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配股融资超400亿港元,雷军曾称“不缺钱才好融资”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3-25 15:35

(文/汤普济 编辑/吕栋)

3月25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以53.25港元/股的配售价配售8亿股现有股份,预计筹资净额约为4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小米集团

公告显示,小米集团此次配售价相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24日)每股57港元的收盘价折价约6.6%。相较公告前最后五个连续交易日每股约56.81港元的收盘价折让约6.3%。

知情人士称,投资者表达出的兴趣是小米55亿美元配售规模的数倍。因无公开置评授权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挂盘册上大约有200行,前20大投资者分配到的配售股票约占三分之二。知情人士称,该交易引发了纯多头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浓厚兴趣。小米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小米集团本次拟配售的8亿股股份占小米集团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2%及投票权的约1.2%,占此次认购后扩大总股本的约3.1%及投票权约1.2%。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的股价曾于前两个交易日内创出新高,最高触每股59.45港元。

此外,小米集团在此次配售中披露了最新的股权结构。公告显示,雷军持有小米集团24.1%的股份,其他股东拥有小米集团75.9%的股份。配售及认购事项完成后,雷军的持股比例将为23.4%,承配人的持股比例为3.1%,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为73.6%。

小米集团

公告显示,小米集团拟将本次配售及认购事项所得款项的净额,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公告公布后,小米早盘震荡下跌,午间收盘跌幅达5.44%,市值跌破1.4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

小米于3月18日晚间披露的财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创下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1.3%,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2亿元和7亿元。小米集团正大力投资电动汽车业务以推动增长。2025年,小米汽车将冲刺交付35万台目标。

有分析认为,小米集团此次融资或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加速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及全球市场等方面布局,以应对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小米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7亿元,该公司现金储备为1751亿元,比三季度末提升235亿元。

很早之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表示,“最重要的事情是,留足你账面的现金。你不缺钱的情况下,融资会很轻松……当你账面没钱的时候,你是融资最痛苦的时候,你几乎没有任何谈判能力。因为他明天不给你钱,后天你就死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 27350
责任编辑:汤普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53条

guan_15725279613549

03-25 17:03

来自北京市

大实话,越有钱贷款越容易

47

guan_15989462021664

03-25 16:57

来自北京市

Invisi

03-25 16:30

来自湖南省

请不要用你的价值观去衡量整个小米公司。
小米公司在很多国人心中已经是伟大的公司了,不需要为了你遐想的政治正确去改变什么。

26
50

主要技术是偷的伟大公司?

36
30

小福1661

03-25 16:51

来自四川省

小米其实需要融资的,SU7一款车现在月销5万辆以上,供给远小于需求。
工厂才一个,YU7和二期上了估计还是差。以后还要出海,需要建设大量工厂来满足订单。
股权融资比银行借钱划算,量大没有利息。
机构敢这个价位买380亿人民币,肯定看好未来发展。

29
5

guan_15989462021664

03-28 13:51

来自北京市

Nativelamb

03-25 23:05

来自浙江省

点赞过五百,小米会给你打官司哦。

那就赶紧呀 等啥呢

guan_15989462021664

03-28 13:51

来自北京市

石头过河

03-25 23:06

来自陕西省

小米挖人确实很厉害,尊重人才,生产的供应链也很厉害,至于研发大多是应用端,前期研发投入不足,一直被诟病

1

挖出个失败者联盟?

忧郁云心

03-26 17:39

来自上海市

春天在前

03-26 17:38

来自广东省

按财务角度看,应该是国内贷款国外花。

因为本币贷款利率低,外币高。

反之操作则每年要高2,3个点的利率。

当然,股权融资除外。

但他就是股权融资啊

打开APP查看53条评论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