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在坦桑尼亚教农民种地:将中国小农经验与当地发展水平结合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8-09-12 14:08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西方国家,都是以大规模商业化和机械化操作为主,没有针对非洲小农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是有的。”

日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在未来的中非合作中,农业和粮食安全被置于关键位置。

中非农业合作已经持续多年,这对坦桑尼亚的民众来说,感受颇深:考虑到当地的发展水平,中国专家将本国的小农技术、经验与当地发展阶段相结合,并帮当地培养本土农业人才,帮助政府提高能力建设,解决了“中国专家离开后,援助难持续”的问题,实现“授人以渔”。

中国西北经验复制东非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土地、水资源相对丰富,人地比例较高。然而,由于劳动力相对土地稀缺,很多地方的小农,习惯随意撒播,不进行行距、株距的测量,形成了相对粗放化和低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产量普遍偏低。虽说普通小农户的户均拥有土地都在10英亩以上,但每英亩土地的收获,只有250─500公斤。不少人形成了“与其种植,不如不种”的观念。

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看来,当地通过扩大面积而非提高生产力来实现发展,最好的发展道路是实行机械化种植。然而,由于政府贫穷、工业水平低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此外,当地农民也无力负担一吨价格高达四、五百美元的化肥。

《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李小云从2008年开始在坦桑尼亚实地调研。对于当地的情况,李小云意识到无法简单地把中国技术移植到非洲。他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把符合非洲发展水平的做法,也就是我国贫困地区——西北旱作技术推广到非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们想的就是把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作为一个主要目标,通过采用改良品种,提高种植密度,再配套相应的农作措施,通过这样一些技术的改进就可以提高产量,”李小云说。

对于这一做法,《环球时报》12日援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唐丽霞的评价说:“中国不仅是国际发展合作中新的财务和资金提供者,更是一种发展经验和发展方案的提供者。在西方国家,都是以大规模商业化和机械化操作为主,没有针对非洲小农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是有的。中国农业发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小农经营为主。”

报道截图

《中国科学报》报道称,2011年,包括中国农大在内多家中国机构、组织选择了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建立首个村级扶贫项目。该省是坦桑尼亚粮食尤其是玉米主产区。

《环球时报》称,中方团队提供的培训涵盖整个生产环节,包括田间管理、整地、播种、间苗等。

扶贫也要“开荒”

然而,项目最初并不顺利。

“最初,当地农户很不信任(我们),他们习惯了把种子撒在地上,有得收就收。最初推广项目时说希望有多少多少示范户参与,但没人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唐丽霞说。

财新网报道,当地村民对用自家农田进行试验存有顾虑:

一是玉米在当地的自给性较高,商品化程度低,种出多少自己就吃多少,农民并没有太强烈的增产愿望;二是因为,若按照中国做法,他们需要还另外购买良种,进行规整密集种植,这无疑会增加成本。还有人担心,因为时旱时涝的不稳定气候,即便费时费力投入,最后的结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另外,由于受限于市场,玉米增产也不意味着农民必定增收。

《环球时报》报道,团队只好跟村里的人商量让村子集体拿出一块地,邀请10多户村民代表代为管理,按照中方提供的种植方式,收成归这些农户。因为不是在自己的耕地上耕种,即便失败他们也没有损失。结果,第一年获得成果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新方法。

《中国科学报》称,已经是团队负责人、项目执行者的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李小云介绍,玉米密植技术要求掌握株距、行距以及点播、精播。为了实现增产,他们引入古老的“中国智慧”,用木棍、小绳控制株距、行距,和非洲技术员一起摸索,只要播种两粒种子就会有最大的收获。“在非洲讲中国故事,要到田间地头讲,不能讲现在的中国故事,而是要讲适合非洲发展阶段的历史故事。”

为了让农民在不用借钱的情况下筹集资本,专家们并不鼓励每户一口气种100亩,而是每户先种10亩试验田。从2011年至今,已有近500户农户采用玉米密植技术,推广面积近3000亩,产量由每亩5-10袋(当地计量单位)增加到15-25袋。

财新网此前称,到2018年初,佩雅佩雅村有200多户农户加入项目,1000多亩的农田成了试验田,玉米产量由之前每亩66公斤增长到近200公斤,中国团队带来的农业技术也由一个村扩散到了周边的四个村。

产量上升直接反映于农村经济的活跃度。《中国科学报》报道,盖新房、买自行车的人多了起来。村里的小卖部生意越来越好,过去两个月去城里进一次货,如今一个月要去两次。农民也开始有了储蓄意识,不再像从前有多少钱花多少钱。

“勤劳致富在中国人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在当地人过去看来,不干更划算。中国技术让他们意识到投入与不投入的差异,激发了他们靠自己努力发展生产的原动力,观念的转变最难能可贵。”唐丽霞说。

中国专家离开怎么办?

看到成果的坦桑尼亚政府表达了推动坦中农业进一步合作的希望。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选择位于佩雅佩雅村附近的瓦辛巴村为示范村开展第二个扶贫项目,推广中国农业技术。

这一次,中国专家注意到中国专家离开后,援助项目如何持续的问题。

《财经时报》报道,早期援助非洲农业技术项目的经验表明,专家过多参与项目,项目的可持续性往往欠佳,容易陷入“建设—移交—中断—再投入—再移交—再中断”的恶性循环。

对此,李小云说:“经过思索,我们认为,要开始尝试推动当地人的能力建设,使其成为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力量。”

为此,在瓦辛巴村的农业技术示范,一开始就由当地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主导,中国技术专家参与交流和讨论,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项目的管理主要依托该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村长。

坦桑尼亚玉米种植地貌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武晋说,中国团队的直接现场参与越少越好,当地对中国人的依赖越少越好。”

武晋还说,项目组之后还希望能够在粮食增收的基础上,唤醒坦桑尼亚政府的意识,让当地政府积极帮助农户解决包括销售市场、渠道在内的其他问题。

相较在佩雅佩雅村分享“劳动密集型的中国经验”,在瓦辛巴村的工作重点是分享“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中国经验”。

此举也令原先当地政府和农户之间薄弱的链接机制也取得了改观。《财经时报》称,在试点村,当地政府支持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当地政府、当地大学和当地农村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截至2018年初,在瓦辛巴村实施的第二个项目,累计示范户也达到200多户,占该村总户数的1/2,示范户玉米产量均增产了2-3倍以上。

两个项目,共使500多户农民在当地低资本投入的背景下,仅靠多投工、运用良种等简单适用技术,亩产增产2-3倍。在唐丽霞教授看来,中国农业大学这两个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在不大幅增加额外开支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土地的单位粮食产量。

当地政府专心卖矿 中国专家致力扶贫

在用6年时间在坦桑尼亚两个村落进行试验后,今年3月,一个由中国高校、坦桑尼亚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盖茨基金会支持的“升级版”玉米生产劳动力密集化系统项目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正式启动。

《财经时报》报道,“升级版”项目将把试点范围扩至另外10个县10个村的1000户农户,涉及玉米种植面积近1万亩,计划在未来三年将这万亩玉米地的亩产提高2-3倍。

作为中方参与方,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将这个项目称为“千户万亩玉米增产示范工程”,简称“11工程”(双一工程),期待借其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分享中方经验,推动当地自发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扶贫在线报道,自2018年开始,项目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10个县共同实现1000户10000亩的玉米增产。该项目致力于如何更好地与非洲分享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两个经验,即“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中国经验”和“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的中国经验”。通过分享经验,该项目还将探索更广范围内,基于民间交往、注重科技开发,关注粮食安全,侧重减贫的民心项目,从而有效推动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方案和模式的探索。

上个月,坦桑尼亚发布2年前的矿产出口数据:

坦桑主流媒体《公民报》报道,坦桑国家统计局发布《坦桑2017年环境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坦桑矿业出口总额达20.5亿美元,其中黄金出口额占比89%。自2013年至2016年,坦桑黄金每年产量平均达43.5吨,在非洲排名第四,仅次于南非、加纳和马里,主要目的地是南非、印度、瑞士和澳大利亚。钻石出口额为9040万美元,主要目的地是卢森堡。宝石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其他矿产出口额为13470万美元。

观察者网注意到,矿产是坦桑尼亚最大的出口产品。南非主流英文报纸《公民报》(The Citizen)曾于2014年报道称,对于坦桑尼亚来说,农业一直为其经济支柱。然而,由于过去几年当地政府依赖矿产出口获得收益,十分重视矿产品开采,外国矿业资本大举涌入坦桑尼亚。农业发展被毫不留情地放到了后面。随着政府再度承认农业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专家研究非洲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报》报道,李小云告诉记者,团队并不单纯地推广玉米技术,还研究非洲发展模式。成员由社会学、人类学、林学、农学等师生组成。

伴随着项目组走出去、引进来,了解实情、热衷国际援助的不止他一个。每年都有来自中国农大国际发展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来到坦桑尼亚的村庄、大学、政府机构进行实习、调研。同样,每年还有三四十名来自非洲的博士生,来到中国农大的农业发展专业就读。中国农大由此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生到非洲正式实习、在国内较早招收非洲学生的高校。

除了坦桑尼亚,中国目前已与非洲多国进行农业援助合作,用中国技术、方法助力非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使用中国种子令当地水稻产量提高近3倍;在马达加斯加,依靠中国杂交水稻结束当地进口大米历史;在赞比亚,中国院士的技术让当地百姓全年吃上蘑菇;在贝宁,中国的技术让棉农看到致富希望;在津巴布韦,其支柱产业靠中国帮助起死回生,烟草业成为津巴布韦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

责任编辑:奕含
非洲 非洲经济 非洲大陆 坦桑尼亚 农业 农业生产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