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外国品牌曾代表高级的西方,如今中国消费者对中国风更自信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26 23:03

(观察者网讯)名为“618”,实则长达半月之久的购物节终于结束了。

这场“消费狂欢”,也引来了外媒的关注。然后,他们发现,中国本土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大有一举超过外国品牌之势。这一趋势,在618购物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报道截图

英国《金融时报》是发现上述现象的外国媒体之一。

在6月26日的报道中,《金融时报》指出,在中国,诸如可口可乐、欧莱雅等一众拥有百年历史的外国大牌一直拥有强大优势,但社交媒体营销和供应链优化正推动了中国初创企业的增长,对外国品牌构成威胁。

“这一转变在618购物节上得到突显。”报道援引阿里巴巴发布数据,举例称,中国本土品牌婴儿护理用品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宝洁集团的帮宝适(Pampers)。

《金融时报》还称,中国本土品牌的“弯道超车”并不是个例。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中国饮料品牌“元气森林”的线上销售额超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同样在双十一,美妆品牌“完美日记”超过了美宝莲和雅诗兰黛;2019年,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超过了雀巢。

中国本土品牌的线上销售额正超过外国品牌,图自《金融时报》

“过去,外国品牌代表着优越的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国市场拥有优势。但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中国风’(China style)更有信心了。”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华创资本”投资经理余跃这么说道。

《金融时报》表示,在中国,外国产品以往一直被视为更安全、质量更高,但如今中国品牌的领先地位给越来越依赖中国寻求增长的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

分析公司Launchmetrics亚太区营销副总裁伊利亚·惠利(Elijah Whaley)称:“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品牌的十年。在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上,国产品牌将占据很大份额。

咨询公司凯度和贝恩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快消品品牌的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而外国品牌的销量同比萎缩6%。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本土品牌最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营销上的巨额投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根据Launchmetrics的数据,营销支出可能占中国消费类初创企业支出的60%以上,而外国品牌在中国的这一比例为15%至25%。

中国品牌在发展供应链方面也很灵活。文章称,由于靠近中国的制造业集群,中国品牌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关系,使它们能够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削减成本,用多样性和速度来满足年轻消费者追逐潮流的欲望。

此外,《金融时报》还认为,一些网络红人和社交平台的讯息也在影响着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齐倩
618 国货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临近卸任,美商务部长:对华芯片禁令是“白费工夫”

特朗普威胁巴拿马“收回”运河,还扯上中国

被当面打脸,日铁急了

受中国影响,澳企要在稀土加工业务上发力了

挪用学生餐补、欠薪欠保…审计署发布报告涉538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