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创2008年以来最大银行合并案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20 10:31

【文/陈济深 编辑/张广凯】

在瑞士监管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瑞银集团(UBS)同意以超过30亿瑞士法郎(约32.5亿美元)价格收购其长期竞争对手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这项周末达成的紧急交易表达了监管机构急于阻断市场对于银行体系信心不足的决心。

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不仅是瑞士前两大银行,他们更位列全球30家系统性重要名录,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均具有重要影响力,此次两家银行合并案是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具有系统性重要的全球银行大合并。

这也逆转了2008年以来的银行监管格局。金融危机后,为了避免“大而不能倒”的情况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监管机构往往倾向于将大银行拆分而非合并。

瑞银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19日,瑞银宣布将通过换股全面收购瑞信,每持有22.48股瑞信的股东将获得一股瑞银股份(0.76瑞郎),总对价为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

以周五收盘价计算,当时瑞信总市值为74亿瑞郎,此收购价较其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打了四折。

同时瑞士政府表示,它将提供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瑞银因接管瑞士信贷而可能产生的一些损失。瑞士央行还向瑞银集团提供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以帮助促进这项交易。

瑞士财政部长卡琳·凯勒-苏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大到不能倒”的瑞士信贷集团如果倒闭,将会在瑞士及世界各地造成“无可补救的经济动荡”。而这次收购“为更大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她还补充道:“这是一套商业解决方案,而非紧急财政救援。”

尽管瑞士官方自称这是一个纯商业行为,鉴于瑞士信贷目前遭遇每日百亿美元级别的资金流出,瑞士监管部门认为撮合这笔交易刻不容缓,政府各部门为了达成这笔交易可谓煞费苦心。

该收购并非由瑞银主动发起,而是由瑞士财政部,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共同发起,在三方参与下,瑞士银行的收购行为可谓是先上车后补票。

同时为了避免股东反对引发的拉锯战,瑞士相关部门计划修改法律,将此收购案的批准权限修改为董事会层面,这包括把沙特国家银行和卡塔尔投资局等瑞士信贷重要股东排除在外,这两家机构去年向瑞士信贷注资数十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稳定各界信心,在瑞银交易后数小时,包括美联储和瑞士国家银行在内的一批中央银行宣布扩大美元互换线,这是一种国际贷款业务。他们称这种扩大是 "缓解全球资金市场压力的重要流动性支持"。

证券时报新闻报道截图

瑞士信贷集团董事会主席雷安泽(Axel Lehmann)称该收购交易为一次“具历史意义、悲伤而富挑战性的”大事件。

雷安泽表示,最近在美国开始的银行麻烦太多,无法承受。他说:"金融体系近期加速失去信任和过去几天的恶化进展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瑞士信贷不能以其目前的形式继续存在。”

瑞银集团主席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则表示,瑞银集团将收缩瑞信的投资银行业务,并使其与瑞银集团的 "保守风险文化"保持一致。

他强调这笔交易 "支持了瑞士的金融稳定,并为瑞银股东创造了重要的可持续价值"。

然而,为了帮助消化这笔交易,瑞银表示将暂停其股票回购计划。

两个集团合并后的新企业将由瑞银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哈默斯(Ralph Hamers)和董事会主席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领导。

随着本月硅谷银行倒闭引爆银行危机,全球投资者均开始重新审视银行系统,并将瑞士信贷放在了问题机构名单的首位,使得瑞士信贷的流动性急剧恶化。

在投资者看来,瑞士信贷多年来丑闻缠身,2021年两个关键客户格林希尔资本(Greensill Capital)破产和比尔黄(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仓事件直接给瑞士信贷带来了约100亿美元的损失。

瑞士信贷大厦

尽管瑞信多次更换高管并承诺进行改革,但在投资者看来似乎收效甚微。

去年接手该银行的新管理层,其中许多人来自瑞银集团,他们试图在客户中开展安抚活动,并承诺进行重组,以扭转银行的局面。

去年秋天,该银行刚刚从沙特国家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那里筹集了40亿美元的新股权,以资助一项全面的改革。

然而随着硅谷银行事发,客户成群结队地逃离,并在2022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取走约12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

由于瑞信股价和债券价格加速下跌,它上周四从瑞士国家银行获得了500亿瑞郎(约530亿美元)的救命钱。

瑞士财政部长之前曾表示,提供给瑞信的流动性额度将增加一倍,以确保该银行能够生存到周末。

但瑞士官员以及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他们都监督着该银行的部分业务)担心,如果不加以处理,该银行将在本周破产,而且他们担心崩溃的信心会蔓延到其他银行。

瑞士金融监管机构Finma称,瑞士信贷经历了一场 "信任危机"。它补充说,"即使该银行仍有偿付能力,也有可能变得缺乏流动性,当局有必要采取行动,以防止对瑞士和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损害"。

Finma说,这些银行的业务将在周一正常开放,"没有任何限制或中断"。

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监管机构和这两家银行之间的会谈始于上周三,当时监管机构对瑞信提出了两个选择:被瑞银收购或破产。

据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称,破产将对瑞士银行业带来一个长期的混乱局面,瑞银内部高管担心这将玷污瑞士银行业的整个品牌,因此同意了收购瑞信的谈判。

瑞士银行业的两大巨头被迫联姻是瑞银从未想过的事情。瑞士信贷有一连串的丑闻和问题,它的大型投资银行部门与瑞银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轻资本"模式截然相反——后者是以管理富人客户的财务来赚取费用。

但瑞士信贷作为全球第五大财团,其非投行业务,尤其是财富管理业务对于瑞银极具吸引力。

瑞士信贷在亚洲拥有大量的财富管理客户,与瑞银在亚洲的类似业务和雄心相吻合。

考虑到瑞信是瑞银在瑞士当地银行体系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很难想象两者的合并会通过本国和全球的反垄断审查。为了火线达成交易,瑞士当局特地批准了瑞银的反垄断调查豁免权。

尽管在收购案中瑞信股东被排除在外,但是他们依然在最后时刻试图争取了自己的利益。

据熟悉此事的人士称,周日,包括瑞士信贷最大的股东沙特国民银行在内的一个财团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试图维持瑞士信贷的存续。

该财团提出向瑞士信贷注入约50亿美元的建议。根据该计划,瑞信的债券持有人将得到充分保护,从而减轻市场对瑞信违约的恐慌情绪。

据这些人士称,瑞士部长们断然拒绝了该提议。

股东们的行动还是产生了一些效果。早些时候,瑞银仅提议支付约10亿瑞士法郎,或约11亿美元,而在股东的行动后,价格最终被提高到30亿瑞士法郎,以瑞银股票支付。不过,这还不到瑞士信贷上周五最后交易市值的一半。

除了股东,同样承受巨大损失的还有价值170亿美元的瑞信"AT1"债券的持有者。

2008年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认为银行应该拥有更多自有资本而非通过融资来运营,创造了AT1债券。

AT1债券没有到期日,甚至在部分情况下无需付息,尽管他名义上是债券,但是受偿级别排在普通债券后,和银行股权一个级别,一旦银行陷入财务困境,这时它们就变得毫无价值。

瑞士信贷近167年的经营结束,标志着自上次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它也代表了本月早些时候硅谷银行突然倒闭所引发的银行业风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新的动荡。

与硅谷银行不同的是,硅谷银行业务单一,并且仅仅是一家区域性银行,而瑞士信贷作为全球第五大财团,在世界均有业务开展,业务种类多样且复杂,无论瑞信倒闭还是被收购,都将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截至2022年底,瑞士信贷拥有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和约50000名员工,其中16000多人在瑞士。它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城市设有投资银行部门,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附近设有运营中心,并在印度和波兰拥有数千名技术员工。

瑞银集团在全球拥有约74000名员工。它的资产负债表大约是其两倍,总资产为1.1万亿美元。吞下瑞士信贷后,瑞银的资产负债表将在资产规模上与高盛集团和德意志银行相媲美。

对于收购瑞信后是否会裁员,瑞银集团表示暂不评价,不过此前瑞士信贷已经宣布将裁员9000余人。

责任编辑:陈济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