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卫报》苦涩评百年中英关系车轮反转:这或许是报应
来源:环球时报等
2013-12-05 08:33
英国《卫报》12月3日刊登社论,题为《英国和中国:车轮反转》,文章追溯清末时英国为中国建成首条铁路,而现在卡梅伦访华,提出英国愿意向中国开放投资连接伦敦和英格兰北部、价值430亿英镑的高铁项目。《卫报》社论感叹这种苦涩对比。文章一方面认为其实中国并没那么强大,但卡梅伦此次访华对中国毕恭毕敬的态度让英媒唏嘘,文章称“在中国外交贸易宴席的菜单下能听到(中国人的)窃笑……这或许是报应:欧洲国家曾令中国支离破碎,如今中国能轻而易举地(对欧洲)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英媒感慨中英风水轮流转,英网友在《卫报》社论下留言说,“卡梅伦一定很后悔老祖宗打了场鸦片战争”
以下为《卫报》社论:
1876年中国首条铁路由英国企业建成,但很快被斥之为外国“奇技淫巧”的中国朝廷官员下令拆除。(上海吴淞铁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1876年修筑完成——观察者网注)1881年在英国工程师克劳德·威廉·金达的监造下,中国建成第二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完工,中国实际上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自主修铁路的开端——观察者网注)金达成为塑造中国大规模蒸汽机车铁路系统的众多英国人之一,这些铁路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还引领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纪元。
曾被清政府授予“红顶子”官衔的金达无疑会惊诧于这个主意:中国工程师将很快前往英国,并帮助英国人修建一条铁路。世事何其无常!英国几乎已把昔日使之成为首个铁路国家并大规模出口的技术领先丧失殆尽,中国人则正将其据为己有。
中国的高铁网在德日等企业帮助下建成,但其更新的机车和轨道出自本土设计,并准备将其销往世界其他国家。当首相卡梅伦在北京宣布英国欢迎中国对我们的高铁项目进行投资时,对这种苦涩对比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
铁路的情况同样适用于核科学,英国作为核领域先驱的记忆仍历历在目,但如今只能求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帮我们修建新型核电站。
不过,这种科技态势的转变或许被夸大了。不像1881年与2013年那样黑白分明的对比,无论就科技还是工业而言,英国并非如此不济,中国也并非如此先进。
英政府对华态度令人遗憾,给人以行乞、毕恭毕敬和过分谦卑之感。英国首相在中国媒体上撰文赞扬此次访问,称英国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诚然,英国并非是对中国大唱赞歌的唯一国家,欧盟所有成员国都曾经唱过同一首歌,为保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置原则于不顾,如今则正在寻求确保在中国对海外的投资资金中分得一杯羹。随着竞争者们在人权等事务上“自毁名声”,在中国外交贸易宴席的菜单下能听到(中国人的)窃笑……这或许是报应:欧洲国家曾令中国支离破碎,如今中国能轻而易举地(对欧洲)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英国《卫报》12月3日刊登社论:《英国和中国:车轮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