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角落的穷苦人,终于有了与“死神”赛跑的机会!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9-20 17:15
长期以来,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被发达国家的少数巨头垄断。凭借技术和设备上的先发优势,他们不但享有高额利润,还掌控着行业话语权,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塑造规则和行业生态。广大发展中国家即使付出高昂代价,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资源,平价和普惠的医疗服务更是无从谈起。
以磁共振设备来说,它动辄几千万元的价格,是很多非洲贫穷国家所负担不起的。在这些国家,老百姓对医疗的真实需求被价格所压抑,医疗缺口大,设备陈旧落后,长期严重依赖过时产品,医疗平权无从谈起。
这样的现状又反过来限制现代医学的发展:基数不够大,就无法通过规模效应摊平高额研发成本,部分资本对于利润的过度追求,又限制了技术的更新迭代。在西方国家内部,医疗巨头霸占着巨大的既得利益,医疗保险开支居高不下,医疗改革难以推动。
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企业的崛起,成为一个变量,它们不但给非洲国家带来了新曙光,而且反向出口到欧美发达地区,为所有真正有志于救死扶伤的医生们带来新的选项。
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和贫穷的国家之一。
马拉维医疗资源匮乏,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资源落后。在马拉维第一大城市布兰太尔,如果当地居民想做一次影像诊断检查,至少需要提前三周预约排队。在当地最大也最悠久的公立医院——伊丽莎白女王中心医院,所有医生和患者只能依赖一台欧美品牌的老机器做诊疗。这台机器支撑了近18年,这样的生活也持续了18年。
2022年,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马拉维开展了一项寻找全球高端医疗科技设备合作伙伴的公开招标项目。来自中国企业联影医疗的数十台影像设备,凭借超出世界银行标准的创新技术水平和过硬品质在一众竞标者中脱颖而出。马拉维卫生部官员动情地说道,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大批量的、数字化的、高端医疗设备落地该国。
另一个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索马里。长年战乱导致当地经济严重受损,医疗设施匮乏。在一些发达国家,可用于孕妇产前精确诊疗等功能的超导磁共振设备,已经投入临床近40年。但索马里举全国之力,却找不到一台可用的超导磁共振仪器。
2022年,中国美的医疗旗下的万东医疗,生产出全球第一台无液氦超导磁共振,首次突破了困扰行业的液氦难题。问世不久后,索马里便从中国购入了这台设备。当地医生和患者,也可以用上这批最新、最好的仪器,再也不用担心在设备和耗材上被西方“卡脖子”。中国“智造”让这片土地上的很多穷苦人,也拥有了和“死神赛跑”的机会。
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走出去”,成为新时代中国出海非洲的一个缩影。
如同中国的铁路、公路等基建出海那样,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出海不仅仅是商品的流动,它也是底层能力的传播和播种:跟设备一起出海的,还有配套的医疗系统与服务。它们不仅覆盖了非洲很多大城市的医院,也延伸到偏远贫穷的农村地区。受益于来自中国的医疗新基建,非洲发展滞后地区的居民,也有希望享受到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们想象中的非洲,干旱、落后、原始,甚至停留在部落时代。但事实上,有一部分非洲国家正在走向现代化——即使连那些国际社会传统观念中的“最落后国家”,也在进行自己的现代化改革。非洲不缺人口、不缺资源、不缺市场,非洲缺乏的只是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对中国企业而言,出海非洲是一次市场机遇,也是一种道路选择。
让贫穷角落用上先进医疗设备
马拉维因马拉维湖而得名,它北接坦桑尼亚,西邻赞比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交界,是一个“小而美”的内陆国。但马拉维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马拉维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电力和医疗等资源短缺,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长期依赖外部援助。据世界银行,2023年该国人均GDP仅672.9美元。
由中企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马拉维恩桑杰至玛尔卡公路
中马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就在本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马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民间商业往来愈发频繁。尤其是伴随着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出海,最新的仪器和技术被引入进来,它们深刻改变了马拉维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命是无价的、平等的。但在就医时,全世界上的人命,却往往有价格和贵贱之分。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看病就医时往往经历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设备是不是最先进的?医技人员服务是不是最顶尖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多人至今仍困在“有没有”的泥沼里:哪怕是一件退役甚至是落伍的仪器,可能都是大量病人翘首以盼的救命神器。
长期由发达国家所把持的传统国际社会,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将非洲贫穷落后地区作为最新产品的出口市场。这些有着大量医疗需求的地方,反而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被遗忘的角落。这种势差加剧医疗的不平等,医疗的落后反过来又制约了当地市场的发展。
从高端设备开始,广大非洲国家百年来饱受医疗不平权带来的困扰、制约和不平等。
伴随着中国率先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并扬帆出海,非洲迎来了处境改善的机会。
以医疗来说,来自中国联影医疗的全自研智能X光设备,在其成功入驻伊丽莎白女王中心医院后,极大提升了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和患者就医体验。这台AI赋能的智能化设备,将患者的检查效率提升了约四倍,将单次检查时间缩短至2分钟左右——在过去,一次检查起码得10分钟以上。
这样的设备,仅第一批就有21台,它们被成功部署在马拉维各地的21家医院。
相比欧美仪器,中国仪器不仅将效率变高了,体验也变好了。例如全流程数字化使得患者能够在检查完成后即时下载带走高质量的影像图像,方便后续诊疗。在以前,这是马拉维的患者难以想象的。对当地的医疗工作者而言,这也是一次专业体验上的革新。
中国速度背后是中国温度:来自中国的最新产品小巧灵活,在医院有限的空间里也能施展;更科学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极大方便了医技人员,提升了临床诊疗服务的效率。伊丽莎白女王中心医院在救助诊疗之余,还担负着马拉维本地医生的培训工作。智能影像设备带来的数字化平台和人性化操作软件,让整个教学体验都变得更加顺畅高效。
类似的案例俯拾皆是。
据“走出去”平台,马拉维过去长期通过与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六条国际光纤接入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较低,网速较慢。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华为公司负责实施,先后支持马拉维建设两期国家光纤骨干网项目,有效改善马信息通讯水平,推动了马拉维4G通讯快速覆盖。
目前已经顺利交付的一期项目,为马拉维建成了长1320公里、连接32个主要城市的骨干光纤网络。待第二期项目结束后,马拉维数字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便利性将大大提高,68%的公共机构在其场所内有直接的互联网接入;约78%的人口有3G覆盖,88%的人可以使用3G或4G信号。
从平权开始,中国正在帮助大量同为“南方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地区迈向现代化。
用长期主义理解非洲
谈到非洲,人们会想到一带一路,想到中国制造和中国基建对这里的改变。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国出海非洲的并不仅仅是基建和它背后的传统制造业。健康、医疗等高端行业也在扬帆起航。国内老牌药企如复星医药、上海医药、科兴制药等,已经在通过药品直接出口、股权并购、投资建厂等多种方式布局非洲市场。
中国对非洲的医疗出海,正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范式:我们不是将淘汰的、退伍的设备卖给非洲,不是将非洲作为消耗过剩产能的下沉市场。恰恰相反,中国向非洲开放销售的东西,往往是最新、最好,甚至欧美市场同款的。中国不仅将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同步给非洲百姓,也为那些有志于归国返乡的非洲医疗人员提供了条件。
在一些非洲国家,来自中国的产品很可能是当地仅有的一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
中国国内已经普及到县医院、乡镇卫生中心的CT设备,在许多非洲国家仍是稀缺资源。2020年,联影医疗为肯尼亚边境城市马拉瓦安装了第一台CT设备,这也是这个小城方圆两百公里唯一的一台CT。
联影医疗中东东非区业务负责人庞雁介绍,如果没有这台新CT设备,马拉瓦的居民做CT检查最近的地方要开4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如果遇到脑溢血之类的疾病,4个小时早就超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非洲的高端医疗设备出海,并不是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施舍和教化,而是我们站在非洲国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思考并提供符合当地的解决方案。例如非洲幅员广阔,在医疗问题上,数字化和远程信息解决方案反而是优选。
中国范式的医疗出海,是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陪伴当地一起成长。
在埃塞俄比亚,联影医疗的高端CT设备不仅进驻了华盛顿医院,双方还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东非放射学中心,这些合作项目包括了AI(人工智能)赋能的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系统)、MRI(磁共振)、CT等全线高端医疗设备,并提供专业人才培训,以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迈瑞医疗进入非洲市场已超过20年,设立了4个分公司,1个本地化合资工厂。产品辐射非洲50多个国家,服务对象包括顶尖私立医院集团、新落成的公立医院、急救中心等,提供了大量影像诊断设备和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在“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下,东软医疗已与9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数百份合作协议,其产品也在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规模落地,其中仅中东、北非地区就落地了数百台大型医疗设备。
在出海“老兵”、联影医疗海外业务部副总裁黄兆麟看来,非洲的不少客户目前仍然对中国的高端制造和医疗设备不了解,因此持有质疑的态度,需要我们建立信任与品牌认知度。由于客观原因,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拓展非洲市场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显著收益,现在的投入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五年才能看到回报,但联影医疗非常看重非洲市场的客户需求以及长期增长的潜力。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在非洲的投资和市场拓展,更需要秉持长期主义。
黄兆麟告诉《好评》,出海非洲,最核心的是产品技术,同时配以长期投入的战略决策、具有竞争力的整体服务方案。例如组建当地团队与地区子公司,和当地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才建立合作,以及搭建系统性的服务培训中心,做长期的本土化布局等等。
不过,黄兆麟对《好评》指出,尽管在许多人眼中出海非洲面临挑战,但非洲的经济和医疗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大,值得深入耕耘。“非洲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二三十年前相似,当地人无不想尽办法发展经济。尽管非洲市场容量比不上中国,但它有约14亿人口,有较大潜力。”
结语
1964年1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加纳期间,向全世界宣布了著名的《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八项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中国以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提供援助;帮助受援国走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力求投资少,收效快;提供中国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帮助受援国掌握技术;专家待遇一律平等。
几十年来,这八项原则开枝散叶,已经深入到中国出口非常的各个方面——包括民间的商业交流。
中国对非洲出海,正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范式:平等互利,不附加任何特权,提供中国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帮助这些国家掌握我们的技术。中国对非洲的出海,不仅仅是中国商品、中国制造、中国基建的出海,也是中国品牌和中国技术的出海。来自中国的援助和商业交流,正在让非洲大陆加速现代化,反过来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机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