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美国极限施压,很可能加速其霸权衰落

来源:新华社

2019-05-19 16:39

新华社19日发表题为《国际观察:美国极限施压挑战国际规则将自食恶果》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极限施压的做法貌似气势汹汹,但吓唬不住那些坚决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国家。美方一味蛮横行事,最终结果只能是失道寡助,自毁形象,自食恶果。

以下是文章原文:

美国政府近来在国际上频频采取极限施压做法,对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古巴等国肆意挥舞制裁大棒,对中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以加征关税相威逼,妄图用这种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屈服于美方蛮横无理的要求。

多国专家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极限施压的做法公然挑战国际规则,严重破坏世界贸易体系和国际秩序,甚至威胁一些地区的和平稳定。美方所作所为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抵制,其用霸凌手段满足私利的企图不会得逞。

动机:地缘野心与政治需要

专家们认为,美国的极限施压做法对外是为了实现美方的地缘政治野心,对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国内政治需要。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军事大学教授路易斯·金塔纳:美国对委极限施压的目的不仅是推翻马杜罗政府,更希望借此打击得到委政府支持的古巴、尼加拉瓜等拉美左翼国家,以实现美国对“拉美后院”的绝对主导权,让“门罗主义”在拉美复辟。

比利时-中国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极限施压的做法是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一部分,美国想通过向整个国际社会施压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目前,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做法就十分明显。当美国想要实施制裁时,还会要求其他国家效仿它。如果其他国家不服从,也会遭到美国的制裁。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马库斯·陶伯:中美贸易磋商需要双方相互妥协,而美方没有任何妥协让步的诚意,反而通过各种方式频频极限施压,部分原因在于眼下需要展现“与中国对抗”的强硬形象为其国内政治考量服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美国搞极限施压,首先反映了一种单赢的思维,就是其他国家不能获得好处,必须是美国获得好处。为了获得好处,美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其次,搞极限施压,表明美国过高估计自己,认为只要舞刀弄枪,别国就会害怕、求饶。而事实上,这暴露出美国对形势的误判。

危害:破坏秩序与制造混乱

专家们指出,美国的极限施压做法危害无穷,正在破坏世界贸易规则,动摇现有的国际秩序,给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带来负面影响。

古巴国际关系高级学院教师、前古巴驻罗马尼亚大使曼努埃尔·耶佩: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经常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美国正在打破二战后逐渐形成的全球政治平衡,在国际关系中制造混乱,给其他各国带来负面影响。

阮宗泽:美国极限施压的做法给国际体系、国际规则带来巨大冲击。例如,美国为了向伊朗施压,退出伊核协议,这是对美国自身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的破坏。美国还退出了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也是对国际规则、全球治理,特别是生态治理体系的破坏。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令国际贸易逐步萎缩,并将改变国际贸易体系。美国为满足本国利益,抛开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肆意施加制裁、加征关税,对国际贸易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罗梅君:现阶段,美国也在向欧洲、特别是德国施加压力。美国反复无常的做法让欧洲盟友对其失去信任。其发起的贸易战也让欧洲盟友认清,美国眼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结果:失道寡助与自毁形象

多国专家认为,美国极限施压的做法貌似气势汹汹,但吓唬不住那些坚决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国家。美方一味蛮横行事,最终结果只能是失道寡助,自毁形象,自食恶果。

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马兰迪:美国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单方面重启对伊朗的制裁,这是公然挑战国际秩序、危害地区和平稳定的一个典型例子。伊核协议是一份多边协议,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美国单方面退出该协议,就是公然背弃自己的国际承诺,破坏自身的国家信用。因此,伊朗政府已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即美国不可信赖。伊朗绝对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美国制裁虽然给伊朗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只要伊朗人民团结一致,这些困难完全可以克服。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政治学教授朱建荣:美国的极限施压做法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可能令美国参与建立的国际经贸规则毁于一旦,从而引起公愤,加速其霸权的衰落。美国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中东、欧洲、拉美国家挥舞大棒,一味施压的外交政策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声誉,也让对美国心存幻想的人们认清现实。

曼努埃尔·耶佩:美国采取的极限施压行为,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今世界是多极世界,美国的极限施压做法很难压服对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站出来反对,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霸权政治。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维不同,如今世界上已出现一些提倡共同发展与双赢的新思想和新倡议,正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执笔记者:赵卓昀、陈静;参与记者:姜俏梅、徐烨、王瑛、张远、张骁、栾海、潘革平、朱婉君、穆东、马骁)

责任编辑:吕栋
美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电车给美国普通消费者带来希望,老牌车企难眠”

再干6年,普京能带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吗?

芬兰企业力推中企参与:别谈政治,中国技术遥遥领先

普京得票超87%,就中俄关系、台湾问题表态

“几乎没男人了,人们像狗一样当街被抓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