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媒体简报会结束后,坐后排记者不满没有提问机会,跟前排记者吵起来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3-09 16:45

(观察者网讯)在7日的白宫媒体简报会结束后,白宫记者们吵起来了。据《纽约邮报》8日报道称,事情原由是一名美联社记者向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发出信号,让她在其他记者提问前结束简报会,从而引发了白宫记者们的抗议。

抗议的记者不满坐在前两排的美联社等老牌媒体记者占用太多采访时间,导致他们没有机会提问普萨基。尤其是坐在简报室后排的记者更是愤慨地嘲讽,“他们应该把后面的三排去掉,因为记者们不会被叫到。何必还要费事把我们都塞在这里当盆栽?”

《纽约邮报》:在普萨基媒体简报会提前结束后,《纽约邮报》领导了白宫记者的反抗 

当地时间3月7日,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例行在白宫新闻简报室主持媒体简报会。在问答环节来到第39分钟时,美联社记者乔什·博克(Josh Boak)向普萨基说道:“谢谢,珍。”

《纽约邮报》称,这句话表明“时间已经到了”,尽管当时另一位记者高喊着“美国是否打算从委内瑞拉获取石油”的问题。

据报道,虽然这场简报会持续了近40分钟,但前两排的3位记者占据了太多时间,他们提出了多个问题,还持续跟进提问。因此,博克这番暗示结束简报会的话,点燃了在场其他白宫记者的怒火。

普萨基准备离开简报室时,台下还有记者提问问题,《纽约邮报》视频截图

《纽约邮报》的白宫记者史蒂文·尼尔森(Steven Nelson)和《芝加哥太阳报》的林恩·斯韦特(Lynn Sweet)率先发难,质问美联社的博克。

“你知道,你不需要结束简报会……我们这里还有问题要问,”坐在第四排的尼尔森说。“而且如果简报会只有40分钟,那也要让她(普萨基)来结束简报会,”他补充说。

“你为什么叫停简报会?” 坐在第五排的斯韦特直接怼人。“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坐在第六排的半岛电视台记者金伯利·哈尔凯特(Kimberly Halkett)也不满地说:“在后面的五排,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问问题。”

据《纽约邮报》介绍,通常而言,那些坐在简报室前排的人,都是通讯社和电视联播网的记者。在简报会上,他们属于能“抢占先机”的那拨人。

坐在中后排的尼尔森等人要求博克给出一个解释,并建议那些坐在前排的人把自己的问题限制在一个话题上,给其他人一个提问的机会。

结果,博克毫不留情面地嘲讽起来。“听着,如果你们想对我大喊大叫,我就在这个(美联社)座位上。你们可以在那里冲我喊。”相较于小报性质的《纽约邮报》和《芝加哥太阳报》,1846年成立的美联社作为美国最大的通讯社,无疑更具权威性与影响力。

不过,博克随后也解释称,他和一些人“讨论过”,他没有透露他们的身份,这些人告诉他,他们“需要在下午3:30离开,我答应了他们。”

然而,博克的话引发了更多的怒火。其他记者们指出,博克在知道要提前结束简报会的情况下,还“纵容”自己问了普萨基3个问题。

“如果你们知道一个结束的时间,那你们这些家伙为什么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话题上呢?你们以为我们都没有任务吗?我们都没有编辑?我们都没有截稿时间?”半岛电视台记者哈尔凯特直接一个“四连问”,怒怼博克等人。

普萨基离场后,白宫记者们议论纷纷,《纽约邮报》视频截图

《芝加哥太阳报》的斯韦特则表示,普萨基和她的副手有能力自行结束媒体简报会,并称“应该结束美联社叫停简报会的传统”。

斯韦特提及的“传统”,白宫记者协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史蒂夫·波特诺伊(Steve Portnoy)在试图平息事态时解释过,在简报会上,由资深通讯社记者“在我们觉得已经够了的时候结束会议”是个传统做法。他提议,未来或许能让记者团集体决定什么时候该结束简报会,然后再暗示美联社的记者,让他们向新闻秘书发出这个信号,结束简报会。波特诺伊还劝说称,白宫记者是一个“整体”,一个“记者团”,希望大家“达成和解”。

但其他白宫记者们似乎不打算就此罢休,一些人明确表示,这一传统已经使简报室后排的那些记者们变得无关紧要。

“真的,他们应该把后面的三排去掉,因为他们不会被叫到。所以不如把房间弄得更宽敞一点,就像国务院简报室一样。何必还要费事把我们都塞在这里当盆栽呢?”Newsmax电视台的詹姆斯·罗森(James Rosen)愤慨地讽刺称。

据《纽约邮报》报道,以对白宫的报道而闻名的CBS前记者马克·克内勒(Mark Knoller),也支持对这一传统做出改变,并称后排记者的抱怨是“正当的”。克内勒8日在推特上写道:“这是一个正当的抱怨。白宫记者协会应该考虑是否推延前排记者的多个问题,直到后座记者有机会提问。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陶梦
白宫记者 普萨基 简报会 美媒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公司急疯了,“人人都在打电话”

全程空喊口号,她威胁要让中国“付出更大代价”

以新防长放话:喘息?没门

为避免海外“相残”,这些中企正在行动起来

涉华问题,欧洲三大芯片商罕见集体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