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冷战”威胁,疫情后中欧要如何合作?

来源:中国论坛

2020-06-30 14:38

在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之际,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不断升级的中美紧张局势,中欧如何携手面对后疫情时代的重大挑战与机遇至关重要。2020年6月25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同英国迪驰力基金会(Ditchley Foundation)联合举办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欧洲”线上闭门研讨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执委会主席、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和英国议会下院卫生与社会保健特别委员会主席、前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应邀出席并做主旨发言。

会议由中国论坛执委会副主席、观察者网董事长李世默和迪驰力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阿罗约主持,参加会议的中方专家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原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北京语言大学学院教授、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姜锋,携程旅行网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成员孙洁,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外文局原副局长王刚毅,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论坛秘书长、中国驻欧盟使团前公使张立荣。外方嘉宾有德国联邦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诺伯特•罗特根,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汇丰集团政府事务主管古沛勤、德国联邦议会社民党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尼尔斯•施密德、英国伦敦对冲基金公司CQS基金董事迈克尔•辛特、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扬卡・厄特尔等11人。

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21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的最主要危机之一,给各国社会、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造成严重冲击。抗疫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和欧洲多国领导人之间多次通话,双方给予相互支持,分享抗疫经验。疫情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各国必须携手抗疫。欧方专家表示,中国在抗疫中行动迅速,有效控制疫情,各行业复苏较快,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方面值得欧洲国家借鉴。中方专家强调,要努力避免抗疫政治化,摈弃地缘政治考量,使抗疫成为各国加强合作的机会。

欧方与会者对日趋紧张的中美关系表示担忧,并表示美国希望同欧洲形成统一战线,但欧洲不愿意出现被迫选边站队的情况。新冠疫情的暴发及蔓延已证明每个国家都联系紧密,同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美中欧三方应利用此次疫情加强沟通协调,重拾信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各国都需要尊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认识到国际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尤其要看到中国等国日益增长的国际作用。中方与会者强调,中国不把任何国家视为“敌手”,各国应更多聚焦相互关系中的积极面,放弃“冷战思维”和国内政治盘算。中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冷战”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中欧要加强合作,警惕和防止出现“新冷战”。

与会者表示,中欧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未来应在经济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期待年底前能够结束中国-欧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构改革、防止核武器扩散、维护网络及外空安全等方面均有广泛共识,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对于中欧之间的分歧,双方应持开放和建设性态度,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和价值观,通过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妥善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双方需不断增强互信,扩大共识,使中欧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欧方与会者表示,欧方应更多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中国民众的心态;要警惕“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在欧洲的抬头;中欧关系和中美关系有根本的区别,欧洲不应被视为“美国的代理”。

迪驰力基金会创立于1958年,建立初期的重点是英美和跨大西洋关系,后来又纳入欧洲发展方向和战略,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迪驰力基金会每年举办约12场高规格小范围研讨会,每场一般不超过40人,多为闭门讨论。

“中国论坛”在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支持下,作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常设项目于 2019 年创立。 该项目属非营利性质,主要目的是推荐和支持中国优秀学者、前官员、企业家和媒体专家出席国际论坛,发表演讲、参与互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2019年推荐专家出席国际研讨会22场。同时向外媒推荐中国专家学者文章,制作就国际问题访谈专家学者的短视频。(中国论坛 国佳供稿)

责任编辑:杨晗轶
中国论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