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胜: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29 08:21

高德胜

高德胜作者

资深金融业者,经济学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德胜】

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扬。5月2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4,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4078,较上一交易日大涨215个基点,均创三年来新高。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从4月初的6.5739升至目前站稳6.40的水平。

新冠疫情以来,随着美国开启无限量化宽松和大规模财政刺激,自2020年5月起,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欧元等主要货币走强。2020年人民币汇率先抑后扬,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重回6.5时代。

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仍将保持升势

人民币近期的快速升值,与美元指数走软有关。美元指数从3月底的93.28上方,降至90以下,最低报89.61。相对于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没有较大波动。美元相比于2021年峰值贬值4%,欧元升值4%,而人民币升值3%。

美元指数的走软,背后是美国政府连续推行超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以及美联储无视美国高额国债和赤字水平、通货膨胀率快速攀升的形势,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和购债计划所推动。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执政时期大肆印钞的宽松货币政策,还连续推出财政刺激计划。特朗普政府2020年财政刺激规模大约3.6万亿美元,而拜登政府计划出台四项财政刺激方案。3月已经出台的疫情救助计划规模为1.9万亿美元,正在推进的就业和基建计划预计2.2-2.3万亿美元,此外还在酝酿出台“美国家庭计划”,市场预期超过1万亿美元。这些刺激计划财政支出总规模高达7-8万亿美元。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近日多次警告说,拜登政府的刺激计划会创造出相当于“产出缺口规模至少三倍”的购买力,将是“过去40年里最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美国超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及财政救助、刺激计划使得美国家庭、企业和投资机构获得大笔收入,市场到处充斥流动性的洪水。《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指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工资和薪水已经比新冠疫情爆发前高得多,加上政府用于失业救济等公共福利的开支几乎翻倍,导致个人储蓄从一年前的1.6万亿美元激增至惊人的4.1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疫情控制逐步好转,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如同洪水打开闸门。

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货币放水和财政刺激,终于让自己尝到了通胀的苦果。4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2%,价格上涨遍及食品、汽油、日用品、木材、大宗商品、汽车、住房等各领域。房屋市场更为火爆,2021年4月,房屋销售价格中位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6.2%。

经济学人:美国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对消费者价格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快速攀升,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而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并没有随着疫情好转而显著改善,4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严重低于预期。拜登政府慷慨的刺激、救济和补贴反成了生产的限制,失业补助金使得大批美国人得到不劳而获的依靠,不工作甚至成为比工作还受欢迎的选项。

面对来势凶猛的通胀大潮,美联储不为所动。各州联储官员轮番表态,声称高通胀和就业疲弱是暂时的,美国经济正在开足马力、强劲增长,在美国实现充分就业前将不会改变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将继续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计划和接近于零的短期利率政策。无他,没有了美元印钞机提供动能,美国经济将无法维持,更何谈增长。

一方面是天量的国债、持续攀升的赤字,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美元供给,动摇了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导致美元指数持续走软,重新跌入90以下。可以肯定,在美联储收紧量化货币政策前,美元将持续处于贬值通道。

今年以来中国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8.5%。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49.3%,对美贸易顺差增加47%。这也成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驱动因素。

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保持升势,升值幅度视美元指数走势而定。

在当前美国和西方央行货币大放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通胀压力骤然上升的形势下,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降低进口产品价格,对国内通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人民币大幅升值约压低了生产者价格指数2.4个百分点。

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将是常态

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率攀升,美国国债长期利率上行趋势突显,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被迫转向的时间点可能大大提前。如果美国退出或减少量化宽松规模,美元加息周期来临,将导致全球美元流向逆转,美元指数可能重拾上升轨道。

尽管美联储官员一再喊话维稳,坚称目前的高通胀只是暂时的,调整宽松货币政策为时尚早,但形势比人强,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与美联储的喊话相差甚远。密歇根大学5月所做的调查显示,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通胀率将升至4.6%,为十年来最高,43%的受访者预期价格可能至少涨5%。彭博社最新月度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通胀的预期也在上升。

投资者对迅速飙升的通胀水平显然更为敏感和担忧。当下通胀正在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通胀一词成为流行词,在最近的美国企业业绩电话会议上,通胀出现的次数比一年前增加了8倍。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近日警告称,拜登的财政刺激加剧了通胀和美元贬值的风险。而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正在加大押注美联储可能在明年被迫升息,远早于决策者们暗示的时点。

美联储的口风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似乎正在含蓄承认通胀上升的现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前期一直表示2024年以前不会退出,但在近期口风有所变化。关于量化宽松政策,他最新的表态是:过早退出的风险大于过晚退出,所以不能过早退出。如果美联储要退出,一定会与相关经济体和市场充分沟通。这与美联储原来根本不考虑退出有了细微的变化,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事际上已经开始考虑货币政策的退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图自新华网

而美联储最近出台的提高隔夜逆回购上限的政策,显然更具标志性意义。逆回购操作是美联储控制短期市场利率的政策工具,即市场参与者可通过该操作向美联储存入现金。最近美联储逆回购操作的规模激增,这个过去一向乏人问津的政策工具,如今却备受市场青睐,市场需求飙升至四年多以来最高水平。

纽约联储的数据显示,5月21日美联储隔夜逆回购操作规模达到3511亿美元,比上一交易日增加570亿美元,是自2017年6月3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该项工具的利率为0%,但市场需求仍在增加,这表明银行、货币基金等机构已经持有太多现金而需要寻找出路。这意味着美联储通过每月购债继续向金融体系注入12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操作正在接近极限,市场已经没有接纳空间,也意味着美国国债供应远大于需求,继续发行国债面临阻力。投资者预计,这样的市场形势可能迫使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点大大提前,甚至有可能在年内就发生。

一旦受通胀发展和市场形势影响,美联储开始缩减或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利率将上升,从而导致美元回流,美元走势将发生逆转。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开始后,美元指数将转为升势,开启新的美元强势周期。

伴随美元重拾升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回调。届时,随着市场供求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将呈现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相互交替,并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近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就人民币汇率走势及汇率形成机制表示:“人民银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这一表态,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市场化”和“有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并盯住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既考虑市场供求需要,也兼顾汇率调节目标,对于防止人民币汇率骤升骤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有利的。

只要我国汇率形成机制不发生重大调整,从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将是常态。

长期看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从一个更长的时期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爆发成为国际格局重塑的重大转折点,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大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精神优势、文明优势日益凸显,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在加速缩小,中美大国博弈此消彼长的趋势愈益清晰。

中国已经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全面崛起势不可挡。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叙事中,中国将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中心和新型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量,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的大势不可逆转,也不可阻挡。

2021年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去年中国吸引外资额同比增百分之六点二,规模创历史新高。图自大公网

如果从人民币升值的更长周期看,笔者认为这一周期从2020年已经开始了。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如同人类历史一道新的分水岭,加剧了国际地缘政治的竞争,也加快了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构。全球疫情更如一场世界大考,在这场同疫情的较量中,中国率先取得了遏制疫情的战略性成果,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出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优势,彰显了中国社会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坚实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综合优势,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伟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中国抗疫的战略胜利,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制造、中国供应链强大的抗压能力与韧性,使中国成为保证世界经济恢复和供应链稳定的安全岛。美国和西方曾大肆鼓噪中国制造业外流,国内一些人也有类似论调。但随着疫情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今年在印度及周边国家的肆虐,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愈加显示出特殊的吸引力,在全球供应链中愈发不可或缺。

疫情以来,中国非但没有发生明显的制造业外流,反而是美国和世界的公司在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企业。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7月,美国在华新设企业达860家,是外商在华新设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国产业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无与伦比,巨大的市场潜力、齐全的工业门类和产业配套能力、优良的劳动力素质、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中国产业链无可匹敌的综合优势,成为吸引国际高端制造业流入的主要目的地。

202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资料进口市场。全球190个国家中,超过128个国家的对中国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额,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进入“十四五”,中国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正在迈向世界第一进口大国。中国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将成为驱动新型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使世界分享中国稳定发展的红利,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中心和最主要增长引擎。

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实力也在快速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5G、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量子通讯、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显著提升。

在未来5到10年,中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对比将发生根本转变,中美竞争大局初定。到那时,适应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飞跃,人民币汇率制度将面临新的变革,人民币可望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主要货币,人民币价值将得到重估,并可望成为世界货币之锚。

未来人民币价值的重估,将是对中国劳动、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和中国贡献的价值重估,中国将迎来国民财富、社会福祉的全面整体提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人民币 汇率 升值 通货膨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