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怡晟:东京奥运会的防疫“气泡”是如何破碎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7-26 08:02

胡怡晟

胡怡晟作者

驻日媒体工作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怡晟】

在东京奥运会开始之前,为了让日本国内民众安心,主办方提出了一个颇具想象力的比喻——“气泡防疫”,用来说明包括运动员在内所有入境日本的奥运相关人员,都将生活在一个由严格的防疫规定打造的“气泡”中,与普通日本公众完全隔绝。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还承诺,奥运相关人员给日本民众的带来疫情风险会控制在“零”。

东京奥运会开幕前两周时,东京突然进入了第四轮疫情紧急状态,单日确诊感染者人数一路攀升,直逼日本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严峻局势。东京民众再次被要求居家防疫,避免聚集。

东京市内电车上悬挂奥运期间防疫提醒海报(胡怡晟摄)

到这时,其实很多人已经无暇去细想,究竟是东京奥运会的防疫气泡里面更安全?还是防疫气泡之外的普通日本社会更安全?又或者主办方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打造防疫气泡,结果里里外外或许已经并无区别。

仅从感染数据来看,25日东京单日新增感染者1763人。而截至同一天,本月以来东京奥运相关的感染人数累计也已达到了132人。开幕式后全面开赛的第一天,就有一名荷兰运动员在参加完预赛后确诊感染。

迅速攀升的感染人数之外,与这些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如何划定密切接触者,能否继续比赛,充斥着无数细节的新问题不断地冒出来。主办方只能见招拆招地为防疫规则打着“补丁”,同时也深刻体会着力不从心。

开幕式当天日本街头(胡怡晟摄)

无限接近理想的防疫规定

东京奥运会主办方制定的防疫规定,事无巨细地规定了奥运相关人员入境时的隔离检测、入境后的活动范围限制、以及比赛前后具体到一言一行的防疫要求。

按照防疫规定,所有海外相关人员在入境时都要使用机场的专用通道,乘坐专用车辆前往入住地点。入住后也不允许随意外出,每天都要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上报,一旦确诊就要立即停止所有的活动。

比赛时间之外,运动员被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为避免接触,赛前赛后运动员之间的握手和拥抱被禁止,教练被要求避免反复呼叫姓名。

甚至颁奖仪式上,运动员也需要“自助”领奖,自行拿取托盘上的奖牌、花束和吉祥物。奖牌获得者在领奖台上集体合影留念的步骤也被取消。

另一方面,所有入境的海外记者也被要求严格遵守“气泡防疫”的规定。比如,在入境14天内禁止采访普通观众,不可随意进出下榻酒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东京奥组委在发放给海外记者的文件中还写道,“日本民众注视着你们的一切行为,被怀疑或被发现违反新冠防疫规定的情况下,可能会被目击者拍照,并上传至社交媒体。”这也被许多媒体解读为一种“威胁”。

而由于“气泡防疫”的核心,是隔绝海外入境人员与日本国内人员,因此日本当地的记者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可以在所有赛场内外自由活动。事无巨细又略显偏心的要求,最终遭到了十多家海外媒体的联名抗议。

无限刷新想象的防疫现实

伴随着日本国内疫情的升级,东京奥运会防疫政策本身在开赛前就已接连数次加码,但从最终结果来看,主办方花了大力气制作出了一个最接近理想的防疫计划,然后又在实际操作中证明了,越接近理想,越难以实现。

开幕式前五天,奥运村中出现了确诊病例。国际奥委会的防疫专家说,入境人员中出现感染者在他们的意料之内。迅速转移隔离后,奥运村的安全是可以确保的。密切接触者们也都会居住在单独的房间内、乘坐单独的交通工具。

但事实上,如果这些运动员要参加比赛,仅仅以这些手段来完成密切接触者的隔离,风险可想而知。

22日,南非男子足球队在已有两名队员确诊的情况下,其余队员依旧如期完成了与东道主日本队的首轮小组赛。因为根据最新的防疫规定,密切接触者只要在赛前六个小时,核酸检测呈阴性就可以参赛。

国际奥委会的防疫专家解释称,这个时间依据的是全球多地卫生机构的疫情传播统计数据,专家认为如果在6小时前这个时间点上没有检测出病毒,那么病毒在6小之内发展到具有传播性的概率就非常低。

宫城县,中国女子足球对战巴西队场外(胡怡晟摄)

“气泡防疫”这个比喻应该说是生动且直观的,但如果气泡本身指的是空间上奥运相关入境人员与其他人的彻底隔绝,那么,很大一部分人在飞机降落后不久,身边的气泡就已经被戳破了。

疫情暴发后,日本至今延续着极为严格的入境限制措施,截至六月上半年访日外国人总数仅为去年同期的3%。过去18个月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入境,日本负责接待的机场防疫压力空前。这也注定了气泡方案从第一步开始就已经摇摇欲坠。

大多数的海外代表团都没有乘坐专机,而是选择了与一般乘客同乘的普通航班前往日本。而在飞机落地后,尽管机场试图区分出奥运相关人员的专用通道,但多家媒体都拍摄到了运动员们在抵达时,与其他普通乘客在航站楼内并排行走,甚至打招呼的场面。包括取行李、上洗手间时也有一些人不可避免地与机场内的普通乘客发生了接触。

入住奥运村之前,众多奥运代表团下榻的酒店也都接待普通民众。这些酒店也表示,即便有心配合防疫措施,但客观上在一些人多拥挤的时间段,要完全隔绝奥运相关入境人员与下榻酒店的普通日本人的接触,几乎不可能实现,像是餐厅和电梯这些空间有限的公用设施就很难实现完全分割。日本媒体近期还多次发现,部分海外相关人员甚至会直接进出酒店周边便利店和餐厅。

开幕式后东京奥运会全面开赛的首日,当生活在日本的我经过比赛现场时,我惊讶地发现在“气泡防疫”的前提下,赛场外竟然也能够看到外国运动员的身影。或许是由于比赛场地内严格的禁烟规定,时不时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海外相关人员在比赛场地外的马路上抽烟闲聊。

而让“气泡防疫”几乎完全变成纸上谈兵的致命一击在于,日本国内的相关人员可以自由地进出“气泡”。比如酒店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完海外运动员后,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常下班,第二天再从家里回到工作岗位。日本国内记者在进出东京奥运会赛场采访后,基本也都会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出行。很难想象所谓的“防疫气泡”,如何在这样密集的进出之下完好无损。

一切关于东京奥运会开始后的防疫设想都很完美,但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没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东京奥运 防疫 新冠疫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美国首次暂停,以色列深感担忧”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