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致天然气价格疯涨,引发欧洲能源危机?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9-23 17:31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不断破纪录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把欧洲拖入一场“能源危机”。

欧洲国家进口的天然气有将近一半来自俄罗斯,如今天然气价格暴涨,俄罗斯不出意外地成了一些人的头号“甩锅”对象。但数据证明,这不是事实。

据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之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今年9月发布的市场展望,亚洲国家强劲的液化天然气需求、欧洲国家较低的库存水平和高昂的二氧化碳排放价格,正不断推动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而且这种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到冬季。

甚至欧洲海上风速的下降,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气价高企冲击着欧洲各国,而英国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因为该国将近一半的电力供应依赖气电,高昂的气价和同期疲软的风电也让本国电价跟着“起飞”,目前已经有工厂被迫关闭,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危及到了国民的饭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出台补贴政策,减少高昂的能源价格带来的损失。

有分析人士担心,这场危机很可能会影响到选民对绿色转型的支持度。但欧盟官员认为,这场由天然气这一化石能源引发的危机恰恰说明,欧盟应加快绿色转型,尽早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英国去年的电力构成:外围橙色是气电,深红煤电,绿色风电,蓝色核电 图表来源:grid.iamkate.com

英国化肥厂被迫关闭,引发食品行业连锁危机

据《卫报》9月21日报道,英国天然气价格从去年同期的40便士/兆自(英国热量单位)涨到了180便士/兆自,仅上个月就涨了70%。由于英国将近一半的电力都是依靠天然气,高昂的气价让电价也跟着起飞,该国的电价涨幅已达到47%,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活动已经受到了影响。

英国钢铁协会警告称,钢铁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在电力需求的高峰时段选择停产;两家化肥公司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他们将在冬季关闭工厂,另外一家化肥公司表示将减产40%。

化肥厂的减产引发了一波连锁反应。因为化肥厂是英国食品行业用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除了啤酒、碳酸饮料、干冰等饮料加工和冷链保鲜环节需要用到二氧化碳,英国的大部分屠宰场还会用二氧化碳执行“人道屠宰”,迷晕牲畜。如今化肥厂减产了,那么牲畜的屠宰进度将受到影响,进而冲击到全英的肉类供应。

上周,英国肉类加工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亟需英国相关政府部门召集大型二氧化碳制造商们进行协调,以最大程度减缓断货产生的影响。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表示,他们本来在圣诞节前就需要增加1000名工人,现在没有了二氧化碳,一切将会更加困难。

欧洲大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卫报》报道,西班牙自去年12月以来的电价已经上涨了两倍,该国左翼联合政府在上周宣布能源限价,并承诺要将居民的能源花销降到2018年的水平;法国政府承诺向580万低收入家庭支付100欧元的能源补贴,但据法国消费者组织的测算,用电供暖的家庭需要得到150欧元才能弥补他们在本轮能源涨价中的损失。

另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能源过渡部长表示,受天然气涨价影响,意大利下季度零售电价将上涨40%,同时他还暗示政府将会推出价值30亿欧元的短期措施以抵销电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德国的批发电价也上涨了50%,不过一些分析师表示,受长期固定价协议的影响,居民电费并不会受到冲击,但这一局面可能会在今年秋天发生变化。

《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国家的能源部长将在本周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天然气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各方普遍担心能源涨价会冲击欧洲的经济复苏,而且还可能动摇民众对绿色减碳政策的支持力度。

俄罗斯故意限气?

欧洲国家进口的天然气中有将近一半都来自俄罗斯,如今天然气价格暴涨,俄罗斯不出意外地成了一些人的头号“甩锅”对象。

据《金融时报》9月22日报道,首先提到并针对“俄罗斯因素”的是国际能源署,该组织表示,尽管俄罗斯履行了同欧洲客户的长期合同,但目前的供气量要小于疫情爆发之前,他们呼吁俄罗斯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

这个主要由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提供资金的机构表示:“国际能源署相信俄罗斯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增加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和储备,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取暖季做准备。这也是俄罗斯凸显其欧洲市场可靠供应商地位的一个机会。”

欧盟国家的进口天然气构成 深红色为俄罗斯

一些欧洲议员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们呼吁对俄管道天然气的垄断出口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展开调查,并质疑是该公司限制了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天然气规模,导致气价飙升,拉高了欧洲家庭的能源支出,进而威胁到整个欧洲的产业。

美国人也掺合进来。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俄罗斯应尽快通过乌克兰增加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因为一些欧盟国家可能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相比之下,英国媒体的评论还算客观。《卫报》表示,天然气涨价是经济、自然和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空新闻频道则援引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明确表示,今年以来,从俄罗斯进入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其实还增长了14%,俄罗斯八月份的供气量同七月份相当。伍德麦肯兹还侧面反驳了“俄罗斯拉高气价以推动北溪-2项目”的言论,表示他们认为即便北溪-2项目投入运营也不能大幅降低天然气价格,因为该项目得到冬天才能投入使用,届时受寒流影响,天然气价格很有可能继续保持高位。

据塔斯社22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当天表示,俄罗斯已经履行了对欧盟市场消费者的所有义务,并称俄对欧的天然气供应量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对于外界要求俄罗斯增加供应的呼声,佩斯科夫回应道,天然气首先要达成销售协议,然后才会生产、运输,所以如果欧盟想增加俄罗斯经乌克兰的供应量,那他们应该在2024年天然气合同到期后增加从俄罗斯的购买量。

亚洲抢气?储备不足?

既然俄罗斯在如约供气,那欧洲的天然气缺口从何而来?

首先,欧洲自己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由于今年4月反常的低温天气,使得欧洲的天然气库存低于疫情前5年的平均水平。自那以后,欧洲一直在努力把天然气库存恢复到应有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各国放松疫情管制,经济开始反弹,又让需求高于预期,导致天然气短缺。

其次,欧洲进口天然气的另一大渠道——船运,受到了亚洲的冲击。

国际能源署表示,亚洲对液化天然气的强劲需求,已导致全球供应紧张。《卫报》更是直接“点名”,称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一直是推动全球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今年中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增长同亚洲和欧洲的需求增长同时出现,加剧了天然气市场的紧张状况。

另外,欧洲高昂的“碳税”也让煤电等高污染发电项目失去了吸引力,加大了电力市场对天然气的依赖。《卫报》指出,今年年初,欧盟的碳排放价格是30欧元/吨,但到了这个月初已经达到破纪录的62欧元/吨。在这种状况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向煤电企业支付高额的补贴,好让他们重新运营,缓解电力紧张的局面。

本月,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之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最新的市场展望中指出,亚洲国家强劲的液化天然气需求、欧洲国家较低的库存水平和不断上涨的碳排放价格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这些因素预计将在今年冬季继续发挥作用。

不过,伍德麦肯兹表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被考虑到,即本土的天然气供应正在减少。分析称,欧洲停产维修的天然气项目变得比往常更多,一些原定项目也未能按计划启动和运行,使得本地产量大幅下降,这可能是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风电疲软加剧天然气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天然气供需两端的分析,还有不少报道提到了风力发电的疲软。

《卫报》称,英国的风机们在这几个月里正经历着1961年以来最小的风速。天空新闻频道也表示,今年7月,英国平均风速是5.7节,这比2001年以来每年的7月平均风速都要慢,而且8、9月的风速似乎同样很弱。

风速对英国电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去年三季度,英国有22%的电力来自海上及陆上风电,其比例高于核电和煤电之和;但在今年三季度,风电的占比掉到了14%。考虑到英国的风机数量在增长,今年风速对风电带来的不利影响,显然要比占比上的差距更加严重。

随着风电疲软,英国不得不更加依靠其他形式的发电,这也就变相拉高了天然气的需求。天空新闻表示,向风电、光伏这样间歇性强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意味着应该必须设计一套复杂的电网调节系统,以便储存电力,并在需要时可以启动它。但毫无疑问,到目前为止,他们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欧盟官员:气价高涨危机证明加快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对于各类认为碳排放价格政策助推了天然气价格的言论,欧盟表示“不接锅”。据《卫报》报道,欧盟气候专员弗兰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称,当前能源价格上涨只有五分之一可以归因于排碳价格。他向欧洲议会表示,高涨的能源价格恰恰表明有必要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速度。

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我们在5年前就达成了绿色协议,我们就不会处于这种境地,因为那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依赖。”

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已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提出了一项具体计划,即到本世纪末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5%。不过,CNBC援引专家分析警告称,随着整个欧盟的天然气价格飙升,他们可能会难以推进其绿色议程。

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雅各布·柯克加德表示,最大的风险在于公众对绿色经济的支持是否会下降,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影响他们的生计。但他同时指出,不能因此就停止对绿色能源的投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焕宇
欧洲 英国 电力 天然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