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官员:乌克兰难民儿童不应该“融入”德国社会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3-18 15:16

(观察者网讯)俄乌冲突已促使超过300万难民逃离乌克兰,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对乌克兰难民“敞开大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难民入境,德国和乌克兰在“文化融入”的问题上又产生了分歧。

综合德国《每日镜报》、《柏林日报》3月16日报道,乌克兰驻德国总领事伊琳娜·蒂宾卡(Iryna Tybinka)近日在参加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时称,已经进入德国的乌克兰学生不应该接受德国学校课程安排,德国的 “融合教育”可能会“损害乌克兰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报道称,蒂宾卡得到了乌克兰教育部直接下达的建议。她对德国官员表示,这些乌克兰难民只是暂时在德国停留,因此应该继续遵照乌克兰教育制度安排,用乌克兰语上课。

《每日镜报》报道截图

蒂宾卡在会议上对德国面向难民开设的“融合班”提出了质疑。她声称,乌克兰拥有“千年之久历史”和“欧洲最大的领土面积”,但这几点在德国学校的教科书中没有体现。因此她担心,如果乌克兰学生参加了德国的“融合班”课程,对乌克兰的国家认同感可能动摇。

“所谓的融合班对于乌克兰的青少年儿童来说,会筑起一道‘困惑的高墙’,给他们带来自卑感和社会保护的不足感。”蒂宾卡说。她建议根据乌克兰课程安排,在逃到德国的乌克兰教师的参与下,通过在线平台向乌学生授课。

这位乌克兰外交官还大举抨击德国现有的教材大纲,声称其中充斥着“俄罗斯和俄罗斯帝国主义”,从而导致“许多人偏袒俄罗斯,又害怕冒犯俄罗斯”。

德国柏林的乌克兰难民 图自澎湃影像

这番言论很快在德国政界引起争议。德国选择党议员托尔斯腾·魏斯(Thorsten Weiss)认为,蒂宾卡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来自乌克兰的难民只在战争期间逗留在德国,因此用他们的母语和课程来授课是必要的。这与此前的移民危机不同,乌克兰人是寻求保护,而不是想加入我们的社会体系。”

长期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德国社民党人玛雅·拉西奇(Maja Lasic)则提出反对意见,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从乌克兰外交官的表态可以看出,放手和接受新环境有多难,克服对原籍国的‘美化’并且靠近我们的制度需要很长时间。”

拉西奇强调,任何关于“难民能够很快重返家园”的假设从未得到印证,因此设立融合班可以“在语言和社会层面上为学生的到来做好准备”。

德媒补充说,拉西奇本人就是在南斯拉夫内战期间逃到德国的难民,在德国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并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头衔,后来又进入政界成为议员。

《每日镜报》指出,尽管乌克兰当局对难民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但德国教育界仍试图让避难的乌克兰学生尽快学习德语,以便于在“乌克兰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融入德国社会。基于这一目的,已有许多德国当地的乌克兰裔民众开始参与教育工作。

但蒂宾卡的意见也得到了德国官员的认可。《柏林日报》称,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卡琳·普里恩(Karin Prien)在会后表示,将会采纳蒂宾卡的部分意见,考虑每天为乌克兰学生提供数小时的乌克兰语课程。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逃离乌克兰的难民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截至当地时间16日,乌克兰难民数量已经超过316.9万。德媒援引德国内政部公布的数字称,目前有大约14.7万登记在案、逃离乌克兰的难民抵达德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思佳
德国 乌克兰难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