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博物馆重新展出5万个人体部位器官,引发道德争议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2-14 10:01

(观察者网 讯)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近期重新推出人体器官展览,展品包括肿大肝脏、畸形骨骼、婴儿遗体等,引发道德争议。如何不跨越现代道德红线且不失格调地展出人体遗骸,也让策展人伤透脑筋。

展品。图自法新社

据法新社12月12日报道,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这项收藏包括约5万个人体部位,构思时间可追溯至1796年,最初的目的则是训练医科学生。

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看见病毒如何破坏身体,或是血管烧伤的状态,还能一窥人体器官、头骨和各个身体部位的样貌。在部分国家,这类标本仅对研究人员开放。

这项展览于9月重新开放。 这些全世界规模最大、可公开展览的病理解剖学收藏品中,只有一部分在经过翻新的博物馆展出。

展品。图自法新社

报道指出,如今,这类令人毛骨悚然的展览势将引发公共利益是否凌驾道德考量的问题,比如人类尊严、权力和剥削,以及逝者是否同意向所有人展示等等。

维也纳大学医学史教授Herwig Czech说,有人死在医院里,然后重新出现在展览中,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策展人温特(Eduard Winter)表示:“我们会尽可能提供(展品)相关说明,以避免有人抱着窥视癖的负面心态来参观。”他强调,展场内也禁止拍照摄影。

温特表示,他希望当参观者看到“一个30公斤的肝脏……就会意识到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有多严重”。

报道称,支持这类展览的人认为,疾病和健康科学研究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公共利益。

展览负责人沃兰德(Katrin Vohland)也说:“每个人都有一天会生病。 有些人来看展是因为他们有健康问题,另一些人则是想了解科学如何进步。”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始建于1871年。图自社交媒体

事实上,自16世纪晚期埃及木乃伊首度公开展览以来,人体遗骸一直是欧洲此类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兼文物相关财产法专家柯纳(Marie Cornu)表示,在2000年代初,人们就对人体遗骸产生了“新的认识”。

这要追溯至1995年南非要求归还科伊桑族(Khoisan)女性巴特曼(Saartjie Baartman)的遗体。 巴特曼生于18世纪,19世纪初因身材特征而被当作怪物,带到欧洲巡回展览,被迫在众人面前赤身裸体,受尽耻辱,年仅25岁就因病去世,死后部分器官还被制成标本放在巴黎人类博物馆(Museum of Mankind)展出。 直到2002年,她的遗体才被送回南非安葬。

为推动相关讨论,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规定,“只有在可获妥善安置且受到尊重的情况下,才能取得人类遗骸,”此外也必须尊重逝者出身地的利益和信仰。

虽然维也纳的展览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提出与殖民主义有关的棘手问题,但沃兰德说,必须注意标本必须都是从正规渠道获得的,并清楚标本的背景,“知道我们可以向公众展示什么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李丽
文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