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实习生篡改代码攻击公司模型训练,字节跳动起诉索赔802万
来源:正义网
2024-11-28 10:22
11月25日,记者获悉,字节跳动起诉前实习生田某某篡改代码攻击公司内部模型训练一案,已获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正式受理。字节跳动请求法院,判令田某某赔偿公司侵权损失800万元及合理支出2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11月5日,字节跳动曾发布面向内部全员的《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通报》,对该事件进行过披露。通报称,2024年6月至7月,集团商业产品与技术部门前实习员工田某某,因对团队资源分配不满,通过编写、篡改代码等形式恶意攻击团队研究项目的模型训练任务,造成资源损耗。公司已与其解除实习协议,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并同步至其就读学校处理。
2024年10月,有媒体称“字节大模型训练任务被实习生攻击”,并有网传信息称“涉及8000多卡、损失上千万美元”。后字节跳动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事实澄清,称确有实习生发生严重违纪,涉事实习生已于2024年8月被公司辞退,并将其行为同步给所在学校和行业联盟,但涉事行为恶意干扰的,是字节跳动商业化技术团队某研究项目的模型训练任务,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式项目及线上业务,也不涉及字节跳动大模型等其他业务,网传“涉及8000多卡、损失上千万美元”属于严重夸大。
字节跳动内部人士介绍,由于田某为在读博士,公司将其辞退后首先交由校方处理。但在事件处理期间,田某多次对外否认,称攻击模型训练任务的不是自己,而是别的实习生,甚至报警称遭到造谣。考虑到田某完全没有意识到错误,且涉事行为已触犯公司安全红线,公司最终决定向法院起诉,以表明公司严肃态度、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打开APP查看63条评论
评论63条
倾夜·陨灭星尘
2024-11-28 10:31
来自北京市
这件事最离谱的是什么呢?他不仅埋下了攻击代码,还潜伏在问题排查群里面,同事排查到什么问题,他就修复了什么问题。更何况AI训练本来就带点玄学,同组同事哪里能想到是自己人搞的鬼?生生查了几个月
Ray
2024-11-28 11:20
来自广东省
看看情况
2024-11-28 10:52
来自北京市
技术上有没有可能是被冤枉或栽赃的呢?这些行为在法律上能当作证据使用么?法律事实和真实事实间是有差异的。
另外,即使按要求获得了判决,是不是能够获得八百万的赔偿呢?赔不赔的起呢?大公司就是要面临这些内外部的异常问题。当年阿里的性骚扰案翻转还记忆犹新。只能吃瓜看戏了。
你怕是没写过代码,这种大项目的代码管理都是有版本控制的,谁改了什么都一目了然
红烧派蒙
2024-11-28 10:43
来自北京市
字节也是心大,重大模型训练任务,搞砸了一个月白费那种,实习生写的代码不经检视就敢上线。
我估计带他的正式员工也得走人了。
冈本有点小
2024-11-28 10:48
来自河北省
倾夜·陨灭星尘
2024-11-28 10:31
来自北京市
这件事最离谱的是什么呢?他不仅埋下了攻击代码,还潜伏在问题排查群里面,同事排查到什么问题,他就修复了什么问题。更何况AI训练本来就带点玄学,同组同事哪里能想到是自己人搞的鬼?生生查了几个月
这属于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啊😅
开心就好9527
2024-11-29 22:30
来自四川省
Belive
2024-11-29 21:10
来自广东省
你在开玩笑,你觉得他能从实习生那儿获赔800万?
没错,犯错了,就得承担责任,这个无可非议,你想想,造成了800万损失,不可以弄进去踩几年缝纫机。
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对这种事,是极其谨慎的。
不过,后面几句,我不知您想表达什么意思。
实习生,没家庭吗?
他赔不起,不代表,他家长赔不起。
800万,看上去很多,其实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并不算多。
在北京,位置好一点的地方,随便一套100平的房子,都不止800万吧。
这个实习生的行为非常任性,大胆。
一般穷人家出来的孩子,不会这么任性的。
他的家庭条件应该不错。
依据《刑法》,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超过5000元,就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他这个数额,属于“数额巨大”了,依法可以判7年以下有期徒刑。
北大也会开除他,因为根据北大校规,学生犯罪,是会被开除的。
如果他家里人不愿意赔,字节跳动可以进一步提起刑事诉讼。
Belive
2024-11-29 21:10
来自广东省
开心就好9527
2024-11-29 16:20
来自四川省
如果没证据,字节跳动,就不会起诉,索赔800万了。
另外,后面几条完全是你的臆想。
犯罪,受罚,天经地义。大多数网友都是支持企业合法维权的。
你知道每年字节跳动能收到多少份简历吗?
80万份!
一大群人,挤破脑袋也想进字节跳动工作。
你不想去,有的是人想去。
你在开玩笑,你觉得他能从实习生那儿获赔800万?
没错,犯错了,就得承担责任,这个无可非议,你想想,造成了800万损失,不可以弄进去踩几年缝纫机。
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对这种事,是极其谨慎的。
不过,后面几句,我不知您想表达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