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人们记住她对伊拉克死去儿童的无情评论”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3-25 14:57

【编译/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因癌症去世,终年84岁。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被视作美国“改变历史浪潮”的人物之一。她离世的消息也引起美国各界哀悼,总统拜登当天还宣布降半旗致哀。

但作为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职业生涯几乎从未远离战争和冲突。在任期内,奥尔布赖特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力主对南联盟发动轰炸、支持就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伊拉克实施制裁等。她甚至还公开宣称,“如果我们必须使用武力,那是因为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

对于这位鼓吹以武力“捍卫民主价值观”的美国“鹰派”前国务卿的死讯,外媒和各国网民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多数美国媒体和政客给予其高度评价,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称赞她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人权和民主’”。

俄罗斯媒体则提出批评,指责奥尔布赖特大力支持北约东扩为日后的乌克兰危机埋下祸根,“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种下的恶果。”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奥尔布赖特积极推动轰炸贝尔格莱德,“但她受到制裁了吗?没有。”

奥尔布赖特1996年接受美媒采访的视频也被网民重新挖掘出来。当时还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奥尔布赖特,被问及美国对伊拉克制裁导致50万儿童死亡“是否值得”时,断然回答说“值得”。印度学者、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执行董事普拉萨德对此直言,“我希望人们记住奥尔布赖特对伊拉克儿童的无情评论。”

她去世的第二天(24日)恰好也是塞尔维亚纪念美国和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日子。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议会议长达契奇称,不应该为任何人的死亡感到欢欣鼓舞,“但所有对无辜民众的死亡负有责任的人将‘永远背负诅咒’。”

“赢得美国民众高度评价的国务卿”

奥尔布赖特的家人于当地时间3月23日在社交媒体发布讣告,称奥尔布赖特当天因癌症去世。美国白宫也确认了这一消息,拜登宣布在整个美国领土的公共建筑、军事基地等及美国大使馆等海外设施降半旗致哀,“直到3月27日的日落时分”。

拜登称赞奥尔布赖特是“一股力量”,“她的双手改变了历史的浪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妻子希拉里也发表声明,称奥尔布赖特是美国“最优秀的国务卿之一”,也是“杰出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资料图) 图自澎湃影像

公开资料显示,奥尔布赖特1937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她的父亲是当时该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1939年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奥尔布赖特全家逃往英国。二战结束后,她的父亲在美国提出了政治避难申请。

奥尔布赖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知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1978年,经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的提携,奥尔布赖特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

在多次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担任外交政策顾问后,奥尔布赖特最终于1993年被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任命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1996年12月,奥尔布赖特又被克林顿提名为美国首位女性国务卿,并在1997年1月获参议院表决通过。

国务卿任期结束后,奥尔布赖特自2001年起担任非政府组织“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NDI)主席。该组织在2019年受到中方制裁。

作为克林顿政府和核心人物,奥尔布赖特得到了美国媒体的高度评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4日的报道中称赞她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人权和民主”,还声称她为“结束巴尔干地区的暴力”做出了“贡献”。

《纽约时报》则称赞奥尔布赖特为外交官“大放异彩”,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事务分析师”,“赢得了国际外交官和美国民众的高度评价”。

推动北约东扩、主张轰炸南联盟

尽管美国媒体竭尽所能地吹嘘奥尔布赖特对所谓“民主和人权”的“贡献”,但奥尔布赖特作为职业生涯从未远离过战争和冲突。她鼓吹使用武力支持的外交在全球“捍卫”所谓“民主价值观”,并发动战争推翻美国不喜欢的政权。

在奥尔布赖特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她不仅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积极为美国制裁伊拉克辩护。她甚至声称,50万伊拉克儿童死亡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199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CBS)“60分钟”节目(60 minutes)中,记者莱斯利·斯塔尔(Lesley Stahl)向奥尔布赖特提问说:“我们听说有50万伊拉克儿童死亡。我的意思是,这比广岛死亡的儿童还要多。这一切值得吗?”

对于这个问题,奥尔布赖特毫不犹豫地回答称:“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

1996年,奥尔布赖特接受CBS采访时称“50万伊拉克儿童的死亡是值得的”  视频截图

但奥尔布赖特最有名的事迹,可能是她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极力推动克林顿政府干涉科索沃危机。1999年3月24日,美国和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批准的情况下,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对南联盟发动空袭。美联社称,奥尔布赖特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实际上,早在奥尔布赖特当上国务卿之前,她就极力主张美国用武力干涉巴尔干地区的冲突。在1992年波黑战争爆发后,她曾与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发生争执。当时奥尔布赖特质问鲍威尔:“如果我们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放着不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这番言论,后来曾在联合国展示“试管”、挑起伊拉克战争的鲍威尔也“自愧不如”,他回忆说,他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北约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轰炸造成20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这次军事行动也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玛德琳的战争”。

作为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任最高外交官员,奥尔布赖特始终秉持以武力支持外交的理念,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声称美国“比其他国家看得更远”,“我们可以使用武力,因为我们是美国”。

1998年,她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扬言:“如果我们必须使用武力,那是因为我们是美国,我们是不可替代的国家。我们比其他国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们看到了对我们所有人的威胁。我知道美国的军人已随时准备为自由、民主和美国的生活方式牺牲。”

此外,奥尔布赖特任内也积极推动北约东扩,这为今日的俄乌冲突埋下了伏笔。俄罗斯《观点报》指出,正是在她的任期内,北约开始大举东扩并吸收前苏联加盟国,“如果说有一位政客是北约扩张进程的化身,那一定说的是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复杂的对华立场

这位鼓吹用武力推广所谓“民主价值观”的美国“鹰派”,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则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

奥尔布赖特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一手推动了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8日),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数十人受伤,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牺牲。

CNN提到,奥尔布赖特卸任国务卿之后,又从2001年起担任“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的主席。该组织自称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支持和强化’民主制度”的非政府组织,但其实质上是美国国会设立的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分支机构。

2019年12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中方对“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等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表现恶劣的非政府组织实施制裁。

华春莹表示,大量事实和证据表明,有关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反中乱港分子,极力教唆他们从事极端暴力犯罪行为,煽动“港独”分裂活动,对当前香港乱局负有重大责任。这些组织理应受到制裁,必须付出应有代价。

但与此同时,奥尔布赖特也非常关注发展中美关系。她生前多次访华,在她担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完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

卸任国务卿后,奥尔布赖特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依然持有复杂的看法。她将中国视作“对手”,借所谓“破坏技术规则、窃取知识产权”的理由攻击中国,但她也多次表示,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复杂的关系。

2017,奥尔布赖特曾对《人民日报》表示,美中两国需要建立更强健和更具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出现分歧时双方最应该做的是对话和沟通,“美中两国可以在很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比如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地区事务、公共卫生等等。”

“我希望人们记住她的无情言论”

在奥尔布赖特去世之后,外界对她的评价呈现出巨大的分歧。拜登为首的美国政客在哀悼的同时,对她的“功绩”赞不绝口,多数美国媒体也不留余力地称赞这位美国首位女性国务卿。但她生前鼓吹以武力“捍卫民主价值观”的行为,也引来众多批评的声音。

俄罗斯《观点报》引俄政治学者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Fyodor Lukyanov)的话指出,奥尔布赖特推动北约东扩成为了日后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她坚定地奉行‘历史终结’和‘单极世界’的理念……她亲眼目睹了她在上世纪90年代播下的种子发出芽的时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4日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奥尔布赖特是轰炸贝尔格莱德的积极推动者,但她受到什么制裁了吗?没有。”

国际社交媒体上,奥尔布赖特去世的消息也引起网民的争议。在一些网民表示哀悼、跟随美媒的论调称赞奥尔布赖特的同时,批评她的声音也随处可见。不少人提起轰炸南联盟和伊拉克儿童,谴责奥尔布赖特发动战争。

美国《新闻周刊》提到,奥尔布赖特谈论50万伊拉克儿童死亡的视频近日再次被网民发掘出来,成为各界抨击的焦点。

美国《新闻周刊》:奥尔布赖特称“伊拉克儿童死亡是‘值得的’”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高管迪玛·哈提卜(Dima Khatib)批评称:“在你滔滔不绝地讲述奥尔布赖特有多伟大之前,先去看看她是怎么看待50万死于美国制裁的伊拉克儿童的。等你听到她说‘这是值得的’之后,再回来重写她的‘伟大’吧。”

印度学者、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执行董事维杰·普拉萨德(Vijay Prashad)则表示:“我希望人们记住奥尔布赖特关于美国制裁害死伊拉克儿童的无情评论。”

奥尔布赖特去世的第二天,即3月24日,恰好是塞尔维亚纪念美国和北约轰炸南联盟、悼念遇难者的日子。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国民议会议长达契奇当天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奥尔布赖特在美国和北约轰炸南联盟纪念日到来之际去世,“虽然我们不应该为任何人的死亡欢欣鼓舞,但所有对无辜民众死亡负有责任的人将‘永远背负诅咒’。”

当地时间24日,武契奇等塞尔维亚国家领导人缅怀遇难者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思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