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美国需求端放水换选票,中国供给端施肥保市场主体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3-15 23:06

【文/观察者网 周毅】美国1.9万亿刺激计划落地,拜登拿下了总统任上的首个重大胜利。但美国国内有声音认为,这一法案不过是拿着纳税人的钱,肥了民主党盟友的口袋。

3月1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文称,在需求端发力的政府救助计划是一个错误的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新冠病毒对经济的本质影响——破坏了市场的供给侧。救助金虽然发到了人们手里,但并没有帮助实体经济复苏,反而纷纷涌入了股市和房市。

而反观中国宏观政策,并不是在需求端“放水”,而是供给端“施肥”,保市场主体。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1.9万亿刺激计划关乎政治,而不是经济

14日,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罗尔斯商学院的经济学副教授亚历山大·威廉·索尔特(Alexander William Salter)在华尔街日报刊发题为《美国不需要经济刺激》的文章指出,尽管1.9亿刺激法案已经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要出手相助。相反,纳税人再次被骗去资助民主党的盟友。

“美国救援计划法案关乎政治,而不是经济”,索尔特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长期养老金资不抵债、以及财政上不负责任的地方政府进行救助,这对抗击病毒没有实质帮助。恰恰相反,该法案更像是左翼的愿望清单(wish list),以促进经济的名义被强行通过。

文章认为,经济的表现既取决于供给方,也取决于需求方。供给端与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也与我们用来将这些投入,转化为有价值产出的技术有关。而需求端,则与整个经济中的资金流动相关。

短期来看,需求端相当重要,消费的减少会给经济带来影响,不过经济也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长期来看,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加,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却很小。工人和机器可以制造东西,但是美元却不行。人们更高的开销,其实并不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工作人员对纸币进行检查 图源路透社

新冠疫情对供需双方都造成了负面冲击。在供应方面,防疫封锁减少了人们在生产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劳动力方面。在需求方面,资金纷纷流向金融市场,这代表在生产经营领域的投入就变少了,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减少了购买行为。

去年春天,供给和需求问题都困扰着美国经济,但只有供给侧问题持续到现在。去年特朗普政府的救助计划让消费者的口袋里装满了钱。事实上,现在美国家庭现金充裕,私人储蓄率和以往一样高。因此经济问题不在于人们缺乏购买力,而在于供应方面遭遇了问题,包括许多商业活动依然遭受限制,劳动力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当然这也受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

文章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联邦政府的资源(如资金等)用于增加疫苗的生产和分发,这是有道理的。但它们在《美国救援计划法案》里,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美国联邦政府投入160亿美元用于疫苗分发,另外500亿美元则用于病毒检测和接触者追踪。但考虑到其1.9万亿美元的总额,“这样的投入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像《美国救援计划法案》这样的支出计划,其实并不能解决供应方面的问题。

文章称,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已经不是需求问题,该法案还要集中在需求端发力,这无异是将资源从生产的、市场驱动的活动,重新分配到非生产的、政治驱动的活动。

“别信民主党那些大忽悠”,索尔特说,“刺激计划”从来就不是为了刺激经济,它的目的是奖励左派的政治客户,如教师工会和蓝州的公职人员。“国会里的民主党人,正在用我们没有的钱,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以此来换取公众的支持。”

美国总统拜登 图源美联社

文章据此认为,不管是作为应对新冠肺炎的方案,还是作为刺激经济的方案,《美国救援计划法案》都是糟糕的。当选民以后再次前往投票站时,他们应该追究民主党人的责任,因为这些人试图把政治赞助修饰成经济救济。

政府发钱后,房价股价出现上涨

3月15日,《华尔街日报》再一次谈到新冠纾困救助法案。这篇题为《新冠危机让美国人钱袋子鼓起,但财富分配并不均》的文章指出,很多钱并没有进入实体行业,而是变成了资产泡沫。

文章称,新冠危机与以往经济衰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至少从总体上来看,美国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很好地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这即是说,美国的家庭净资产(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并没有大幅度下降,不至于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来修养才能恢复。相反,在疫情之年,第4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增长6.9万亿美元,飙升至130.2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资产价值的变化:股票在上涨,房贷低利率和“入城潮”趋势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2020年第4季度,美国的家庭净资产创历史新高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文章认为,疫情期间,美国人的收入其实在“增长”。以2020年第4季度来说,美国人储蓄、支票账户和其他现金等价物中所持资金就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增至2.8万亿美元。

同样增长的,还有美国的企业借贷。去年年底,非金融、非公司型企业的贷款余额和未偿债务证券较上年同期增加1万亿美元,至11.1万亿美元。得益于低利率,这些企业的长期借款增加较多。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业——他们所借的大部分资金基本上都流向了银行——以货币、国内储蓄、支票账户和货币市场基金形式持有的资金增加了8490亿美元。

事实上,2020年美国企业的融资环境,相较于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时期要宽松得多。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些现象掩盖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股市和楼市的增长,让底层贫困群体的生活更加艰难。与此对应的是,大型公司能够安然度过疫情危机,而小企业却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问题。

防疫救市,中国是怎么做的?

如果说美国的方法是冲着市场“放水”,那么中国的方案就是对着市场“施肥”。

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反复提到一个词:市场主体。

中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主要是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以此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据统计,2020年全年,中国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已达到1.4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也新增了1000多万户,带动了2亿多人口就业。市场主体越有活力,经济发展就越有动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越有潜力。

相比于美国“直升机撒钱”式的大水漫灌,中国在纾困解难时,无疑是精准滴灌。

去年通过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

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住了就业,家庭就有了收入,经济循环自然流通起来了。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也提到,“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周毅
美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