机宽度足;进车厢,高差跨得过,一路下来仅花了3分多钟。”
为何现在仍有很多残障人士很难出门呢?
“很多轮椅人士平时不太出门,他们不清楚外面的路线和环境,试错成本高,又不愿频繁开口求助。导致越不出去,越不知道外界变化,越不知道,越不想出门。”谈及残障群体不愿出门的情况,浙江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胡雄华如是说。
作为一位多年轮椅人士,胡雄华表示,轮椅人群出行面临几个普遍困难:一是思想上有畏难,“出去万一受阻怎么办?”,耗时耗力耗不起;二是普通人可自如使用导航,但轮椅人士只能用骑行和步行导航相结合参考,以避开地下通道、人行天桥。此外地铁出行时也需要额外专门询问无障碍路线信息。
在和其他多位轮椅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没有坡道的台阶以及地道天桥,几乎是所有轮椅人士出行时的痛点。不止一人对观察者网表示,很多导航可能对大多数用户体验来说非常好,线路的规划也很理想,但对于轮椅人士可能就不行。“跟着步行模式走,它很容易把你引导向有台阶的地方去。”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导航在内,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肢体健全者,但是对于残疾人士而言,却没有做足够的、有针对性的适配,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科技进步的带来红利,也没有享受到足够的便捷,甚至会面临更多的不方便。
并非所有残障人士都不想出门。当科技产品在供给侧”缺位了,很多人就不得不削减出行需求。
中国残障群体,不会在科技进步的时代被遗忘
“不出门”更像是一种无奈。
2019年,一篇《一个无障碍出行推动者的意外坠亡》在网络上流传,让很多网友泪目。
据澎湃新闻报道,文军是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始人,自2007年起,他每年都会举办“感受阳光,享受快乐”的无障碍旅行活动,组织40~60名伤友走出家门,足迹从海南一直到内蒙古。为了伤友的安全,文军每次出行之前,都会提前到目的地考察规划,提前“踩点”一遍全部细节。
但是,在2019年7月的一个夜里,因为云南一家酒店旁的无障碍通道被车辆挡住,文军不得不掉头向左驱动轮椅。结果他猝不及防地掉入了一个高约2米的地下停车场入口,重重地摔在水泥坡道上——等到被发现时,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残障人士遇到的困难,往往是外人想象不到的。
杜鹏在对话中也提到,有的地方可能只是存在一个“高差”,就足以给轮椅使用者带来不方便甚至危险。
近年来,中国各地不断对无障碍出行设施进行完善 图源微博杭州城管
一些改变正在发生。据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消息,去年11月,高德地图无障碍“轮椅导航”功能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展开试点,首次向残障群体提供无障碍路线规划和导航功能等公益服务,这是由阿里员工倡议,高德地图工程师们开发的。
观察者网在对比使用过程中发现:普通模式的导航,往往随机出现地铁口;但在无障碍模式下,则会出现一个较为确定的出口——那正是很多地铁站支持无障碍出行的地方;同理,普通模式下的路线规划中,会有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它们在无障碍模式中是没有的。这刚好回应了走访中很多轮椅人士反映的问题。
普通模式(左)和无障碍模式(右)
轮椅导航是否存在技术门槛?最大的难点在什么?能否进一步普及?观察者网就此展开了走访。
技术人员表示,轮椅导航本质上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面向残障人士进行特定优化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投入量最大的工作就是无障碍信息的采集。
阿里巴巴数据工程师郭百岭也是一位轮椅人士。他对观察者网表示,年代久远的道路、建筑当年施工时是否有斜坡?地下通道是否有电梯,点位在哪里?基本上每一条路都需要专业的采集团队去做,这是第一步;第二步需要高德工程师进行软件开发,将这些信息生成一个无障碍的图层,最终以无障碍的路线展示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对观察者网表示,普及、推广和完善无障碍事业,其实是一个社会行动。在国家重视、立法跟进、政府政策鼓励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现在中国民营企业能有公益助残、科技助残的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
高华俊指出,轮椅导航现在只是科技企业员工的公益行为,阿里员工利用自身特长,在公益三小时的制度下进行软件开发,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这个项目想要复制和普及,以帮助更多人,那就需要体制和组织的力量。高华俊建议,未来轮椅导航还可以和各级残联展开合作。
完善小细节,就可以为残疾人带来大改变
观察者网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和轮椅导航类似,市面上很多面向残障人士或弱势群体的公益项目,例如(盲人)无障碍影院、智能手语识别等等,它们背后的技术并非某种高大上的“黑科技”。很多时候,现有技术只需要面向这些需要受助的群体,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就可以为受助者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也就是说:公益助残的门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一点微小的改进,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同。
对于这种猜想,不少受访者表示认同。
杜鹏向观察者网分享了一个经历。在北京某影城,游客游玩时入场需要刷身份证,然后进行人脸识别。识别装置的摄像头就是可移动的,工作人员一调节,坐在轮椅上的游客就可以入场,“完全没有问题。”杜鹏表示,同样的道理,近年来的轮椅导航、语音转文字、数字化手语翻译等技术,都为大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在高华俊看来,中国公益事业的推广,要将国家和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升操作指南、服务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水平。企业、高校、公益组织和个人,要找到“抓手”,将重点放在提供解决方案上;与此同时,全社会不妨从个人或企业自发的公益项目中汲取灵感, 联起手来将其打造为可以普惠更多人的集体事业。
残障人士面临的问题,很多都在细节上,它们分散得很开、覆盖面很广。
这决定了残疾人公益事业,绝不是某一个人,某一家企业或者某一个组织就能够解决的。这需要非常广泛的合作,以及将有志之士集合起来。从事公益活动的企业,只有培养出公益的氛围,才能结合自身业务和技术能力来帮助特殊群体,长远地做下去。
在访谈中,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对观察者网形容道,在一家企业里,有一个人说,我能够通过我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个人就会想,我也可以用我的技术,来解决那个问题……那么这就会形成一种氛围:让科技赋能的公益项目越来越多,被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在阿里园区,最核心的东西都是公益相关的。”在孙利军看来,公益就是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对企业而言,能否形成公益的氛围很重要,而氛围的关键在于,一家公司是不是坚持从事公益事业,并且背后是否有东西来保障它。
在中国,支撑人们参与公益的力量,不仅仅来源于企业,更来自国家。中小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有所作为。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文件提到,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文件同样提到,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对于有志于参与助残等公益事业的人们而言,这是莫大的鼓励,也是重要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和以往不同,现阶段的公益慈善事业更多地是要打通政府、企业、社会间的联系,通过一些项目的共建来造福民生。王振耀指出,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形成多方合力,选择熟悉的领域开发针对性的项目;另一方面可以下沉社区,通过点对点的帮扶在基层发挥作用。
“不是只有大项目、大手笔才叫慈善,精准解决基层难题同样会获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