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半导体专家施敏获奖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9-13 14:43
9月12日,由民间人士发起并出资设立,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2021年度获奖名单,袁国勇、裴伟士因其对冠状病毒研究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物理学家张杰获得“物质科学奖”;施敏教授因其“在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施敏教授出生于南京市,在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他于1967年在美国与姜大元博士共同发现浮栅存储(FGM)效应,是广泛应用的快闪存储器之核心发明。这里所奖励的科学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学 (今阳明交通大学) 期间完成的。
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的“圣经”,不仅是学术领域,施敏于半导体产业在大中华区的发展史上也有不可磨灭的地位,70年代曾担任台湾“发展积体电路(即集成电路——观察者网注)计划工作小组”成员,上世纪90年代后,通过讲学等方式,对大陆院校集成电路研究与人才培育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题
TMT观察
龙芯被官司缠上,有多大风险?
2022年06月28日面对韩方专利指控,中国半导体设备路在何方?
2022年06月11日小编最近文章
08月11日 06:29
小米发布屏下摄像头手机MIX 4 ,雷军:下个目标三年做到全球第一08月09日 13:36
金赛背后:数十万“身高焦虑”家长,疯狂增长的激素市场风闻24小时最热
网友推荐最新闻
惨!美国得州发现46人闷死在一辆卡车里
“最新文件怎么描述中国,北约成员国争论不休”
“死了46人,怪拜登”“都死人了,还怪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