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难民嫌弃德国:美甲医疗都不行,还没自由!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5-20 16:14

(观察者网讯)俄乌冲突持续之久,几乎快把乌克兰难民和接收他们的欧洲国家之间的“浓情蜜意”消耗殆尽,进入了“相看两相厌”的状态。

据俄媒《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8日报道,一些来到德国的乌克兰难民对该国的生活条件和政府财政支持感到不满,抱怨当地政府机关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限制也让他们感觉失去了自由。

德国内政部数据显示,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至5月11日,从乌克兰逃离到德国的难民已超过70万:其中大约40%的乌克兰难民是未成年人,女性则占登记的成年难民的81%。另外,73%左右接受过良好教育,但只有10%会说德语。

报道称,一些乌克兰难民好不容易辗转来到德国,反而越来越失望,他们发现在这里的生活远不如西方媒体所描绘得那般美好,甚至不如在乌克兰老家的日子。

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社会福利待遇匮乏、商品价格过高……提起在德国生活的这段时日,他们是满腹牢骚。

一个乌克兰女子直呼难以忍受德国政府部门的效率低下:“在这儿,你要花很多时间等待各种许可证的批准,这种官僚主义占用了你非常多的时间。”

文中提到,人们必须通过邮件传送文件和上诉,因此需要额外的等候时间。另据德媒Euractiv报道,乌克兰难民在德国生活工作的确有着非常繁冗的手续流程,比如他们要先向外管局申请“临时保护”身份,然后才能获得工作许可。

还有受访者则抱怨称,在德国他们失去了自由,欧洲国家对一切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他们去超市买东西,商品总额如果不超过10欧元(约合人民币70.864元),收银台都不允许使用银行卡支付,“我们习惯了乌克兰人的生活。”

这并不是一个个例,不少乌克兰难民经此一遭都认为“乌克兰在许多方面超过了一些欧洲国家”。

据俄媒《今日俄罗斯》(RT)16日援引《乌克兰新闻》报道,一些逃往欧洲国家的乌克兰难民如今肠子都悔青了,他们对当地公用事业收费高、服务质量差和政府部门官僚作风怨声载道,更有人吐槽无法理解商店提前关门甚至周末不营业的情况。

文中尤其提到了两个问题,首先是他们对美容服务的不满,称乌克兰人习惯了享受物美价廉的美容项目,但在这些欧洲国家,花再大的价钱都不一定能体验到良好的服务质量。

从基辅逃到葡萄牙的奥尔加对这里的美甲师心有余悸,称这儿的美甲店都不对修剪指甲的工具进行消毒,甚至还在使用乌克兰早就淘汰了的仪器。

住在奥地利的敖德萨女孩埃琳娜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直言在当地找美发师“有风险”,还称就连欧洲人自己也会特地找乌克兰师傅做发型,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水平比本土师傅要高得多。

达利亚认为西方对时尚的审美与他们不同,而且美容服务在德国并不受广泛追捧,只有富裕的欧洲女性才享受得起,这一行业在此无法形成激烈竞争,自然也就价格又贵活儿干得还糙,“在德国,光是修个指甲都要50欧元(约合人民币354.32元)了。”

另一个让乌克兰难民头疼不已的是医疗问题,他们吐槽称无论得了什么病,医生都只会开扑热息痛(解热镇痛药)的处方,“只要人还没死,你可能得等上几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才能见到医生。”

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服药的难民尤为痛苦,因为在一些欧洲国家,他们必须先接受全面检查,得到诊断处方后才能开药。为了能获得医师处方,有些人还不得不使用非法手段。

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超过600万乌克兰人逃离本国。那些临时安置下来的乌克兰人,面临着他乡生活带来的种种不适。不光是语言、教育、居住、医疗等问题,还有人贩子和皮条客也想趁虚而入。

不少生存艰难、对未来充满迷惘的乌克兰难民开始陆续返回祖国。俄乌冲突刚爆发时,离开人数是返回人数的10倍。而现在,从利沃夫州跨越边境的人中有一半都是打道回府的。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的乌克兰难民

与此同时,也在经历心态巨变的,还有那些接收了难民的欧洲国家民众。

俄乌冲突刚开始发生的几周内,欧洲多国沉浸在声援乌克兰人的情绪中。多国民众参与帮助乌克兰人的志愿活动、为乌克兰人提供住所、鼓励乌克兰人融入当地社会……但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源源不断的乌克兰人进入欧洲各国,各国民众对乌克兰人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弱。

法国《费加罗报》就提到,很多法国人一开始以为最多收容两三周而已,他们并未做好跟异国人在同一屋檐下长期共处的准备。更何况这些人语言不通,却俨然以真正的主人而非客人的身份自居。

非但如此,令很多法国人感到不满的是,政府对本国那些辛苦工作一辈子的老人的养老帮扶照顾,还不及对乌克兰难民的十分之一。

社交媒体上也很快充斥着英国房东抛弃难民客人的例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作为英国政府“乌克兰之家”计划的一部分,乌克兰难民抵达英国并住进安置家庭。但在与英国房东发生矛盾后,越来越多的难民再度无家可归。

报道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英国安置家庭根本没意识到让难民在自家居留至少6个月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就被政府和媒体的汹涌呼吁给冲昏了头。

德国人的心态亦是如此,尤其是当他们后知后觉地算清楚,收留乌克兰难民,每年就得花费150亿至170亿欧元的预算,而且这些乌克兰人创造不出经济价值,他们既不具备匹配高薪工作的技能和语言水平,又不肯随意屈就。

反倒是德国人伤得最深:啤酒可能涨价30%、猪肉或供不应求……甚至负担不起水费,他们得到的应对建议竟是洗澡只洗四个部位,平时收集雨水冲马桶。

欧盟专员建议欧洲人控制洗澡时间

驰援乌克兰的“急先锋”波兰也开始感到疲劳了。华沙宣布将公共交道工具上与波兰国旗并插、象征“同仇敌忾”的乌克兰国旗撤掉,没给出理由,只表示“与乌克兰团结月结束了”。波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难民刚涌入波兰时宣布,向乌克兰境内打电话、发短信免费,然而没多久这项优惠就取消了。

收留一对基辅母子的波兰人玛塔在一个月后全无当初的慷慨与热情:“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隐私也得不到保护。我再也受不了了,感觉我像一个住在自己家的外人。”

据俄媒塔斯社16日报道,当天参加欧盟27个成员国外长会议的波兰外交部副部长马尔辛·普日达茨表示,波兰正在继续寻求让欧盟拨款,以帮助来自乌克兰的难民。他还特别补充道“为乌克兰难民提供庇护、经常向乌克兰邻居敞开家门的波兰人也需要获得支持。”

依靠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安置模式变得不可持续,欧盟各国政府也拿不出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据新华社20日报道,欧洲移民政策研究所(MPI)智囊团主任汉内·贝伦斯表示,整个社会对长期停留的乌克兰人将逐渐呈现更加消极的看法,很难保证民众接收乌克兰人的努力会持续下去。

另据欧盟智库布吕格尔研究所测算,2022年欧盟妥善安置乌克兰人将花费至少430亿欧元。而欧盟全年计划总支出仅为1710亿欧元,巨大的安置成本对于任何试图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欧盟国家来说都是棘手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阮佳琪
乌克兰 德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