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一夜之间 Space X干翻了中美俄?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2-24 08:10

华云

华云作者

产经观察者

12月22日,朋友圈里发生被一条新闻刷了屏,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美国东部时间12月21日20:29(北京时间22日上午9:29),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猎鹰9号”(Falcon9)火箭,并在升空后10分钟成功完成第一级火箭回收任务。

这个了不得的新闻似乎极大地刺激了一些人的肾上腺素,连带着新闻标题都耸动起来:

看看这些标题,“颠覆航天业”、“史诗般的胜利”,甚至还有“干翻美俄中”等等——字里行间,马斯克和他领导的Space X似乎一夜之间K.O.了中美俄三大国的所有航天机构,把他们几十年的成就统统踩在了脚下,实在让人怀疑他们会不会把读者吓得要去吃个茶叶蛋压压惊。

这些报道的内容也和他们的标题一样惊人,诸如:“这创造了历史……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回收轨道运载火箭,如果人类能掌握火箭回收与重复使用技术,未来航天发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

“他们通常一次发射报价为5400万美元,火箭的制造成本为1600万美元,如果火箭能够重复使用,那么一次发射的燃料费仅需20万美元。”

嗯,也有稍微靠谱一点的:“这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垂直回收的轨道飞行器。一级火箭的回收将大幅降低发射费用。”从这些新闻中,你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私人航天公司正如一轮朝阳般升起,中美俄等国的官方航天机构应该挖个地洞钻进去。不过先等等,这事好像上个月也来过一次。

就是这个了,当时同样引发了媒体的亢奋和铺天盖地的报道。当然,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比上面提到的Blue Origin的New Shepard火箭更加复杂——简而言之,更高更快更大,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至于在“猎鹰9号”火箭成功回收后,Blue Origin创始人、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给马斯克发的一封贺电引发网友群嘲,仅仅是因为他欢迎后者加入“已实现成功回收火箭”的豪华午餐。

当然,讨论贝佐斯和马斯克谁更牛逼并不是今天的主题。今天的问题是,SpaceX“猎鹰9号”究竟有多牛逼?

SpaceX究竟牛不牛?

SpaceX的这事情的还得从私人航天事业的起步说起。国内媒体虽然把SpaceX捧得很高,“干翻美俄中”,但是SpaceX实际上,美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它万万不敢得罪的角色,甚至有人把SpaceX戏称为NASA的干儿子,因为它的技术大都来源于NASA的让渡,它的大部分合同同样来自NASA的赐予。

冷战时期,美国的航天计划军用色彩深厚,航天计划往往都带有军事上的需求,同时兼顾军事和商业这种“大而全”的需求,增加了航天器设计的复杂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设计问题——一个重要的分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最典型的受害者就是航天飞机,复杂的设计引发的保养困难和安全隐患导致它不得不提前退休。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模型

9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业发生重大整合,联合发射联盟(ULA、波音和洛马组成的联合企业)的垄断程度大大加强,甚至一度成为NASA的唯一发射商。垄断巨头自然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上变得更加挑剔,喜欢高价的国防大单,看不上小小的商业发射,甚至连发动机的生产也不上心,这直接导致美国至今还被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卡着脖子。要知道,RD-180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美国的普惠公司也出了大力的。

所以,为了抑制ULA的漫天要价,NASA决定给它们培养一个对手,因此给向SpaceX转移了大量成熟技术。成熟的,另一种说法也可以是“过时”的。“猎鹰9号”使用的“梅林”(Merlin 1D)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性能虽然在媒体上被吹得很先进。但实际离现代商业发射高端水平还有点距离,主要胜在便宜够用。

猎鹰9号

白菜价——这个一度令中国人自豪的词汇在这里被SpaceX夺了去,它开出的发射价格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据称单次发射仅要5400万美元——中国的白菜价也在6000万美元以上,ULA的发射单价更是高达数亿美元(《航空周刊》,2011)。实际上蓝星上尚未出现任何一家可以和它竞争的企业,这是它能够扫到大量商业订单的原因。

那是不是说明私人航天企业效率更高?恐怕不然,毕竟它是站在NASA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起来的。实际上,SpaceX所依赖的技术都是老巨头们花费大量资金,甚至是美国人民的税金研发出来的。而那些真正的核心技术NASA是不会转让给SpeceX的,毕竟NASA还有个亲儿子洛克达因,而NASA发射深空探测器还是要使用ULA的大型火箭。

所以,SpaceX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产品有多先进,而在于控制成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甚至个别细节上还能有所突破。为做到这一点SpaceX也付出了代价:就在今年4月,SpaceX距离火箭成功软着陆只差一点点距离,但仍然发生偏差,导致回收失败;今年6月,SpaceX再一次在发射中发生了火箭爆炸事故。这也许也是SpaceX这次突然把回收地点改回陆地的原因——陆地回收大大简单于海面回收,SpaceX承受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马斯克(Elon Musk)

SpaceX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则是它的老板马斯克(Elon Musk),看看他所涉及的领域——汽车、航天、太阳能、能源储备、卫星,甚至还准备搞45分钟跨越美国的超级高铁。这些牛逼到不行的点子使得这位明星般人物的曝光率大大增强,大众关注度也水涨船高。

实际上,世界上类似SpaceX的公司并不少,一如前文提到的Blue Origin。只是对于媒体和大众来说,这些都不比不上马斯克明星的光环。

“猎鹰9号”究竟牛不牛?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SpaceX最大的优势在于白菜价,那么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根本性目的也就很明确了,那就是——省钱!省钱!省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此次成功,真的说明SpaceX已经走在省钱的阳关大道上了?恐怕不然。此次仅仅实现一级火箭的垂直回收,和回收轨道运载火箭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甚至颇有些国人认为火箭回收就是可整只火箭射出去,再整只收回来再用,更是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错,回收一级火箭固然可以省下一部分制造成本(不管正确与否,回顾一下那些新闻报道——“一次发射的燃料费仅需20万美元”)。但是为了实现火箭回收,必然要担负额外的燃料重量和增加相应的额外结构,这导致火箭成本和燃料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火箭燃料的每次加注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高成本的行为;前述行为又导致火箭整体质量增加,成为火箭发射的额外负担。过高的死重,又将引起运载能力的下降,从而带来经济性上的损失。近地轨道上这种损失或许可以接受,放到高轨道上?就呵呵吧。

其次,虽然燃料成本在火箭成本中占比不高,但是发动机呢?火箭发动机完全不同于航空发动机,目前的运载火箭发动机都是一次性用品。人类只有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上实现了部分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轨道器上的主发动机可重复使用50次,固体助推火箭可重复使用20次(《国际太空》,2015年3期)。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在每次飞行后,要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并耗费大量资金,因此并没有实现使用成本的降低,这一问题同样是“猎鹰9号”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何况,可重复使用火箭需要解决的何止是一个发动机问题,箭体的结构寿命是否能够继续支持使用?一二级的分离机构是否被破坏?外部结构是否被烧蚀影响?相关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换?即使以上这些统统不是问题,可以实现重复使用,但是为得出以上结论而花去的检测费用,恐怕也不小。

所以,归根结底,研究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省钱,但是究竟是否能够成功省钱,能省多少钱,这一切目前统统不得而知。而重复使用以节省成本这一设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一个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被认为是美国航天史上一次错误的尝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没有给美国政府降低多少运算,算上其巨大的维护成本,航天飞机发射比火箭发射更贵。“猎鹰9号”是否会重复航天飞机的老路也不得而知。

降低航天成本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于小载荷、中低轨道航天器而言。这也是各国目前研发的重点——国内也有长征6号发射、含能结构的研究等尝试,spaceX的可回收火箭算是另一种低成本之路的尝试。目前各国谁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技术路径才是正确的未来方向,大家都在试错之中,至于届时鹿死谁手,还是拭目以待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关注观网财经微信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每日三分钟,专享财经重磅新闻新鲜解读。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她!

责任编辑:一鸣
SpaceX 运载火箭 可回收火箭 火箭发动机 长征火箭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