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中国经济学如何回答时代、人民和世界之问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6-12 08:33

洪银兴

洪银兴作者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导读】 2023年6月11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与《政治经济学报》共同主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3”在沈阳召开。 在当天上午的第一场讨论中,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教授发表演讲。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暂未经本人审阅。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教授在“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3”发表演讲

洪银兴:

各位专家,现在我们都在讨论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问题,都在谈中国经济学的建设问题。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经济学应回答什么问题,回答时代、人民、世界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经济学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创新中形成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它植根于中国大地,讲中国故事,研究中国经济规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堪称世界奇迹,指导产生这个经济奇迹的经济学理论,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的中国经济学。进入新时代以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中国经济学在发展阶段、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然性的理论进展。

中国经济学的范围有多宽?马克思当时创立其经济学有“六册计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可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资本论》只是马克思经济学“六册计划”的第一册。这意味着不能把《资本论》看做是其经济学的全部。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需求,中国经济学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学,不能只是提供经济制度分析的理论,同时还要提供经济运行发展的理论,以及开放经济学理论。我们自身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政治经济学的市场在我们的学科中会有人感觉到是越来越窄,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还只是局限于《资本论》的这样一个范围,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经济开放等方面没有很好地纳入到中国经济学体系中来。

刚才专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化成果,为中国经济学的各个学科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能承担起中国经济学各个学科的基础作用,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与一般的经济学不同,中国经济学注重的是经济规律分析。经济学要能准确解释世界,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中国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提供按经济规律改造世界的理论,当前就是要提供按经济规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理论。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提出来以后,我认为好多学科是讲天上的、古代的、未来的,但我们政治经济学、我们搞经济学的就应该讲中国式现代化怎么推进。

我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涉及五个维度。

一是经济制度分析。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这句话实际上是我们研究经济制度的一个目标,中国建设起来的制度要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其内容既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又涉及到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是经济运行分析。它既是微观分析,又是宏观分析。微观分析是要注重经济效率和效益,涉及资源配置效率、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比较;宏观分析则关注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是经济发展分析,即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关注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对外经济分析即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关注开放发展研究。

四是发展动力分析。除了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产生的制度动力,还涉及市场经济活力,内需的拉动力和创新的驱动力。

五是经济安全分析。过去我们对经济学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关注安全,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国家对经济安全尤为重视,我们的经济学分析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规避经济风险,主要涉及规避宏观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国际风险输入。

这是我认为我们中国经济学要研究的五大问题。

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问题导向,但现在我们经济学存在的很大问题是模型导向、数据导向。

二十大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问题导向和理论创新,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需求,中国经济学研究肩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复杂又艰巨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

理论创新是理论供给。以问题导向研究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从实际出发,还要回到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现实中的问题很多,作为导向的问题只能是国之大者。现阶段的经济学研究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经济学家担负着人民幸福、经济发展的重任。而西方已经实现现代化了,经济学变成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是中国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这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就像我们在东北开这个会,我们就要关注东北振兴问题。

中国经济学要回答人民之问。

中国经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经济学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这要从社会基本矛盾讲起,我们社会的基本矛盾基础转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成为发展的重点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解决绝对贫困现象,现代化新征程是需要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发展中大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后,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阶段。怎么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人民之问。我们还需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尤其需要根据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好居民能消费、愿消费和敢消费的问题。这是总书记专门强调的拉动消费需求问题。

4月29日,游客在淄博市一家烧烤城吃烧烤。新华社发(朱伟摄)

中国经济学回答时代之问。

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准确定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回答好时代之问。什么是时代之问,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回答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问题,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这个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挑战性,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颠覆性。我们要回答时代之问,就应该是关注数字经济时代和经济学的挑战。原来都在讲市场,现在都是平台,是平台代替了市场,平台对我们交易活动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经济学回答世界之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行。最前沿的技术是没法引进来的。尤其是当中国的科技水平显著提升、接近现代化水平时,就会遇到发达国家断供、卡脖子等阻碍。这就对我们提出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以原创性创新成果,突破发达国家的围堵和遏制,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包括创新要素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升级。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原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而是如二十大所强调的,我们需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经济的比较优势。原来是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但现在不是如此了,现在强调的是世界人才的比较优势,但这必须在创新高地上来形成。

二十大报告强调由政策性开放转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关于制度性开放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回答世界之问的重要问题。所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经济是发展的、包容的、与时俱进的。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学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必然会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因此,我提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词,一是理论创新,二是问题导向,三是国之大者。

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