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25张图、10个小标题……美媒又报道武汉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1-26 16:52

【文/观察者网 童黎】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周年,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特殊日子。外媒当然没有放过这个节点,纷纷发布专题报道。

于是,欧洲出了个“不知道湖北在哪”的BBC,美国的《纽约时报》则冠冕堂皇地采用“欲抑先扬”、“明褒实贬”的写作手法,充分演绎春秋笔法。

3000字、25张图……美媒又报道武汉了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的恢复活力已被外媒多次报道。

观察者网注意到,当地时间1月22日,《纽约时报》4名文字记者又堆砌了近3000个英文词,取了10个小标题,穿插使用25张照片,炮制出报道文章《封城一周年,“后疫情”城市武汉》,并且相当及时地翻译出了中文版。

作为一篇回顾报道,文中不可避免地对比了一年前后的武汉。这时候,鲜有外媒可以否认这个城市的复苏。

“中国武汉,2020年1月

“中国武汉,2020年2月

“中国武汉,2020年3月

“这是现在的武汉”  报道截图

例如,《纽约时报》写道,在武汉,居民们享受着一年前不能有的平凡快乐,比如漫步于历史悠久的江汉购物街。“封城”期间停运的地铁上,上班族们又得抢座了。河边餐厅、KTV和音乐俱乐部里充斥着嘈杂的谈话声和乐曲,这在去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在疫情严重的世界其他地方,目前仍旧不可想象。

成员大多是退休人士的“青山游泳协会”,又回到了长江岸边。“封城”期间,他们的活动一度停止。一名退休公交车司机调侃自己,在家几个月胖了十多斤。

对于游泳协会里的300名成员都没有被感染,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很)健康”。而现在,“武汉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我们得不了这个病。”

55岁的黄青(Huang Qing,音译)也觉得,“武汉疫情处置做得不错,确实不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策的优越性。”

在整个武汉,人们重新学会了在人群中享受快乐。之前,呼吸都让人感觉危险;一年后,人们长出了一口气。

除此以外,外媒写到了“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疫情中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事实,描述了奢侈品店挤满购物者的场景。

还有一家自行车租赁服务公司员工表示,“武汉恢复得差不多了,很多人出来玩。”

他并不迫切需要疫苗:“现在环境蛮安全的,我打不打无所谓。要我打我就打。”

《纽约时报》变了?其实不然

美媒虽然谈到了武汉居民一年后生活的积极变化,承认“中国在遏制感染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让武汉恢复了生机,比任何外国政府都要快”。但《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却处处透露了“阴郁”的气息。

比如,文章在导语部分就来“泼冷水”,出现了“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等字眼。

全国一致认为武汉是座“英雄城市”,但《纽约时报》意有所指地将这描述成“许多武汉人接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事件版本”。

在美媒口中,居民对武汉最终抗疫成果的肯定,是因为“目睹了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的灾难”。

此外,一如既往,外媒污蔑武汉的抗疫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专制手段”,暗示病例数据不明。报道甚至渲染外界遗忘了逝者,但这明显与事实不符。

而从小标题就可以看出,文章使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熟练运用“虽然……但是……”的逻辑,最终落脚在消极一面。

报道截图

新冠疫情给全世界上了惨痛一课,但《纽约时报》预设立场的一番阴阳怪气,大可不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童黎
纽约时报 武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