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闹独立,马克龙这句话敲打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2-13 15:49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12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举行第三次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法国独立投票结果当天晚间出炉——独立未获通过。由于大多数支持独立的原住民出于对法国不满而抵制公投,这次投票结果与此前差距惊人,“独立派”的票数还不到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此前便有西方媒体及政客渲染称,中国可能会从新喀里多尼亚独立中获益,提升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甚至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亲自上阵对中国“含沙射影”。而本次公投结束后,有亲法国的当地官员再度炒作称,法国的存在将使该国免受“中国胃口”的影响。

新喀里多尼亚地理位置

一场“留法派”的独角戏

据《纽约时报》13日报道,公投日一早,一些支持留在法国的选民陆续前往投票站,而那些设在支持独立地区的投票站,几乎没有人使用。截至投票当天下午5点,这场公投的投票率从去年第二次公投时的79%骤降至42%。这直接导致了“留法派”的票数达到了96%,而此前两次公投结果均接近“五五分”。

《纽约时报》报道:新喀里多尼亚对独立说“不”

投票率如此之低,与支持独立的原住民采取抵制措施有关。此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原住民卡纳克人要求推迟公投时间,但遭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无情拒绝。报道分析,考虑到明年4月举行的总统大选,马克龙似乎想借公投提升法国的国际形象,为谋求连任助力。

要求遭拒后,大部分支持独立的卡纳克人抵制了这场公投。“法国政府丝毫不在意卡纳克人的生死,”一名支持独立的政党领导人丹尼尔·果阿(Daniel Goa)表示,“尽管那些想独立的人们没有得到尊重,但非殖民化进程仍在向前推进。”

为了镇压公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法国出动了数千名安全部队成员维持治安。去年独立公投失败后,一些卡纳克青年曾放火烧毁了当地镍矿设施并封锁了主要道路。

虽然投票率还不到一半,这场公投俨然成了“反独立”派的独角戏,但马克龙依然对结果颇为兴奋。当公投结果传回巴黎后,马克龙在电视讲话中赞扬道,“因为新喀里多尼亚选择了留下,法国变得更加美丽了。”

“中国会借此提升南太影响力”

自然,马克龙心情如此“美丽”背后,西方媒体指向了中国。

早在今年7月,马克龙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演讲中,曾试图挑拨南太平洋地区和中国的关系。他声称,“小国和孤立的国家有祸了,那些受到霸权国家影响和攻击的国家有祸了,那些霸权国家将从你们身上寻求渔业、技术和经济资源。”《纽约时报》则称,尽管马克龙没有具体点名“霸权大国”,但其显然指向了中国。

作为法国的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每年接受法国提供的15亿美元资金,而剩余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向中国出口镍矿。中国也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南华早报》曾透露,2018年,新喀里多尼亚对华出口总额达到10.6亿美元,超过对所有其他国家的出口总额。

新喀里多尼亚的首府努美阿湾的全景,图自美媒

除了马克龙,新喀里多尼亚亲法国的经济、对外贸易和能源部长克里斯托弗·盖吉斯(Christopher Gygès)也“松了口气”。“法国的存在将保护我们不受中国胃口的影响,避免他们控制这一地区。”

实际上在半个月前,西方就有人操心这场公投若通过,可能会提升中国在南太地区影响力。但对这种无聊的臆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1月30日记者会上直言,“那些人可能想多了。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系法国内部事务,中方对此不作评论。”

“70年里,原住民数量减少了一半”

如此担心属地独立从而倒向中国,法国的敏感也许正源于他们对当地人的所作所为。

19世纪中叶,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遭到法国殖民,作为法国的海外流放地。二战后,该地区成为法国的海外属地。然而,该地区卡纳克原住民却遭受着广泛歧视,与欧洲定居者后裔产生了数十年冲突。1987年,当地人与法国宪兵与军队爆发流血冲突,共有19名原住民在那次事件中遭到法国屠杀。

尤其是当地镍矿被发现后,法国政府从亚洲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进了大量劳工掠夺财富,让他们在矿场工作,严重挤压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持续的冲突和外来疾病对卡纳克人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们的人口在大约70年的时间里减少了一半。到了现在,原本是这片土地主人的卡纳克人,反倒成了少数族裔。

“卡纳克和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旗帜,也被当地居民用作非正式的新喀里多尼亚旗,以替代法国的三色旗。(图自法媒)

与赚的盆满钵满的法国人相比,新喀里多尼亚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卡纳克人占据了当地贫困、失业、入狱人数的绝大部分,失业率超过40%。法国人还试图“阉割”原住民受教育的机会,导致卡纳克人几乎没有人成为医生、律师或是工程师。

为了压制原住民的反抗,法国曾在1998年与该地区领导人签署《努美阿协议》。根据这份协议,新喀里多尼亚将就其政治地位举行最多三次全民公投。倘若多数选民选择“独立”,新喀里多尼亚将进入独立过渡期;否则该地区仍将是法国海外领地。

在2018年举行的首次全民公投中,有超过43%的选民支持独立。投票赞成独立的人绝大多数是卡纳克人,而支持与法国继续保持联系的人则是欧洲血统或其他非土著群体。2020年举行了第二次公投,赞成独立的比例上升至47%。

支持独立的人认为,独立能够使该地区获得充分的主权,减少殖民化和不平等,并与其他太平洋国家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而在反对者看来,他们为自己与法国的联系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己高水平的生活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提供的资金补贴。

尽管三次独立公投均未成功,但当地人的主权梦想并没有终结。

“我们正走在解放的道路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来自原住民社区的新喀里多尼亚总统路易斯·马普(Louis Mapou)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刘程辉
新喀里多尼亚 法国 中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