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正成为中国附庸”?武契奇反驳:塞是自由国家,中国尊重我们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6-08 18:03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俄新社7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由中方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首次在塞尔维亚亮相,塞总统武契奇在参观时谈及与中方的合作项目,并且驳斥了关于“塞尔维亚正成为中国附庸”的无端指责。
综合塞尔维亚《政治报》报道,当时有塞媒提问,如何看待有政治对手声称塞尔维亚正在成为中国的“附庸”。武契奇对这一谬论反驳道:“我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注意到,我想我已经老了,我没有力气与胡说八道的人争论。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人民从来就不是附庸,也永远不会带来对任何人实行附庸政策的人。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我们的中国兄弟尊重这一事实,这就是我们两国关系如此之好的原因之一。”
据塞媒报道,当天在中国驻塞大使李明的陪同下,武契奇与一些塞尔维亚官员在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参观匈塞铁路中国高速动车组。
(武契奇Instagram账号)
武契奇表示,2023年塞尔维亚同中方签署购买了5列高速列车协议,成为欧洲第一个购买并接收中国高速列车的国家。当天众人参观的正是这批订单中的首列动车,预计最后一列将于2025年12月底交付。
据他介绍,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贯通后,从首都贝尔格莱德到塞匈边境城市苏博蒂察仅需1小时10分钟。塞尔维亚预计将从今年9月开始对该铁路段进行测试,塞民众最晚可以在12月体验上这列动车。
“列车每两个小时一班。与之前的列车不同,这列车分为一等座和二等座。一等座有45个座位,二等座有197个座位。一等座看起来简直(好得)不真实”,武契奇说。
塞《信使报》称,武契奇走进列车,坐在二等舱体验座椅舒适度时,一度以为那里是一等舱车厢。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
报道称,武契奇还介绍道,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后已运送乘客700多万人次,取得过去40年塞铁路发展前所未有的成就,代表着塞铁路交通的复兴,得到了塞民众认可,“在过去的30到40年里,没有哪条线路的乘客像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这条线路这么多,人们认同这条线路的品质。中国有句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武契奇对媒体说。
他强调,塞政府将继续加快推进全国铁路运输网络建设,“铁路将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我们已经复兴了铁路,正在进口最优质、最漂亮的高速列车。我非常感谢我们的中国朋友和中国中车集团,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按时完成了工作。这可能是在塞尔维亚工作过的最好的公司,他们的工作方式令人难以置信。”
武契奇还说,他希望塞尔维亚也能生产出这样优质的列车,这对该国的发展非常重要。他表示,塞尔维亚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帮助下建立一家生产列车的工厂。
“我们已经向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些地点和方案,要看看我们的中国朋友怎么说。我希望有一个火车工厂,我们将为此而努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我们正在努力。”他说。
据报道,武契奇还透露,近期会有一些中方代表团访塞,塞尔维亚为双方保持合作感到高兴。
(塞尔维亚总统网站)
综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介绍,匈塞铁路动车组是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结合欧洲技术标准和匈塞铁路线路条件生产,标志着带有“复兴号”基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我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该动车组由中国中车集团所属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于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商务合同。5列列车均采用4节编组(2动2拖),可容纳250名乘客,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为适应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不同的接触网,列车配备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未来可在匈塞铁路全线行驶。
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首个项目。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已于2022年3月19日开通运营,两年多来累计发送旅客780多万人次,为塞尔维亚人民提供了高品质的运输服务。
目前,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至匈塞两国边境段建设进展顺利,总体工程进度已完成80%以上。预计塞尔维亚段年内将全线开通运营。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供图)
近年来,中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武契奇今年5月曾表示,中国是塞尔维亚最真挚的朋友。塞尔维亚是个小国,但中国始终充分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支持。他说,中国的投资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塞尔维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提升了塞人民的生活水平。
武契奇还说,塞方期待同中方密切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加强在基础设施、新能源、创新、人工智能、人文等各领域合作。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期完成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塞投资合作,期待开通两国更多直航,以塞中自贸协定生效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两国经贸合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