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肉价疯涨约四成,部分美国消费者开始买绞碎牛肉替代肋眼牛排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09 22:46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美媒《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11月8日报道,由于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挤压了日常支出,许多美国人正在减少在牛排上的消费。

市场研究公司IRI称,有超市表示,在排骨等肉类产品价格较一年前上涨约40%后,美国消费者开始购买更多的商店自有品牌肉制品,买不起肋眼牛排的人开始吃起了绞牛肉。同时,还有消费者从牛肉转向了鸡肉或猪肉等较便宜的替代品,选择更廉价的带骨鸡肉取代无骨鸡胸肉。

零售商表示,他们正在确保更多的廉价肉类产品,因为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的美国消费者寻求这类便宜产品。

除了美国,彭博社报道称,整个北美地区的牛肉价格都在飙涨。在加拿大,有消费者在超市发现,想买一份牛肋排(大块)竟要花费100美元之多,肉类通胀严重打击到了购物者。

但报道也指出,肉价上涨并不影响神户牛排等高端牛肉的销路。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米切尔食品公司(Mitchell Grocery Corp.)的肉类和海鲜类主管凯利·奥特威尔(Carey Otwell)说:“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一些能让自己钱包瘪下来的东西。”他透露,这家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连锁店近期销售了更多绞碎了的牛肉,而像肋眼牛排这类中间肉块的销售则减少了。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40岁的数据分析师特雷塔·斯科特(Terretta Scott)说:“当你预算紧张时,5美元就变得很重要了。”她说,自己注意到了附近商店内鸡翅价格的上涨,而由于价格太贵,她选择不买牛肉给自己和女儿吃了。

这段时间,斯科特一直在批量购买肉类并将其冷冻,在打折时买鸡胸肉,并用炖或煮汤的方式烹饪,以让鸡胸肉保鲜时间更长。

而在洛杉矶,22岁的大学生威廉·斯科特-柯蒂斯(William Scott-Curtis)说,为了省钱,他外出就餐一直点鸡肉或植物肉,而非牛肉。“如果食品价格继续上涨,我会经常在家做饭吃的。”

《华尔街日报》指出,近几个月以来,从亿滋国际(Mondelez International Inc.)到卡夫亨氏(Kraft Heinz Co.)等食品生产商一直在提价,以抵消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制造商和零售认为,即便价格攀升,消费者还是愿意在食品上支出,因为他们情愿在家做饭,这样比在餐馆花费的更少。此外,一些消费者正动用储蓄和政府刺激支出购买更多高端商品。

然而,食品零售商表示,价格涨幅最高的肉类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劳工统计局称,受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价格上涨10.5%的推动,9月份美国国内消费的所有食品价格上涨了4.5%。

据肉类消费者和杂货店高管称,鸡翅、猪排和其他需要人工切块操作的肉品成本涨幅最大,随着食品总支出的攀升,消费者对蛋白质产品价格愈发敏感,并在寻求省钱之道。

资料图:美国加州一超市内的牛肉 图自美媒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RI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0日的近四周时间里,通常价格低于品牌商产品的商店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个百分点。

一些食品商店和肉类行业管理人士表示,美国人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商店自有品牌肉类,部分原因是这些产品更充足,而主要品牌商则面临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正在缩减产能。

报道称,由于今年范围广泛的供应链危机推高了价格,零售商正减少高价肉类的库存,增加廉价肉类。加州雷利超市(Raley’s Supermarkets)的肉类和海鲜主管托德·艾伦(Todd Allen)说,自今年夏季以来,人们购买了更多的减价肉。

据报道,许多食品零售商和经销商正在改变订购的肉类,销售许多以前没有销售的品牌产品,比如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更便宜肉类,或是用更多的香肠来取代过去一年里价格飞涨的培根。

一些行业人士说,即便日本神户牛肉和帝王蟹腿等高端肉制品的需求仍然强劲,但许多食品企业还是选择售卖比牛排更实惠的牛腩。

另据彭博社报道,因为劳动力短缺挤压了肉类加工业,供应链混乱增加了货运成本,不止在美国,整个北美的牛肉价格都在飙升。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等牛排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20%,达到了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价。

“太疯狂了,人们都买不起了。”一名名叫伊万·科泽诺斯基( Ivan Korzenowski)的加拿大消费者称,他10月底在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市的一家店铺发现了一大块牛排,售价124加元(约合100美元,人民币637元)。

“为什么所有东西的价格都高得离谱?”他如此问道。

一块牛排售价124加元 加拿大消费者伊万·科泽诺斯基供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熊超然
美国 肉价 物价 通货膨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