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百年的认可:伦敦将竖华表纪念一战中国劳工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13 09:58

【导读】 “纪念华表将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永久性设施,会有助于讲述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译/观察者网 谷智轩】

据香港《南华早报》11月12日报道,一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高9.6米的雄伟华表纪念碑,正在河北省石家庄进行最后的制作。明年5月,它将被竖立在英国伦敦,以纪念一个世纪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前线服役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华表设计图。图自《南华早报》

报道称,这座华表将永远提醒人们铭记那些被送往欧洲战场、拯救疲惫不堪的盟军的中国劳工。据中新网此前报道,华表正面将面向中国山东方向,底座大理石上铭刻4幅展现中国劳工当年“被招募”、“赴欧”、“工作”和“归国”的画面。

据悉,一战爆发时,中国正值民国初期,当时的北洋政府为寻求尊重、在国际事务中占一席之地,遂将这些人员部署到欧洲。约有14万华人劳工加入英法联盟,另有20万加入了俄罗斯人的队伍。所有这些劳工都是非战斗人员,他们挖战壕,埋葬死者,运送伤员,制造和运输弹药,修理坦克、飞机和被轰炸的机场——这些工作让欧洲人腾出人力去对抗以德国为首的侵略者。

华人劳工在前线附近从火车上卸载物资。图自《南华早报》

一名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马莉(音译)对法新社表示,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并不识字,很贫穷、没有土地的农民,为挣工钱来到了欧洲。尽管合同中规定这些劳工不应从事与军事行动相关的工作,但在法国北方,他们被安置在距离“移动的前线”最近的地方,就这样被置于猛烈的轰炸之下。马莉表示,他们在毫无专业技术的情况下被派去扫雷,明显违反了他们出国前签订的合同。“尤其在英军一方”,中国劳工的条件最严苛。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1917年,中国劳工和英军士兵在法国一处木料场工作。

到底多少中国劳工死于一战?法国劳动部历史委员会负责人居约(Dominiqu Guyot)在2014年出书表示,“谁都无法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他写道,“这一阶段移民的情况仍需做出大量研究。他们往往被置于一种非人道、令人不能忍受的恶劣条件下。”

对于客死他乡的中国劳工,《南华早报》套用英国诗人鲁珀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的诗句表示,“异国他乡的某些角落,将永属中国。”

报道称,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对一战的人力贡献得到了一些关注,但长期以来,这一点都遭到了忽视。现在人们对这些劳工的认识逐年提升:多部关于这一主题的书籍已经出版,还出现了一些纪录片和博物馆展览;相关论坛和讨论会也得以举办,最近在英国还上演了一出舞台剧。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仪式上,一名少女用中文朗读了时年23岁中国劳工在停战当天写下的句子。

观察者网视频截图

如今,中国战时劳工与他们在欧洲的西方兄弟一道成了被纪念的主角,这纠正了过去100年地缘政治叙事中的一个历史疏忽。此外,一些活动人士和捐赠者认为,在伦敦设立永久纪念碑将有助于消除长期存在的偏见。

据悉,为华工立碑的计划名为“确保我们铭记(Ensuring We Remember)”,由英国华人社会论坛发起。2017年年初,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发信表示,该计划将有助于世人更好了解一战华人劳工史实,增进英国华社与主流社会的融合,促进中英友好。

刘晓明大使信件截图。图自“确保我们铭记”网站

该计划主席刘中庆(Steve Lau)表示,“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人在帮助英国及其盟友赢得一战方面做出的贡献,这令我感到吃惊。我认为,如果人们知道他们在这场胜利中的作用多么重要,那么英国对中国人的一些成见将不复存在。”

“纪念华表将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永久性设施,会有助于讲述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补充道。

这座华表将于2019年5月4日,即五四运动100周年当天,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Royal Albert Docks)揭幕。众多中国劳工在远渡重洋后,正是在这座码头登陆上岸。

《南华早报》认为,补给线是军队的命脉,决定着战争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中国劳工,战争可能会持续更久,也许盟军就会失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谷智轩
华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