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扩大科工投入,中国正以美国用过的方法迎头赶上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9-06 14:26

(观察者网讯)9月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产业规划的演变引发美国担忧”的文章,称中国通过产业调整向科研领域投入大量政府资金,这已经让中国在多个领域迎头赶上。由于过去美国就是采用了类似的发展策略取得技术的优势,因此这一变化也让一些美国政客和学者“深感担忧”。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文章援引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的话称,中国政府领导的“五年计划”向官员和企业传达了明确的建设规划和目标,同时帮助吸引数千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助力中国的产业发展。这一政策给西方的政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诺顿等西方经济学者眼里,过去中国的产业政策更侧重于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商业发展;但在大约十多年前,中国的政策方向似乎开始逐渐调整,更关注工业和技术发展,传达出在这些领域实现“自给自足”的信号。

诺顿称,中国至少从2012年起就将目光对准了汽车制造等全球化的产业,并对电气化等新兴领域增加政府资助和监管。这也使得中国很快就成为了西方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挑战者”,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西方曾经领先的科研领域,中国近些年都已经迎头赶上。

《华尔街日报》称,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一直对中国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持“袖手旁观”的态度,甚至乐于见到中国将资源投入到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去;但中国近些年的策略则与美国过去取得技术优势的做法相类似,将资源配置到基础科学研究、增加对卫生及国防科研等领域的投资,这让美国的政客们又慌了起来。

报道提到,美国总统拜登6月曾宣称,在美国不断忽视和减少科研投资的同时,中国却在向新技术和产业投入资金,“这让美国面临陷入落后的风险。”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取得成果,似乎也刺激了拜登政府提议调整产业政策、动用政府资金资助半导体等产业。

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 图自上观新闻 

《华尔街日报》还援引美国商界组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的调查报告,试图证明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损害”美企在华业务。这份报告称,约38%的美国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受到中国政策的负面影响”,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前两年”。

然而在很多中国经济学者眼里,美国政界这种“不安”,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受到了“威胁”。报道提到,北京大学教授、世界大学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回应称,中国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理念或方法,而是一直专注于竞争优势行业的发展,只不过在本世纪初之前,中国并未与美国构成竞争。

“这种观念的改变只是因为你们感觉到了‘威胁’。”林毅夫说,“过去你们(美国)是欢迎发展的,那是因为产业升级有助于中国实现有活力的增长,而中国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你们的产业。所以当年的你们会对此感到高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也表示,中国和美国一样都是在为提高技术发展而进行自我投资,但到了美国政客嘴里,中国采取的措施就被夸大成了“令人担忧的不公平因素”。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既不准确,也毫无道理。

为了针对中国的技术发展,美国国会参议院已于6月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计划拨款加强美国的技术和研究。提案者之一、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宣称,如果美国不资助研究,“美国作为主导性超级大国的日子可能就要结束了”。

不过有关美国具体要如何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仍存在较大分歧,因此这项法案尚未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日经新闻》亚洲版预计,众议院要到9月20日才会结束休会期重新开会,这意味着法案最早也要到今年秋季才可能获得通过。

虽然美国政府正忙着与中国“竞争”,但《华尔街日报》也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美国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向可能失败的创新项目投入政府资金,“而中国早已确信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

对于美国在法案中“中国发展威胁”,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早已发表声明,敦促美国国会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声明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势力都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思佳
中国科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