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首相约翰逊的复仇:一半内阁成员都被开除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7-25 09:44

【文/观察者网 徐蕾】

英国一拖再拖的“脱欧”,已经送走了2位首相,迎来了争议颇大的第3位首相。

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式就任首相的第一天,7月24日,在唐宁街10号外首次发表演讲,信誓旦旦地保证,英国会在10月31日的最后期限前脱欧,“没有如果,没有但是”。

紧接着,约翰逊就对前首相特蕾莎·梅留下的内阁进行了“大清洗”,约一半的前成员都被换掉。批评人士迅速将约翰逊的新政府称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右翼的政府。

视频 观察者网 刘易斯

约翰逊24日在唐宁街10号门口演讲  BBC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24日中午,特蕾莎·梅将会最后一次以首相身份出席议会问答环节,其后会在首相府外发表简短讲话,再正式向英女王请辞。约翰逊之后谒见英女王,正式入主唐宁街,并按传统在唐宁街10号门外以首相身份,首次发表全国演说。

随后,约翰逊将宣布内阁任命,并将首次与其他国家领导人通话。25日,预计约翰逊将就他的脱欧战略向议会发表声明,并回答议员们的问题。

约翰逊内阁人选备受关注。综合《卫报》、BBC、CNN报道,特蕾莎·梅原来的内阁成员已经有17人离开,超过半数,其中包括辞职,也包括被免职。约翰逊带来的新内阁成为多为脱欧派人士和右翼。

此前跟约翰逊一起竞争首相之位的对手亨特和他的支持者们成了这次“换血”的受害者,当然,一起被换掉的还有约翰逊政策的一些批评者。《卫报》将约翰逊的行动称为“复仇”。

《卫报》截图

亨特本人失去了外交大臣的位子,同时,他拒绝调任到另一个岗位,选择回到后座议员。《卫报》称,亨特拒绝的是比外交大臣级别更低一点的国防大臣。

国防大臣佩妮·莫道特(Penny Mordaunt)、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商务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都被免职。这3人都是亨特的支持者,克拉克还是“无协议脱欧”的坚定反对者。约翰逊的上台,正让人们对“无协议脱欧”的担忧越来越高。

此外,一同被免职的还有北爱尔兰大臣凯伦·布拉德利(Karen Bradley)、移民大臣卡洛琳·诺克斯(Caroline Nokes)、文化大臣杰里米·赖特(Jeremy Wright )、社区大臣詹姆斯·布罗肯希尔(James Brokenshire),以及交通大臣克里斯·格雷林(Chris Grayling)等。

在这之前,包括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大法官兼司法大臣戴维·高克(David Gauke)等在内的四名主要大臣相继辞职。

BBC表示,梅的内阁已经共有17人被免职或辞职。约翰逊给新内阁换上了自己人,《卫报》认为,这些人都是些脱欧派人士或右翼分子,这表明了约翰逊实现脱欧的决心,但也引发人们的担忧。

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将出任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帕特尔(Priti Patel)成为内政大臣;撒切尔的忠实追随者贾维德(Sajid Javid)成为财政大臣。

新任环境大臣是特里萨·维利耶斯(Theresa Villiers),新商务大臣是安德里亚·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

此外,有争议的脱欧运动负责人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将成为约翰逊团队的高级顾问。《卫报》称,这已经在一些同事中引发了恐慌。

支持英国脱欧的欧洲研究组织(European Research Group)主席雅各布·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将成为英国下议院新任领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将出任教育大臣。尽管不到三个月前,他因涉嫌泄露安全机密于5月被梅解职。

根据BBC统计,约翰逊的内阁成员共31人,比梅的29人增加2人。内阁成员平均年龄从51岁降至48岁。女性在约翰逊内阁占比26%,比梅时期的31%有所下降。此外,现在的内阁中有12人是2016年公投时期的脱欧支持者,梅的内阁中只有6人。

BBC截图

批评人士迅速将约翰逊的新政府称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右翼的政府。

苏格兰民族党议员皮特·维什特说:“鲍里斯·约翰逊的噩梦托利党政府将成为自撒切尔夫人以来最糟糕的政府——充斥着极端的脱欧主义者和狂热的右翼分子,他们想把我们拖回到过去的时代。”

前保守党议员尼克·博尔斯(Nick Boles)在推特上写道:“极右势力已经接管了保守党。撒切尔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以及支持无协议脱欧的人,自上而下地控制着英国。”

据中新网消息,部分保守党人已经计划对约翰逊发动逼宫,阻止他推动英国无协议脱欧。不过有保守党议员称不应急于下定论,认为待约翰逊发表演说及公布内阁名单后,才能确定他有没有能力化解党内分歧。

如果新政府无能力化解脱欧僵局,约翰逊势将在国会面对不信任动议。有留欧派保守党议员指出,如果国会通过不信任动议,将寻求和部分工党议员合作,推举影子脱欧大臣斯塔梅尔上台,筹组更有能力团结国家的政府。

BBC政治编辑Laura Kuenssberg分析称,这些人选都是约翰逊匆忙做出的决定。他知道自己在赶时间,必须在几个月内完成前任多年来未能完成的任务。

约翰逊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承诺,让英国及时脱离欧盟。唐宁街10号认为,这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在经历了多年的飘忽不定和失望之后,新政府决心并愿意做出决定。

分析认为,虽然这些政府高位多数由脱欧主义者占据,但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由最狂热的欧洲怀疑论者组成的内阁。

内阁新面孔 BBC截图

《太阳报》截图

“英国特朗普”上台,对中国影响几何?

被称为“英国特朗普”的约翰逊当选,并带来一个脱欧和右翼人士聚集的内阁,这对中英关系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罗思义在他的文章中分析称,就国际形势来看,英国脱欧根本不是纯粹的英国国内政问题,而是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英国最近频频介入中国香港事务,很明显,在攻击中国时,美国和英国是各有分工——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英国则是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英国对香港的挑衅性政策,是配合美国动作来进行的——这不是性质上的区别,而是技术性分工。

英国脱欧让美国等来了全面破坏英国与中国良好关系的好机会——鲍里斯·约翰逊在这一点上的关键作用,最终使他成为首相。

约翰逊的政策是“唯美国马首自瞻” 。在未来几个月里,英国将面临来自其内部的亲特朗普和亲美势力的巨大冲击,他们希望英国更加坚定地追随美国。

最后,来看一下约翰逊当选后,英国各大报纸的反应吧。

“这真的不再有趣了”

《镜报》的标题总结了许多人的心情:“这真的不再有趣了。”

《太阳报》的头版,约翰逊摆出了一个尴尬的姿势:他一边敬礼一边竖起大拇指。标题则用了约翰逊在周二的演讲中的一个梗:约翰逊表示,反对者认为他竞选口号“实现(Deliver)脱欧、团结(Unite)英国、打败(Defeat)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的缩写不合理,是哑弹(DUD)的意思。他表示,他们漏了一个E(energize 激励),“老兄(Dude),我们要激励这个国家,我们会在10月31日脱欧,我们将利用所有机会带来一股‘我能做到’的新精神。”

此外,照片上还引用了披头士乐队热门歌曲《Hey Jude》中的一句歌词。

《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我就是那个家伙”的文章。文章中,约翰逊谈到了他在竞选活动中的言论,他说:“伙计!我们要让这个国家充满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电讯报》是约翰逊的老东家,在他25岁时就把他派往欧盟,成了驻布鲁塞尔记者。当时,约翰逊一直不遗余力地批评欧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徐蕾
英国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