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学者称:“美国在中东泥足深陷,中国会开心”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3-03 14:38

【编译/观察者网 郭涵】空袭叙利亚、制裁沙特……上任才40多天的拜登政府已在中东问题上动作频频。然而他同时也放话要拉拢盟友应对中国,两件事可谓都不省心。有美国智库人士感叹:要是美国在中东“越陷越深”,中国“可能会非常开心”。

《纽约时报》3月1日刊文,评估了拜登就职以来的外交政策走向。文章认为,他与前任奥巴马、特朗普的外交路线都不同,试图打造一个复杂联盟体系,但也面临政治资源有限、难以分心等困扰。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力量项目”主任伯妮·格莱瑟认为,美国过去两届政府在中东陷入“泥潭”,“整整10年来不断被分散注意力”,令中国“获得巨大利益”,建成了一个经济上、军事上都更强大的国家。

她揣测,“对中国来说,看到美国持续在中东越陷越深,可能会非常开心”。

如今,拜登政府试图“避免被中东地区冲突分心”,但在拉拢盟友时,面对比奥巴马时期更复杂的现实:“现在不是需要每个国家都选边站的冷战时期……我们不能指望建立一个能提供所有解决方案的联盟。”

而文章也提到,从目前的形势看,拜登并不打算对美国在中东的长期投入进行重大调整。也就是说,美国仍将持续介入中东。

拜登试图打造一个复杂的国际联盟,其外交政策与美国前两届政府都不同 《纽约时报》

拜登曾承诺终结中东“无尽的战争”,但他刻意避免特朗普那样的破坏性政策,而是要求国防部长奥斯丁开展“全球态势评估”,分析美国在各地的军事投入是否适当。

但批评者指出,拜登外交团队包括不少奥巴马时期的前任官僚。这些人与美国军工集团利益交织,对待中东撤军问题的立场是否客观,显然值得怀疑。

专家也并不指望拜登做出倒向“孤立主义”那样激进的意识形态改变。美国智库昆西治国理政研究所的创办者帕西(Trita Parsi)认为,拜登“希望在外交政策上投入尽可能少的政治资源”,以优先关注国内议题。从阿富汗撤军就是一个例子。

《纽约时报》称,拜登已经不太可能兑现在5月1日前从阿富汗撤军的承诺,这个决定被认为是对他是否坚持不干涉主张的“关键考验”,而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很丑陋”。

帕西形容:“他(拜登)似乎并不想要承担将要发生之事的后果,但不管美国是否(在阿富汗)留下,这些事一定会发生。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战火、可怕的暴力。”不过他也补充,承担这些后果意味着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

目前,拜登竞选时承诺的“尽快重返伊核协议”、“就记者遇害案追究沙特王储责任”,一样都没有实现。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遭美国空袭后,伊朗拒绝美国的谈判邀请,美伊关系看不到缓和迹象。

而沙特王储“避开”美国政府的制裁名单,“打脸”了拜登在选举期间要求追究幕后主使、令沙特成为“贱民”的表态,美国国内也出现批评声音。《纽约时报》贝鲁特站长本·胡巴德感慨,美国的战略利益“盖过了对‘人权’、‘自由言论’的重视”。

前中国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曾表示,拜登的中东政策继承了奥巴马时期的外交遗产,包括减少美国在中东的投入,集中战略资源遏制中国。

但是,美国支持以色列、遏制伊朗的基本中东政策没有变,近日空袭叙利亚就是这一总政策的反映。同时,拜登寻求重返伊核协议,遭到美国国内右翼的诟病,以及以色列和沙特的强烈反对,因此他也必须在中东问题上平衡盟友的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郭涵
拜登政府 中东 中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