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为东风17打造“小背心”

来源:微信公号“国防科大”

2019-10-16 07:24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国防科大”

今年国庆阅兵,导弹方队组成的战略打击模块无疑是全场的亮点。首度公开亮相的东风17常规导弹,凭借威武的雄姿和先进的性能惊艳全场。鲜为人知的是,它的身上重要隔热材料出自国防科大人之手!

东风17究竟有多牛?牛,非常牛,超级牛!不接受任何反驳!

东风17大部分飞行距离都是现有武器拦截不了的高度,这基本上可以认为除了最后俯冲阶段外,基本无法防御!

它还具备滑翔机动能力,因此敌人很难提前预测弹道,拦截的成功率极低!

弹头设计大大改进,还长出了四个翅膀和尾翼。弹头飞行轨迹灵活多变,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那么,国防科大在该型装备中担当了怎样的重任?

一起往下看!

东风17常规导弹,因其能高速在大气层边缘跳跃式滑翔,飞行轨迹不可测,完全无法拦截,专克导弹防御系统,被中国军迷爱称“水漂弹”。

在空天科学学院材料学科的展厅里,摆着穿在东风17上的“小背心”——应用于舱体的隔热材料,轻如泡沫,薄薄一层,毫不起眼,但哪怕在材料底层燃起1000℃的的火焰,人将毫无防护的手放在材料上层,也不会有任何不适。

气凝胶隔热材料的超级隔热性能

这是国际领先、全国数一数二的隔热材料工艺,东风17的高速会使其表面温度上千,而内部的铝合金材质只有170度的耐温能力,全舱段必须采取这种轻薄的隔热材料,才能够保护内部结构,同时尽可能减轻弹体重量和注入更多燃料,等于是给东风17穿了一件背心,却起到了大棉袄的隔热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还兼具透波性能,既不影响东风17的“眼睛”看见外面,又不会烧坏“眼睛”。

这种材料的研制之路最早要追溯到15年前,学院老师在一篇前沿文献上了解到气凝胶材料的隔热前景。气凝胶不是新玩意,但是由于其存在脆性的力学问题和不防红外辐射,其在隔热上的应用迟迟难以解决。别人干不了的事,我们能不能试一试?几个老师另辟蹊径,不把两个难题当做两项技术攻克,而看做一整体,以突破性的工艺一举将两个障碍荡平,在实验室里试验出来全新的纳米多孔气凝胶隔热材料。测试性能一出来,其技术指标好得让别家的内行看了都吃惊,比人工生造出来的数据都完美。

在对付高温方面,空天科学学院材料学科团队一向有“秘诀”,其研发的高温电磁吸收剂,一举消除了红旗22中远程地空导弹在高温情况下的自身电磁干扰,使得导弹在高速中精度瓶颈问题迎刃而解。不止如此,本次亮相的运9心理战机上装载的一块浅蓝色罩子,也同样出自该院之手。

运9心理战飞机天线罩

学院的科研工作者不仅会“织毛衣”,还会“造隐身衣”。如今在许多装备上广泛应用的伪装网,大多都出自他们之手,和防晒衣一样薄,一平米只有几百克的重量,却有十几层涂层,能防光学探测、防红外探测、防雷达探测……这“绝世秘方”的技术对标国际领先水准。直到如今,他们研发的伪装网的性能依然是全国最佳。

伪装网

大胆创新,勇于超越,空天科学学院材料学科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为锻造大国重器一往无前,在一次次甩掉“卡脖子”的手中不断开创新天地。

文字:颜瑾

责任编辑:吕栋
东风导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