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整机试验圆满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和试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观察者网

2024-12-18 18:24

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消息,2024年12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220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在河北涞源试验中心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能力正式形成,为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该发动机采用闭式补燃循环系统,具有大推力、高室压、高比冲的技术特点。研制队伍开展了发动机起动关机控制、高压大流量氢氧预燃室、高效率大流量氢氧推力室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制队伍秉承“数字世界反复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工作理念,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计算、仿真分析工作,实现了首次整机试验圆满成功。试验考核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起动、关机及组件工作的协调性和匹配性,验证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次试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氢氧发动机整机试验,承担本次试验的试验台,首次开展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该试验台以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为设计理念,赋能试验系统设备走向协同化,实现了试验产品交接高效化、安装测试模块化、工艺监测一体化、过程管理规范化、人机交互虚拟化等“五化”目标,打造了匹配试验任务需求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柔性化生产试验成为主导模式,为试验能力、试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试验技术基础。

本次试验所用液氢,由六院研制的我国首套吨级氢液化设备生产制备。

阅读 77042
责任编辑:林铃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33条

一地鸡毛啊

2024-12-18 19:38

来自天津市

Butlerov

2024-12-18 19:04

来自上海市

动量守恒定律是星际航行的最大限制。5000比150就这还没出大气层呢,马斯克的SpaceX星舰的总质量约为5000吨。这个质量包括了星舰本身、燃料和其他必要的设备。其中,星舰的有效载荷为150吨。类似流浪地球、三体的星际航行根本没有具体理论支持,电影电视剧把普通人的思维模式都带歪带错了。

6
53

你这个观点是错的,只要加速时间够长,砖头也能飞出太阳系,所以核心是提高推进系统持续加速的工作时间,也就是提高比冲。现在这种化学燃料的固体或液体火箭,它们的比冲基本上是在200-500的范围,也就是一公斤燃料产生一个G的加速度能维持工作200-500秒,这个确实不足以进行高效的行星际飞行。

然而新技术比如离子发动机,比冲可以达到3000以上,接近10倍提升,现在就已经有原型系统在研究,配合核动力能源这个就完全可以实现太阳系内自由飞行,一旦实用化去火星那就一周左右,一G加速度三天加速,三天减速就到了。未来基于可控核聚变的磁等离子发动机,也就是流浪地球那个行星发动机的技术,理论上比冲可以达到几万,飞出太阳系没有任何问题。

70
1

泡饭油条

2024-12-18 19:41

来自上海市

九岷之巅

2024-12-18 19:15

来自四川省

好事情,想想俄罗斯那个400吨‌的RD-180发动机真特么的牛,我们应该也快了!

8
3

你说的那个是煤油发动机,国产对标的是YF480的500吨级煤油发动机。这是氢氧发动机,是对标美国航天飞机(以及SLS火箭)上面使用的SSME(RS25)200吨级补燃氢氧发动机的。

53
2

苍狼向月

2024-12-28 14:52

来自湖北省

28天前,也就是十一月三十日晚,中国用于登月的发动机经过几年的地面点火实验后,终于用于长征12号运载火箭上,第一次发射就获得成功
不过燃料是液氧煤油的哈……

summer_jiangnan

2024-12-20 22:33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我先来:感谢马应龙开源!

康泰

2024-12-20 09:55

来自辽宁省

是在为重复使用的火箭做准备

土鳖脑残粉

2024-12-19 08:32

来自广东省

Butlerov

2024-12-18 19:04

来自上海市

动量守恒定律是星际航行的最大限制。5000比150就这还没出大气层呢,马斯克的SpaceX星舰的总质量约为5000吨。这个质量包括了星舰本身、燃料和其他必要的设备。其中,星舰的有效载荷为150吨。类似流浪地球、三体的星际航行根本没有具体理论支持,电影电视剧把普通人的思维模式都带歪带错了。

6
53

学了几个专业名词看把你给得瑟的

打开APP查看33条评论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