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我国无人驾驶重载列车首试成功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9-27 20:41

9月26日,随着一声长笛响起,一列万吨级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行驶了两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黄(骅)大(家洼)线东营西站,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

这是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完成开行试验。此次开行的试验列车共108节,全长约1.3公里,总重达10800吨。

图为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准备从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

当前,列车无人驾驶技术主要集中应用于城轨领域,尚未在干线重载铁路实现规模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重载铁路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重载列车控制策略的智能调整,特别是在起伏坡道、长大下坡道、站内停车时机车自主控制,以及异常情况下的列车操纵,列车运行环境识别和研判等等。”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重载列车安全牵引技术实验室主任周占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此次试验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关键技术到管控模式都实现了自主可控。研发团队创建了“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的新业态,打造了国内首家在车站集中控制、列车智能驾驶全系统革新的智慧重载运输新范式,其中综合保障及仿真模拟、远程操控及自动驾驶、空天车地一体化安全监测3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实现了“列车驾驶无人化、车站管控无人化”。

“本次无人驾驶重载列车试验实现了自动驾驶、智能运维、调度集控的‘车、地、网’系统升级,通过远程操控台实时智能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实现列车‘动、静、变’全要素管控。”周占松说,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在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效、安全地运行;在重载铁路自动驾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无人驾驶,对推动我国重载铁路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测算,该无人驾驶技术批量推广应用后,将有力提升朔黄铁路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列车平均运行速度提升1.7km/h,平均牵引能耗降低2.9%,全年节省减少乘务人员30人,节省人力成本1200万。”周占松说,我们创建了国内首例基于多维融合重载列车操纵策略的新一代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实现了列车信号的自动切换、进路信息智能获取,以及核心设备与调度信息的自主识别;同时,依托北斗时空定位深度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重载列车在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定位、自动校正、自动过分相。

此外,本次试验运用的车地多维信息交互数字化仿真平台为国内首套重载铁路无人驾驶运行仿真平台,实现了关键系统、关键技术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将推动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技术更快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阅读 213776
责任编辑:范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12条

长风破浪

2024-09-27 22:19

来自北京市

给各位反对无人驾驶的人科普下什么是重载铁路列车吧。货运重载铁路和客运不一样,调图是按照生产计划来的,不固定,至少不像客运列车一样。中国的货运重载列车是从内蒙古和山西开往河北天津的,落差大概有两三千米,你要是真在太行山区开过车就知道转弯和坡道大概是个什么状态。货运列车不是小轿车,目前朔黄用的是2万吨重载列车,全长大约4-5公里,刹车距离就在1公里左右,可能车头已经到了平原,车尾还在山上。
通常一列车2-3个乘务员(就是司机),一般工作8小时到站换班。这8小时是怎么过呢?不要以为是开飞机到了天上调成自动驾驶就能睡大觉喝咖啡了,列车是运行在轨道上的,有大量转弯、坡道,遇到雨雪雾复杂天气还要考虑很多,所以司机必须绷紧神经时刻调整,另外现在列车上都有防失能装置,就是隔一段时间(一般是30分钟,货运列车更短)要踩一下以防万一,所以司机一上车就需要全神贯注,顶多是和副驾驶换班上厕所(有的副驾驶其实没有驾驶证,只是学徒跟车)。
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全神贯注8小时并临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复杂路况是什么概念,我们平常人坐8小时高铁估计都嫌累。这种工作情况下,货运列车的司机承担了比客运和其他岗位更大的压力。另外,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司机其实付出了很多,通常要干四十多天才能休息几天,或者七十二天休息十几天,两地分居和抑郁的情况很普遍。
但是你能说不干吗?难道社会就不用煤用电吗?要是真“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不体谅下火车司机?难道火车司机就该忍受和两地分居?工人就不是人?
不用担心火车司机失业问题。一方面,现在司机压力已经很大了,即使不搞无人驾驶,也会有很多年轻司机离职。另一方面,朔黄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还研发了一个技术叫远程驾驶。
另外不会真以为火车司机是什么没有门槛说都能干的职业吗?和外卖骑手一样会用手机能骑电动车就行?从马克思那个年代开始,到俄国革命和中国早年的工人运动,火车司机都是技术工种,过去是未来是以后也是。

125
4

guan_16105078581841

2024-09-27 21:45

来自上海市

这段铁路的信号系统当中一个部件就是我对象的研究生毕设作品💪💪

260
1

飘风震海

2024-09-27 22:00

来自广东省

guan_16295346631657

2024-09-27 21:35

来自陕西省

如果这样的创新越多,老百姓的日子越难过,是要为创新而创新,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

14
222

按照你们的观点,你们就应该直接把手机扔了,打座机多好,最好还是手摇的那种,那种还需要接线员呢,能增加不少工作岗位,照相也能用胶卷机,生产胶卷创造就业,生产相机也创造就业,没有电子地图,你还可以举个牌到路口“人工指路”呢,这不都是增加就业嘛

那你们为什么不抵制手机呢?

说白了,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取代人力的过程,科技发展一定会造成以前的行业岗位减少,只不过说,这个过程是分前后期的,在前期,就会导致旧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但是当科技发展到一个阙值之后,就是当无人化生产能够替代绝大部分人工之后,那时候就是对人力彻底的解放。只不过我们现在处于前期,有点痛苦而已,但这是历史的车轮,不服的可以挡一个试试。

人不应该从事单一的,重复性强的,缺乏创造力的工作,即便很多人的先天条件只能从事类似的工作。
人应该追求更高的层次的精神追求,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进步,即便很多人的梦想就是混吃等死。

对于个人来说当然可以追求小民尊严,国家也没拦着你,对于国家来说,就是要追求创新发展,你也拦不住。

182
4

guan_16105078581841

2024-09-27 22:50

来自上海市

guan_16105078581841

2024-09-27 21:45

来自上海市

这段铁路的信号系统当中一个部件就是我对象的研究生毕设作品💪💪

260
1

感谢各位观友点赞,对象受宠若惊🤭

虽然对象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科研究生,做的项目当时看来也只是一个“平凡”的项目,但正是这样成十万上百万的理工科学生脚踏实地做出来的百万千万个小项目扎扎实实地把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寸一寸夯实推进。

115

科技观察者

2024-09-27 21:11

来自广东省

路走对了 无人驾驶就应该先在这种场景单一 需要重复性操作的地方实行。而且现在的智能化不单单是控制轮子和转向(比如那些智驾软件和系统:momenta,华为的等),而是整车智能,是要有整车控制,比如油耗管理,什么路段什么速度,什么天气什么温度,以及对扭矩的控制,不再是单单的智驾软件,,参考比亚迪提出的整车智能架构。

64
2

科技观察者

2024-09-27 23:16

来自广东省

guan_16295346631657

2024-09-27 21:35

来自陕西省

如果这样的创新越多,老百姓的日子越难过,是要为创新而创新,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

14
222

以人民中心?本科生研究生是不是人民?他们毕业了不去搞技术推动科技进步难道去烧锅炉?当纤夫?当服务员?不矛盾,本科生研究生是人民,普通劳动大众也是人民,都需要有工作有饭吃,我们是要扩大蛋糕,都需要干活去劳动去工作,现在我们既要劳动密集业,又要高精尖产业,不矛盾。

40
1

打开APP查看112条评论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