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蒲:门难进、脸难看,为什么塞尔维亚还是要进欧盟?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6-08 07:58

菲利蒲

菲利蒲作者

塞尔维亚在华留学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菲利蒲】

“欧盟”,一个让塞尔维亚又爱、又恨、又纠结的名词。若打开塞尔维亚执政党的官网,在政党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塞尔维亚进步党致力于推动塞尔维亚加入欧盟,同时也致力于同俄罗斯联邦、美国、中国、日本和第三世界国家密切合作,这些国家正成为世界发展日益重要的载体。”

塞尔维亚进步党以及执政联盟的这一立场,符合塞尔维亚政治的主流发展方向,也符合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大趋势。塞尔维亚议会曾经专门出台过加入欧盟的相关国家战略文件。近期武契奇总统更是坦言:“塞尔维亚将在欧洲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但如果简单回顾一下塞尔维亚政要近几年的各种发言,我们又能看到以下的言论:

“近两年,塞尔维亚对欧盟的民意基础下降了。虽然民众还是支持进入欧盟,但是支持力度与来越小。”(武契奇,2018年5月16日)

“欧盟的立场对科索沃阿族有利,他们并不想阻止大阿尔巴尼亚的形成。我希望塞尔维亚高层思考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欧盟,以及是不是有必要更改自己对欧盟的立场。”(塞尔维亚时任国防部长武林,2019年1月3日)

“由于本国加入欧盟的进程拖得太久且看不到进展,塞尔维亚对加入欧盟一事正越来越缺乏热情。”(武契奇,2021年9月2日)

“专业民调机构的数据显示,塞尔维亚民众不愿意加入欧盟的比例第一次超过愿意加入欧盟的比例,前者为44%,后者已降至35%。”(武契奇,2022年5月7日)

在所有带有疑欧和失望情绪的言论中,或许最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武契奇那一句:“欧洲团结已经不复存在,欧洲团结如同白纸上的童话。”

显然,塞尔维亚是一个希望能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同时跟各方发展友好关系的国家。但是,有两个庞大的联盟包围了她:一个是北约,曾在上世纪轰炸过自己的军事联盟,它带给塞尔维亚的只有伤害;另一个是欧盟,一个巨大的经济—政治联盟,其成员国同北约高度重合。

在这种双重包围之下,各种相互依赖自然也就无法避免。尽管塞尔维亚在军事领域可以用中立来独善其身,但是经济无法像军事那么绝对(至少理论上是这样),这也就带来了各种利和弊。不仅如此,欧盟的西方成员国与塞尔维亚之间存在各种地区矛盾,再加上西方大国对待塞尔维亚的不公平态度,使得塞尔维亚的“欧洲道路”充满坎坷。

欧盟自己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一方面他们希望向塞尔维亚极限施压,另一方面若塞尔维亚反其道而行,他们又会立刻安抚。

一个国家想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当然没有错,但现实有时却让人无可奈何。欧盟与塞尔维亚之间的藕断丝连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发展与民族尊严之间到底该如何做出平衡?在双重包围的重压下,塞尔维亚又该如何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入欧:从“公理”到“天方夜谭”

加入欧盟是塞尔维亚近20年来的的核心外交战略之一。经历了九十年代一系列的国际制裁、战争和轰炸之后,塞尔维亚在2000年发生政府更迭——确切的说是颜色革命。新上台的民主派政府着手营造一种“除了欧盟我们别无选择”的政治氛围,在他们的宣传里,欧盟就像是一个需要追求的乌托邦,塞尔维亚应不惜一切代价向它靠拢,入欧成了“公理”。就这样直到2012年,凭借着十多年的宣传攻势,民主派基本说服了民众“加入欧盟是塞尔维亚国家发展和民生进步的最佳和唯一方案”。

现实也的确如此。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行为体,借着西方大国曾经的单极霸权地位和绝对的地理优势,成为巴尔干地区除美国外的唯一主宰者,这种主宰主要体现在制度和经济两方面。制度方面,欧盟要求塞尔维亚彻底完成民主化改革,在政治、司法、外交等各方面与欧盟接轨,并在各类对外政策问题上与欧盟保持一致;经济方面,欧盟的投资和双边、多边自由贸易为塞尔维亚的经济恢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如今,欧盟是塞尔维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连续多年的最大投资方。无论未来塞尔维亚对欧盟的立场如何变化,无论两边在政治层面如何博弈,无论欧塞经济关系存在何种制度性的不平等,它们都绕不过一个事实——塞尔维亚与欧盟的贸易额占该国总贸易额的60%以上,另外还有30万人就业于欧盟在塞境内的企业。这当中又以德塞间的联系最为重要,德国占据了塞尔维亚外贸总额的13%,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

相比之下,中国是塞尔维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贸易额占总额的9%左右。若将德塞和中塞贸易进行比较,总贸易额的13%和9%似乎不是特别大的差距,但如果把其他欧盟国家一并算上,将整个欧塞和中塞贸易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塞尔维亚贸易的主要方向依旧是欧盟市场

塞尔维亚的主要贸易对象

在欧塞实力悬殊的时代背景下,一批塞尔维亚民众甚至出现了所谓的“错失恐惧症”。毕竟当时受西方影响和资助的亲欧派政客在民间颇有声望,而整个欧洲除一小批国家外几乎都加入了欧盟。更何况,塞周边的巴尔干国家即使面临着经济危机,在加入欧盟之后生活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在当时无疑成了塞尔维亚应该加入欧盟的最佳论据。

于是,2000年颜色革命后的塞尔维亚走上了多少有些悲剧性的转型之路。比如经济转型方面,过程主要涉及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改变和出售(主要是向欧盟和美国的跨国企业出售),这导致了许多人失业。虽然随着一体化的推进,欧盟在2009年对塞尔维亚取消了签证限制,给了长期受到制裁的人们极大的自由和对欧洲大家庭的“归属感”,但这也掀起了流向欧盟的移民潮,使得本就情况不佳的塞尔维亚人口结构雪上加霜。如今的塞尔维亚,房屋建造价格甚至比欧盟发达国家还高。因为欧盟大国以及英国为了自己的需求,吸引了大批体格健全、技能熟练的技术类移民来填补自身空缺的劳动力岗位,除了塞尔维亚,最为常见的技术移民来自其他东欧成员国。

制度方面的转型则发生了一些挑拨神经的事情,它包括法治层面的改革以及与过往历史的各种切割。这让塞民众意识到,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中,自己要面对的实际上是曾经剥夺自己土地,并急于将这种剥夺强行合法化的外部行为体。

国际法层面与海牙法庭的合作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一“合作”是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但其实质是要求塞尔维亚将90年代为国效力的军事将领与国家高层统统移交给海牙进行审判,其中绝大部分塞族政要已经因各种莫须有罪名被判重罪。

从上到下依次为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前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前波黑塞族共和国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

在国际关系层面,受制于冷战后的单一霸权体系,塞尔维亚与中俄的合作被迫边缘化,塞国内发展主要基于来自欧盟和美国的投资,其形式通常以出售国有财产以及各类入盟前的基金和援助为主。

不仅如此,从2009年(塞尔维亚正式递交申请)起,塞尔维亚需经历35个“谈判章节”方能最终加入欧盟。但这当中有一个被称为“其他问题:与科索沃关系”的“章节”是为塞尔维亚专门设立的。该章节并无谈判的法制先例,也将是最难完成的一个——因为该章节旨在实现所谓“与普里什蒂纳方面的关系正常化”。

对塞尔维亚局势有所了解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普里什蒂纳为塞尔维亚南部自治省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的首府(科-梅省,塞语简称KiM或Kosmet),2008年该地区的阿族少数民族政权以非法的形式单方面宣布了独立。欧盟大国连同其他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在明知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选择了承认科索沃自治省的独立地位,全然不顾此举实际上给世界众多存在分裂主义倾向的地区也打开了象征动荡与分裂的潘多拉之魔盒。讽刺的是,连欧盟内部都没有对是否承认科索沃独立一事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依旧有五个成员国因各种不同的内政外交原因没有承认科索沃独立,他们是西班牙、希腊、塞浦路斯、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

显然,2000-2012年的12年时间内政府的确画了一张大饼,但这个饼在现实中并不好吃,甚至有些变质发霉。接过接力棒的进步党在入欧道路上也举步维艰。从“稳定与联系进程”、到“柏林进程”再到“西巴尔干计划”以及近几年欧盟出台的新西巴尔干扩张战略,一次又一次的西巴尔干-欧盟峰会,一个又一个的进程和文件,20年之后换来的只是一个次级“候选国”地位、区区两个关闭的谈判章节、始终无法依照国际法公正解决的地区争端以及原地不动的现实。记得笔者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新闻上就在讲塞尔维亚一定会加入欧盟,如今笔者研究生都要毕业了,新闻上却还在讲这一句。

这一系列情况也直接导致了塞国内出现了两个主要派别:对欧盟依旧存在憧憬的亲欧派和心灰意冷的疑欧派。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西方对科索沃当局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支持、欧盟自身的疲软以及入欧门槛几乎刻意的日渐提升,塞尔维亚对加入欧盟的支持出现显著下滑。

根据2021年欧洲巴尔干公共政策咨询小组 (BiEPAG)进行的一项调查,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和北马其顿愿意加入欧盟的民众分别占国内受访者的94%、83%、83%和79%。而塞尔维亚支持加入欧盟的公众比例在巴尔干地区最低,约53%支持入欧,43%则认为不应该加入欧盟。仅仅一年之后,如开头所述,支持加入欧盟的人已经下滑到了35%,这是近20年第一次出现疑欧情绪占优的情况。民调还显示,塞尔维亚受访者优先考虑经济合作,而非成为成员国,毕竟加入欧盟正在变得遥遥无期:25% 的受访者认为塞尔维亚将在未来 10 年内成为成员国,而 44% 的人则认为这是彻底的天方夜谭,永远不会发生。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塞政府退而求其次,在维持原先入欧道路的同时,选择与周边国家发展具有巴尔干地区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如“开放巴尔干”计划。另外,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塞国内越来越被视为某种面向未来的、前所未有的另类选择,即使这一倡议在如今的东欧地区刚走完起步阶段。

绝大部分塞民众从情感层面更愿意看到西方之外的国家提出这类经济倡议,因为这无疑标志着塞尔维亚能适当减轻对欧盟大国的依赖。不仅如此,通过观察相邻的欧盟成员国,他们也能感受到周边国家加入欧盟后在民族身份认同层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若再考虑到美国对欧洲的影响,以及遍布欧盟官僚机构的自由主义左派政客的激进议程,那么塞民众对失去民族、宗教和文化认同的担忧只会更重。

一带一路:新的曙光

欧塞关系层面从理论上讲,欧盟成员国的身份对地区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相当大的积极作用:除了共同的制度所能产生的全球影响力外,欧盟的单一市场能为消费者带来巨大利益,在生产、环境保护、劳资关系方面能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能创造更高的平均收入以及更优质的工作岗位,并能提供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基金等。

然而,如果将政治现实考虑在内,比如北约在科-梅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欧盟大国对塞尔维亚台面下的系统性歧视,至少在塞尔维亚层面,加入欧盟与羊入虎口似乎区别不大——塞尔维亚进去了还得时刻担心欧盟的老虎们什么时候会再咬一口。

比如,在最不幸的极端情况下,如果塞尔维亚真的以承认“伪科”为代价加入了欧盟,如何保证西方国家不会得寸进尺,通过怂恿桑扎克和伏伊伏丁那地区独立进一步肢解塞尔维亚?毕竟在西方眼里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与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似乎不是一回事。

除了科索沃,塞尔维亚北部还有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为了保障国家最核心的主权与经济利益,塞尔维亚必须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作出良好的平衡。有很多人会说这是脚踩两条船,但实际上在多极化的世界中与多元化的行为体以及大国合作共赢反而是国际关系应有的样子。

更确切的说,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进程需要与中塞、俄塞传统友谊以及这种友好关系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产生良性结合,并以这种互动和结合为基础吸引对国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投资和项目。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欧盟国家是塞尔维亚的最大贸易方,而俄罗斯是塞尔维亚数个世纪以来的传统伙伴,塞尔维亚的能源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

从2012年进步党上台开始,塞尔维亚与东方大国的关系有了全面的更新与提升。除了能源和军事领域跟俄罗斯的进一步合作,塞尔维亚还与欧亚经济联盟签订了自贸协定。在中塞关系方面,两国关系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双边的贸易连续多年在不间断增长,其中中国对塞投资的重点工业项目更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蓬勃发展。

中国投资的项目聚焦于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如钢铁、公路、矿产、铁路、汽车、城市排污等,主要包括匈塞铁路、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多瑙走廊”快速公路、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伯尔矿区开采等。塞尔维亚甚至可以说是中东欧国家中对“一带一路”发展最积极投入的国家,其中一个近期的标志性政治举措是前不久刚成立的国家级“一带一路”研究所。该研究所设立的目标是强化“五通”领域的所有合作(“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外长王毅在2021年底访问塞尔维亚期间指出,中塞“双方同意加强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好重点合作项目,支持塞方办好‘一带一路’研究所”。

斯梅代雷沃钢厂的高炉

中国的投资无疑对塞尔维亚的GDP有着积极作用,这种投资也正好伴随了塞尔维亚近几年的GDP增长。此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实际上是欧盟资本集团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发展的产业,但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些曾被北约炸毁、曾濒临破产的设施对塞尔维亚国家发展又太过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塞合作的性质对塞尔维亚而言毫无疑问是救命的。另外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即科索沃和梅托希亚问题方面,中国跟俄罗斯、欧盟五国以及世界众多国家一道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塞尔维亚人民对此立场深表尊重。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头几年算起,塞尔维亚就是该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议发展的近十年里,塞尔维亚成为了挖掘倡议潜能的典范,该倡议逐渐成为了塞尔维亚对外政策发展中的另一项重点,合作领域已经从工业开始向教育、科技、金融、文化等各领域发展。此外,塞尔维亚还鼓励并积极支持跨境项目(如“匈-塞铁路”),此举进一步提升了塞尔维亚在该倡议中的重要性,并作为成功案例向其他周边国家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所拥有的潜力。

3月19日,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开通

在“一带一路”之前一年启动的中国-中东欧“16+1”机制则可以被视为中国在该地区成功落地的第一步。16+1机制框架下的合作如同一个风向标,向地区和周边国家展示了如何将一个对各方有利的区域倡议,以及后续的全球倡议,在发展不均衡、政治不稳定、甚至存在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的地区有序推进。塞尔维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借助其区位优势,自然希望看到一个价值、制度和规范更多元相通的世界,其中既能包括欧盟框架下的制度,又能包括“一带一路”的“五通”,还能包括联合国2030年愿景、“金砖+”国家机制、不结盟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各种覆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倡议和平台。

入欧和一带一路能否得兼?

自成立以来,欧盟一直在努力提高其成员国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在尽力尝试通过“协同效应”来增强该组织的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欧盟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让欧盟奋发图强,但更多时候会使它暴露出弱点,而最大的问题便是在各类关键问题和全球性议题层面达成共识。

若要达成共识,有些国家可能就得放弃独立自主的决策,尤其是那一些影响力更弱的小国。在关键时刻,欧盟对大国而言成为了扩大权力的工具,而对小国而言则意味着放弃部分主权——这种情况不仅对成员国适用,也对候选国适用。用更直接的话讲,欧盟作为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经济层面平等互利的色彩正在变得越来越弱,而政治性以及政治层面的剥削却在与日俱增——可是塞尔维亚最看重的是经济的部分,而非政治的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所具有的不向他国施加政治条件的行为模式,以及倡导的合作共赢的理念自然就有了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现阶段正在持续发展的俄乌危机再次展现出了西方大国主导下的国际机制的弱点——他们并不希望理性、客观的解决问题,而是按照大国的利益做出看似协同但实则强加的集体行动。双重标准和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冲动决策很不幸成为了当代这类西方国际组织的主旋律。

这类决策无疑会给世界发展带来很大伤害。对小国的施压,甚至通过制度性手段对其经济和政治主权的剥夺,无疑会导致世界进一步走向不平等,并造成长期恶性后果。现阶段由于乌克兰危机,塞尔维亚面临着来自欧盟的压力,西方国家希望世界上所有国家与他们一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是和平是每一个具有理性和良知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平等发展的基础。塞尔维亚同中国一样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塞高层很清楚,被意识形态化的制裁除了火上浇油,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由于不肯加入对俄制裁,欧盟对塞尔维亚施加了重压

中国作为一个行动有序、协调一致的有机体,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并且在努力加强自身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这样的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发展最为稳定的大国。反观欧盟,欧盟感受到了中国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尝试在不破坏其法律、规范、机制和义务的情况下保持甚至加强自己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作用和影响力。简言之,欧洲一方面将中国视为竞争者。但另一方面,即使在口头上欧盟经常不看好来自中国的资本、产业和基础设施,欧盟大国又在“悄悄地”、“害羞地”同中国发展着贸易关系——在所有中国的欧洲投资中,相较于中东欧国家,最大最富有的欧盟成员实际上吸引了最多的资本。

虽然可能性非常渺茫,但塞尔维亚加入欧盟,从“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看,有利也有弊。欧盟的行政和官僚机构往往以保护竞争、环境、工人权利等为借口(当然这些应该得到合理保护)扮演超国家协调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并以此阻碍和限制倡议中潜在的发展项目。另一方面,如果塞尔维亚顺应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并作为经济稳定、有序、繁荣的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则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跨区域合作的典范平台。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塞尔维亚凭借其与中国的良好关系,还能协助中国打消欧盟大国对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种种顾虑,为中欧合作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覆盖东西欧的合作与人文交流平台。

可是两边的桥梁哪那么好当?当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桥梁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若世界走向动荡与冲突,塞尔维亚该怎么办?如果看看正在进行的乌克兰危机,对塞尔维亚而言一边是关系体面友好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另一边是拥有数个世纪传统友谊的最大能源合作伙伴俄罗斯。

在动荡时期被夹在东西方之间的事实,使得塞尔维亚的平衡战略显得比以前脆弱了不少。当塞尔维亚倒向哪边都是错误的时候,什么样的选择能最有效的保障塞尔维亚的国家利益呢?假如哪一天,中国成为了西方全面制裁的对象,塞尔维亚这座桥还会有谁能站出来守护?

遥遥无期的入欧:无奈的当下最优解

总体而言,即使在政治层面欧盟大国毫不掩饰且肆无忌惮的要求塞尔维亚放弃领土,塞欧两方在经济层面实则为相互依赖的关系——当然塞尔维亚对欧盟国家的依赖要更深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塞尔维亚国内多数民众不愿意加入欧盟,政府依旧在坚持遥遥无期的入欧方针,并宣称“塞尔维亚将在入欧道路上走得更为坚定”。而另一侧,欧盟则在吊着塞尔维亚,一会儿给个胡萝卜,一会儿来个大棒。甚至可以直接认为,现阶段麻烦缠身的欧盟并不愿意接受经济相对滞后的塞尔维亚,但又不能直接撒手不管将西巴尔干拱手让人,所以就采取了拖延的策略。

武契奇总统近几次不断强调,塞尔维亚是“军事中立国但不是政治中立国”,这句话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面对这种依赖关系的无奈表态。塞尔维亚现阶段没有能力以完全中立的身分,在毫无经济和政治损失的情况下同时保持与东方和西方的关系,尤其是在西方与俄罗斯彻底撕破脸皮的大背景下。所以现阶段的“候选国”状态似乎是目前的最优理性解。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尴尬的中间状态也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毕竟全球各大行为体都绕不开塞尔维亚的区位优势,而塞尔维亚也离不开与各大行为体的经贸合作。

可是“候选国”的状态终究不可能是永恒的,塞尔维亚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不会更小。“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替代方案,使塞尔维亚看到了加强自身国力和独立性的钥匙。虽说现阶段“一带一路”在中欧刚走完起步阶段,但上升空间巨大。若中塞两国能尽快签署自贸协定,中塞“钢铁友谊”和塞尔维亚经济无疑会走上更高、更多元化的台阶。中塞合作发展好了,塞尔维亚更是能有机会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带动包括欧塞关系在内的巴尔干总体局势。在西方歇斯底里的反东方浪潮面前,这座桥梁可能依旧会很脆弱,但在各路学者和政客大呼“新冷战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东方与西方更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对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焕宇
塞尔维亚 一带一路 欧盟 中塞关系 中塞友谊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