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炒作拜登亚洲行“对抗中国”,中方强硬警告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5-20 14:42

【文/观察者网 丁悦】

5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启动任内首次亚洲行,试图重振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行前,美方官员和媒体大肆炒作,声称此行是为了将外交重心“重新转向对抗中国”。《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美媒声称,尽管俄乌冲突分散了拜登政府的注意力,但此次亚洲之行表明“对抗中国”仍旧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拜登计划20日至24日先后访问韩、日两国,同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分别举行双边会谈,并将于24日在东京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领导人举行“四边安全对话”(Quad)会议。

同样在东京,拜登将正式宣布启动其主导的经济倡议“印太经济框架(IPEF)”,弥补因特朗普政府撤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导致的战略空白。然而,该框架因缺乏市场准入等实际内容而饱受诟病,真实吸引力备受质疑。

“中方将会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说到做到”。拜登出行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电话时作出明确表态。

5月19日,美国马里兰州,美国总统拜登登上“空军一号”,准备开启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图自澎湃影像

首次亚洲行,先韩后日

拜登计划20日至24日先后访问韩日两国,这是拜登任内的首次亚洲之行,也是美国总统首次打破惯例,先访韩后访日。此前拜登曾三次出访欧洲,但并未踏足亚洲。

据韩联社报道,拜登将于20日下午起对韩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并于21日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

出访韩国期间,拜登将参观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尹锡悦、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将随行。预计两人将发表演讲,宣布韩美结成“技术同盟”。

21日下午,拜登将与尹锡悦举行会谈,持续约90分钟。预计两人将重点讨论“朝鲜问题、经济安全、区域合作”。韩联社称,两人希望借助会谈将韩美同盟发展成为“全面战略同盟”。

22日,拜登将访问美军在韩京畿道乌山的空军基地,但不会前往韩朝边界非军事区。拜登本计划与韩前总统文在寅会面,但19日已通知取消。

3月24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拜登与岸田文雄会面。图自澎湃影像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拜登将于23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预计两人将强调“自由、民主和法治”,并强调将与其他“持有普遍价值观”的国家合作。预计两人还将谈及“台海和平与稳定”,并加强在半导体研究和生产方面的合作。24日,拜登将在东京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领导人举行“四边安全对话”(Quad)会议。

访日期间,拜登将宣布正式启动其主导的经济倡议“印太经济框架”(IPEF),旨在“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

“重新转向对抗中国”

俄乌冲突阴影笼罩白宫之际,拜登仍选择出访亚洲,《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美媒炒作称,拜登将借首次亚洲行寻求“重新聚焦对抗中国”,表明“亚洲仍然是其外交政策目标核心”,并借机启动其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以“对抗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18日称,“把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欧洲,和放在印太,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我们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日称,尽管面临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重重阻碍,但亚洲地区仍然是拜登外交政策目标的“核心”。自此,拜登将与亚洲盟友开始“自上任以来最密集”的接触,旨在“肯定印太联盟的重要性”,并加强“该地区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

《纽约时报》同天称,拜登希望借此行安抚特朗普时期遭到打压的韩、日两国,表明“美国仍然专注于对抗中国”。拜登政府认为欧洲和亚洲之间不能进行权衡取舍,希望从中找到“平衡点”。

《华尔街日报》同天也称,拜登在上任之初就把“与中国竞争”确定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在贸易、安全和人权等方面态度强硬。在最近的一份政策文件中,拜登政府更是称,美国虽然不寻求改变中国,但希望主要通过与盟友合作来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

CNN:在关注俄乌冲突数月后,拜登将注意力重新转向亚洲

据香港《南华早报》透露,美国52名参议员组成的两党团体18日在拜登出访前夕,共同签署一封给拜登的信,敦促将台湾纳入“印太经济框架”。路透社称,拜登此行也是为了在东亚建立联盟网络,就台湾问题向中国大陆发出明确“警告”。

“亚洲国家对孤立中国不感兴趣”

为了进一步“对抗中国影响力”,将在此次访问期间正式启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便是此次拜登亚洲之行的“重头戏”,但因缺乏市场准入等实际内容而饱受质疑,吸引力大打折扣。

“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最早由拜登在去年10月27日出席第16届东亚峰会时提出,旨在与亚太国家建立经济联系,解决数字贸易、供应链弹性和环保技术等问题。《纽约时报》称,美国官员希望许多仍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国家加入。

该框架还关注劳工和环保标准等问题,但《纽约时报》指出,如果没有降低贸易壁垒的好处,其他国家可能不愿意做出代价如此高昂的承诺。《华尔街日报》指出,该框架没有降低关税或开放美国市场等激励措施,对于取代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没有帮助。

5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拜登同东盟领导人在白宫合照。图自IC Photo

“我认为很多合作伙伴会看到这份清单并说:这是一份很好的问题清单。我很高兴参与其中。”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负责经济的高级副总裁马修·古德曼 (Matthew P. Goodman) 告诉《纽约时报》,“但是,我们会从参与这个框架中获得任何切实的好处吗?”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太研究高级研究员希拉·史密斯说:“最重要的是,美国并没有参与市场准入。这是该地区正在寻找的东西。”

《韩国时报》20日指出,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意味着韩国在安全方面依赖美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依赖中国的政策可能不再站得住脚,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求平衡“可能越来越难”。韩国必须向中国保证,如果韩国向美国倾斜,这不会妨碍中国的核心利益,但这对誓言要加强韩美同盟的尹锡悦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考验。

泰国《曼谷邮报》14日指出,鉴于缺乏市场准入等问题,东盟十国中预计只有新加坡和菲律宾将成为“印太经济框架”首批签署国家。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阿兹明·阿里13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认为拜登提议的“印太经济框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他认为更重要的直接机会是通过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来吸引全球公司的投资。

“拜登的亚洲政策缺少的是经济上的参与。”《华尔街日报》援引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学者、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杜大伟(David Dollar)观点指出,“中国正在制定新的贸易协定并加大参与力度,美国却没有行动。亚洲国家总体上对孤立和遏制中国不感兴趣,也不希望发生新冷战。”

对于美国可能的一系列动作,中方已发出警告。“近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与表态大相径庭。如美方执意打“台湾牌”,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必将把局势引向危险境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电话时表示,“中方将会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说到做到”。

当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日本外相林芳正举行视频会晤时也表示,日方即将主办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令人关注和警惕的是,美国领导人还未成行,所谓日美联手对抗中国的论调就已甚嚣尘上,搞得乌烟瘴气。日美双边合作不应挑动阵营对抗,希望日方“不要为他人火中取栗”,不要走以邻为壑的歧途。

责任编辑:丁悦
拜登出访亚洲 韩国 日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