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航天进步神速,能否成为美国的动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18 09:55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各家外媒不吝用“历史性”、“里程碑”等词评价中国的此次飞行任务。然而在称赞的同时,还有美媒不忘借此来敲打美国。

“中国航天进步之快,能否刺激美国的雄心?”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驻北京记者英若明(Ramy Inocencio)在报道中发出了上述质问,其形容说这是中国迄今为止耗时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并引用专家的话称“曾经的政治阻碍反过来激励了中国”。那么,如今“中国的骄傲,又能否成为美国的动力呢?”

CBS报道截图

文章提到,“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后者计划在短短18个月内完工,也就是到2022年底。英若明不禁发问到,“中国空间站会取代国际空间站吗?”

人类目前在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就是国际空间站。文章中指出,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发射,至今已运行23年。它花费了近1500亿美元,美国支付了当中的1000亿美元,俄罗斯、欧洲、日本、加拿大的航天机构承担了剩下的费用。

而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等。

“中国人确实想成为国际空间站的一员”,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总监昆汀·帕克(Quentin Parker)教授表示,中国因为政治阻碍而无法参与国际空间站,这反过来激励了他们,“坦率的说,我认为他们做得非常出色”。

文章指出,中国希望在国际空间站退役(2024年)和脱轨的前两年完成中国的空间站工作。届时倘若国际空间站得不到新的资金支持,中国可能会成为唯一运营空间站的国家。

帕克表示,他认为美国可能会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国际空间站运行更长的时间,因为它不希望看到中国独占鳌头。“从实际上、技术上来说,它能够再持续运行10年,这没有问题,但这实在是太贵了。”

帕克还表示,他真的非常兴奋,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建造一个新的空间站。“中国是认真的,他们想成为一个非常高级的科学强国,造福全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

英若明在文章中还感慨说,不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地球以外,中国的太空梦似乎没有边界。

他列数了中国近期的科技成就:在去年底美国的阿雷西博(Arecibo)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中国现在在贵州偏远山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今年春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登陆火星的国家;从现在至2022年底,中国将再发射8次任务来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其中有3次是载人飞行任务。

“中国的骄傲,能否成为美国的动力呢?” 英若明在文章发出了上述质问,他还引用帕克的话称,中国17日的成功发射和对接,“很可能正是推动美国太空计划高速发展所需的动力”。

帕克还回忆说,如果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一场较量,苏联和美国确实进行了一场真正的月球太空竞赛”。

英若明在文章的最后表示,太空竞赛从未真正停止过,它只是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更有野心。他声称,本周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联合公布了在月球上建立国际科研站的计划,这将直接与美国宇航局“Artemis”登月计划展开竞争。

尽管西方国家和各家外媒对中国航天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所言,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始终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有关国家广泛开展载人航天合作与交流。

赵立坚还强调,进入到空间站阶段,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外航天员能够一起遨游天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张晨静
载人飞船 美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