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游行抗议高电价 呼吁重新国有化发生冲突

来源:国际在线

2013-02-19 10:44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保加利亚多地爆发示威游行,抗议高价电费账单。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市,抗议者与警察爆发冲突。

多地游行爆发冲突

俄罗斯《报纸报》2月17日报道,保加利亚35个城市的数万人17日举行了抗议天价电费的游行活动。

抗议者向供电企业总部投掷鸡蛋、水果、瓶子,焚烧电费账单,抗议供电企业的“垄断”经营和天价电费,并呼吁政府要么将供电公司重新国有化,要么下台。

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市,人群还向国民议会大楼扔鸡蛋和鞭炮。警方封锁通往捷克供电公司CEZ的公路时,抗议活动演变为暴力冲突。愤怒的民众硬闯封锁线,并向警察投掷鸡蛋、西红柿、水瓶等物品。

抗议者指责警察殴打市民,但当地官员称警察是被迫反击,因为民众用胡椒喷雾和沥青袭击他们。初步信息显示,没有人在游行中被逮捕。但示威者表示,每天都会举行类似的抗议活动,直至政府解决电价问题。

保加利亚的供电市场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由捷克的 CEZ公司和Energo-Pro公司,以及奥地利的EVN公司控制。示威者要求政府制止三家电力公司的商业活动,它们是国家电力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同时,示威者还要求政府立即辞职。 

保加利亚民众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其它欧盟国家,人均月支出为400欧元(约合3328元人民币),而养老金只有平均每月131欧元(约合1090元人民币)。在欧盟的贫穷国家,电费是一个政治敏感话题,缴纳电费往往要花掉民众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在冬季。2012年夏季,保加利亚电价上涨14%,加之2012年冬季异常寒冷,使得居民的电费账单平均增加了18%-20%。

抗议者高呼口号,要求政府国有化电网

抗议者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的保加利亚电力部门的私有化。

保能源部门私有化开始于2000年,2001年7月至2003年底,能源部门私有化收入共计2.19亿列弗。其中,水电厂私有化始于2000年,2001-2003年共有34个水电厂完成了私有化,总收入1.38亿列弗;同期6个煤矿进行了私有化,收入5,100万列弗;2003年7月保政府推出7家大电力销售公司分3组捆绑出售各67%股份,至2004年9月完成。

2003年度,保共完成私有化项目344个,成交金额4.54亿列弗,其中大部分为有价债券,实际协议投资额为2300万美元。截止到2003年底,保近83%的国有资产已完成私有化。

夜间,抗议者举着火把继续游行

2004年保共完成1,371宗私有化交易,私有化总收入为20.48亿列弗,其中12月底电力公司的私有化收入6.93亿欧元。2005年1月,保私有化署推出瓦尔纳、卢塞等地电厂进行私有化出售公开招标,邀请国际11家能源公司投标。

除了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外,保加利亚国有能源公司还于2003年开始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私有化。2012年11月,保加利亚政府日前通过证券交易所以1.15亿列弗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电网运营企业CEZ公司33%的国有股,从而不再持有保三大电网运营企业CEZ公司、Energy-Pro公司和EVN公司的股份。正式完成其电网运营的全面私有化。

电价虽高核电却又不要

虽然保加利亚电力价格相对保加利亚的收入而言一直居高不下,但在发展国内能源设施问题上,保加利亚却表现得漠不关心。

保加利亚作为一个缺乏能源的国家,核电原本应该是其最佳的选择。目前,保加利亚的核电占其国内发电量的约1/3,但提供这些电力的电站已经严重老化。

目前保加利亚境内仅有科兹洛杜伊的一座核电站在运行。电站始建于1969年,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以北200公里处的多瑙河畔。电站原有6座反应堆,其中的1号、2号反应堆和3号、4号反应堆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应欧盟的强烈要求而关停,原因是科兹洛杜伊核电站的反应堆与上世纪发生泄漏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属同一类型。

目前仍在运行的保加利亚核电站

目前电站仅有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投产的5号和6号反应堆仍在运行,总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为保加利亚提供约34%的电力,但6号反应堆将于2019年达到服役期限,而5号反应堆则已超期服役两年。尽管政府拨款3000万欧元试图改造这两座反应堆,但更好的方法无疑是新建电站。

保加利亚1987年即计划在北部的贝雷内市兴建第二座核电厂,但随后即因为东欧剧变而暂停。随后核电工程虽然再度启动,却一直因为国内政治问题建建停停。2005年保加利亚政府再度决定建设贝列内核电站,原设计容量为200万千瓦。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2006年获得这一核电站的建设权。保加利亚欧洲发展公民党政府2009年7月上台后,于2010年6月冻结了该项目的建设。包下核电厂工程的俄国公司不堪损失,已向巴黎国际仲裁法庭提告,要求保政府赔偿10亿欧元。

至今仍然停工的贝雷内核电站

2013年1月27日,为重启电站建设,保加利亚举行全民公投。据保加利亚阿尔法研究机构当晚公布的数据,在全国投票中选民投票率为21%,其中有61%的选民投赞成票。但根据保加利亚法律规定,公投有效的前提是选民投票率不低于60.2%,因此,这一议案只能转到一会上重新讨论后投票决定。

将涉及国计民生和环保安全的核电项目当做公投,就连专家们都觉得荒谬无比。而政府对于核电站的态度,实际上也完全是漠不关心。

缺石油却不要油管

保加利亚是个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石油产量极低,大约只有每天0.1万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每年保加利亚消耗的原油则超过1500万吨。为平衡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上的差距,保加利亚只能进口石油。然而在寻求石油的努力上,保加利亚政府的态度,与其在核电问题上并无差别。

冷战时期,得益于华约成员国与经互会成员国的地位,保加利亚从苏联得到了大量的石油。20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每年进口石油约1600万吨,其中近800万吨由苏联提供。这些石油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还能通过其他物资贸易的方式进行抵偿,是保证冷战时期保加利亚能源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来源。

三国石油管道的路线计划

冷战结束后,这一优惠的供油条件不复存在。为了建立新的供油渠道,2004年11月4日,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在雅典召开三方会谈,讨论联合建设跨巴尔干连接黑海港口布尔加斯和地中海亚历山道波力斯港(Alexandroupolis)石油管道项目的财政和技术问题。

该石油管道起自保布尔加斯港,总长320公里,在保境内166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为3,500万吨或每日70万桶,预计耗资7亿美元。这一项目对保加利亚具有战略重要意义,该管道建成后,三国的能源合作将进入新的重要阶段,保希两国将成为该地区的能源中心。由于牵涉到项目的发展前景、所有权分摊、原油供应的保障,涉及到三国的政府和有关公司,以及欧盟银行的支持,该项目历经多年谈判,直到2007年2月7日,三国才正式签署了合作铺设和经营黑海至地中海输油管道的协议。

这条输油管道全长280公里,设计年平均输油能力为3500万吨,最大年输油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俄罗斯将持有该工程51%的股份,其余由保希两国分享。

然而这一原本重要的计划却再次突然生变。2009年年底,保政府提出要对布亚线进行环境评估,称如果评估不过关,保加利亚绝不会启动这个项目。此后,跨巴尔干管道项目公司连续3次向保环境和水资源部提交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但直到2010年11月初,保环境和水资源部才对第四版环评报告作出积极评价,但仍未就项目是否可以动工作出决定,因为环评报告还要经过公众听证等程序。

2010年6月,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宣布,保加利亚将退出俄石油管道项目建设。2011年12月,保加利亚内阁通过决议,正式退出输油管道项目。

责任编辑:施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严重了

不藏了?美防长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

普京回应: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中国在量子领域专利数第一,中美未来竞争更激烈”

未携核弹头?不是洲际弹?俄方: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